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十二 孝經
因說孝經是後人綴緝,問:"此與尚書同出孔壁?"曰:"自古如此說。且要理會道理是與不是。適有問重卦並彖象者,某答以且理會重卦之理,不必問此是誰作,彼是誰作。"因言:"學者卻好聚語孟禮書言孝處,附之於後。"〔士毅〕
問:"孝經一書,文字不多,先生何故不為理會過?"曰:"此亦難說。據此書,只是前面一段是當時曾子聞於孔子者,後面皆是後人綴緝而成。"問:"如'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恐非聖人不能言此。"曰:"此兩句固好。如下面說'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則豈不害理!儻如此,則須是如武王周公方能盡孝道,尋常人都無分盡孝道也,豈不啟人僣亂之心!其中煞有左傳及國語中言語。"或問:"莫是左氏引孝經中言語否?"曰:"不然。其言在左氏傳國語中,即上下句文理相接,在孝經中卻不成文理。見程沙隨說,向時汪端明亦嘗疑此書是後人偽為者。"〔廣〕
古文孝經亦有可疑處。自天子章到"孝無終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便是合下與曾子說底通為一段。只逐章除了後人所添前面"子曰"及後面引詩,便有首尾,一段文義都活。自此後卻似不曉事人寫出來,多是左傳中語。如"以順則逆,民無則焉;不在於善,而皆在於凶德",是季文子之辭。卻雲"雖得之,君子所不貴",不知論孝卻得個甚底,全無交涉!如"言斯可道,行期可樂"一段,是北宮文子論令尹之威儀,在左傳中自有首尾,載入孝經,都不接續,全無意思!只是雜史傳中胡亂寫出來,全無義理。疑是戰國時人斗湊出者。又曰:"胡氏疑是樂正子春所作。樂正子春自細膩,卻不如此說。"〔〈螢,中"蟲改田"〉〕
古文孝經卻有不似今文順者。如"父母生之,續莫大焉",又著一個"子曰"字,方說"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兼上更有個"子曰",亦覺無意思。此本是一段,以"子曰"分為二,恐不是。溫公家范以父子兄弟夫婦等分門,卻成一個文字,但其間有欠商量未通行者耳。本作一段聯寫去,今印者分作小段,無意思。伯恭閫範無倫序,其所編書多是如此