“徐陵,字孝穆,東海郯人也”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徐陵,字孝穆,東海郯人也。父摛,梁戎昭將軍、太子左衛率。母臧氏。光宅惠雲法師每嗟陵早成就,謂之顏回。八歲能屬文,十二通《莊》《老》義。既長,博涉史籍,縱橫有口辯。
普通二年,晉安王為平西將軍、寧蠻校尉,父摛為王咨議,王又引陵參寧蠻府軍事。中大通三年,王立為皇太子,東宮置學士,陵充其選。稍遷尚書度支郎。出為上虞令,御史中丞劉孝儀與陵先有隙,風聞劾陵在縣贓污,因坐免。久之,起為南平王府參軍,遷通直散騎侍郎。梁簡文在東宮撰《長春殿義記》,使陵為序。又令於少傅府述所制《莊子義》。尋遷鎮西湘東王中記室參軍。
太清二年,兼通直散騎常侍。使魏,魏人授館宴賓。是日甚熱,其主客魏收嘲陵曰:“今日之熱,當由徐常侍來。”陵即答曰:“昔王肅至此,為魏始制禮儀;今我來聘,使卿復知寒暑。”收大慚。
天嘉六年,除散騎常侍、御史中丞。時安成王頊為司空,以帝弟之尊,勢傾朝野。直兵鮑僧睿假王威權,抑塞辭訟,大臣莫敢言者。陵聞之,乃為奏彈,導從南台官屬,引奏案而入。世祖見陵服章嚴肅,若不可犯,為斂容正坐。陵進讀奏版時,安成王殿上侍立,仰視世祖,流汗失色。陵遣殿中御史引王下殿,遂劾免侍中、中書監。自此朝廷肅然。
 高宗纂歷,封建昌縣侯,邑五百戶。太建元年,除尚書右僕射。三年,遷尚書左僕射。及朝議北伐,高宗曰:“朕意已決,卿可舉元帥。”眾議鹹以中權將軍淳于量位重,共署推之。陵獨曰:“不然。吳明徹家在淮左,悉彼風俗,將略人才,當今亦無過者。”於是爭論累日不能決。都官尚書裴忌曰:“臣同徐僕射。”陵應聲曰:“非但明徹良將,裴忌即良副也。”是日,詔明徹為大都督,令忌監軍事,遂克淮南數十州之地。高宗因置酒,舉杯屬陵曰:“賞卿知人。”陵避席對曰:“定策出自聖衷,非臣之力也。”
 至德元年卒,時年七十七歲,謚曰章。陵器局深遠,容止可觀,性又清簡,無所營樹,祿俸與親族共之。世祖、高宗之世,國家有大手筆,皆陵草之。其文頗變舊體,緝裁巧密,多有新意。每一文出手,好事者已傳寫成誦,遂被之華夷,家藏其本。
(節選自《陳書·徐陵傳》)
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東宮置學士,陵充其選 充:充任
 B.共署推之 署:簽名
 C.臣同徐僕射 同:贊同、同意
 D.陵避席對曰 避:躲開
7.以下各組句子中,分別表現徐陵“忠於職守”和“文才出眾”的一組是
 A.導從南台官屬,引奏案而入 光宅惠雲法師嗟陵早成就
 B.定策出自聖衷,非臣之力也 梁簡文在東宮撰《長春殿義記》,使陵為序
 C.陵遣殿中御史引王下殿,遂劾免侍中、中書監 每一文出手,好事者已傳寫成誦
 D.今我來聘,使卿復知寒暑 又令於少傅府述所制《莊子義》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徐陵是東海郡人,父親徐摛為梁朝將軍,太子屬官。陵從小聰明好學,八歲就能寫文章,博覽史書,能言善辯。
 B.徐陵奉命出使北魏,北魏替他安排館舍,設宴招待,魏收本想嘲弄徐陵,結果反受徐陵嘲弄。
 C.鮑僧睿憑藉安成王的權勢,阻塞訴訟,大臣沒有人敢對他提意見,徐陵聽說此事,上奏彈劾,終於罷免了鮑僧睿的侍中、中書監職位。
 D.朝議北伐,高宗讓眾臣推舉元帥,徐陵力排眾議,知人能薦,推舉吳明徹主持北伐,終於收復淮南大片土地。
9.把第I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御史中丞劉孝儀與陵先有隙,風聞劾陵在縣贓污,因坐免。
 (2)世祖見陵服章嚴肅,若不可犯,為斂容正坐。
參考答案
6.D(離席起立,以示敬意)
 7.C(A項第二句說他早成才,不是說他“文才出眾”。B項“定策”句是說他自謙。D項“今我來聘”句,是說他對魏收反唇相譏)
 8.C(罷免了安成王陳頊的侍中、中書監職位)
 9.(1)御史中丞劉孝儀和徐陵先前有嫌隙,他聽說徐陵在上虞縣有貪贓的事,就上疏參劾他,於是徐陵被定罪免官。(“隙”、“坐”“劾”各1分,語句通順2分)(2)世祖見徐陵服飾嚴整,像不可侵犯,為此變得臉色莊重,正襟危坐。(“嚴肅”、“若”、“正”各1分,語句通順2分)
【參考譯文】
 徐陵,字孝穆,東海郯縣人。父徐摛在梁做戎昭將軍、太子左衛率。母臧氏。光宅惠雲法師常感嘆說徐陵將來要早有成就,稱讚他像顏回。他八歲就能寫文章,十二歲已能讀懂《莊子》《老子》的著作。長大以後,博覽群書,對各種歷史著作都有涉獵,而且口才好,能言善辯。
 梁普通二年,晉安王做平西將軍、寧蠻校尉,徐摛做晉安王的咨議。晉安王又引徐陵參與寧蠻府軍事。中大通三年,晉安王被立為皇太子,東宮設立學士,徐陵被選中。不久,又任尚書度支郎。出京任上虞縣令。御史中丞劉孝儀和徐陵先前有嫌隙,他聽說徐陵在上虞縣有貪贓的事,就上疏參劾他,於是徐陵被定罪免官。過了段時間,徐陵被重新任用為南平王府參軍,提升為通直散騎侍郎。梁簡文帝做東宮太子時撰寫《長春殿義記》,命徐陵作序。又讓徐陵在少傅府述他所寫的《莊子義》,不久,調任鎮西湘東王中記室參軍。
 太清二年,兼任通直散騎常侍,奉命出使北魏。北魏安排他在賓館住下,舉行宴會招待他。這天天氣炎熱,魏方主客魏收嘲笑徐陵說:“今天這場熱,應該是徐常侍從南方帶來的啊!”徐陵當即回答:“從前王肅來到這裡,才使你們懂得禮儀;今天我奉命出使,才使你們懂得天氣的冷暖。”魏收聽了,感到十分慚愧。
 天嘉六年,徐陵被任命為散騎常侍、御史中丞。當時陳世祖的弟弟安成王陳頊做司空,憑藉皇帝弟弟的尊貴,勢傾朝野。直兵鮑僧睿憑藉安成王的權勢,阻塞訴訟,大臣沒有誰敢對他提意見。徐陵聽說鮑僧睿的事情,就上奏彈劾,他率領御史台的官員,捧著奏文去朝見陳世祖。世祖見徐陵服飾嚴整,像不可侵犯,為此變得臉色莊重,正襟危坐。徐陵上前宣讀奏文時,安成王也在殿上侍立,抬頭看著世祖,嚇得流汗變色。徐陵叫殿中御史帶安成王下殿去,終於彈劾免了陳頊的侍中、中書監的職務,從此,朝廷風紀肅然。
高宗陳頊即位,封徐陵建昌縣侯,邑五百戶。太建光年,徐陵被任命為尚書右僕射。太建三年,升任尚書左僕射。當時,朝廷計議出師北伐,高宗說:“我心意已決,眾卿可推舉元帥人選。”眾臣商議都認為中權將軍淳于量權位重而共同簽名推薦他。唯獨徐陵說:“不對。吳明徹家在淮南地區,對那裡的風俗全都很熟悉。若論將略才學,在當今的將領中沒有誰比得上。”於是雙方爭論好幾天,不能定下來。後來,都官尚書裴忌說:“我贊同徐僕射的意見。”徐陵立即提議說:“不只吳明徹是良將,裴忌也是合適的副手。”這一天,高宗下詔書委任吳明徹為大都督,而命裴忌監軍事。吳明徹領著北伐軍出征,連戰皆捷,攻下淮南數十州。高宗於是舉行宴會,舉杯向徐陵祝酒說:“這杯酒獎賞你知人善任。”徐陵從席位站起來謙讓說:“大計是陛下定的,不是我的功勞啊!”
 至德元年徐陵去世了,享年七十七歲,諡號“章”。徐陵作風大度,相貌舉止可觀,作風也好,秉性清正簡樸,平生不置產業。所得俸祿都與親戚共同享用。世祖,高宗的年代,國家有大的文告,都由徐陵撰定,他的文章“在體裁上對傳統有所變化,寫得精巧綿密,而且多有新意”。他的每篇文章寫出來,那些喜愛他文章的人就傳寫背誦傳誦。於是傳遍華夏,好多人家都藏有他的著作。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徐陵,字孝穆,東海郯人也”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
“徐陵,字孝穆,東海郯人也”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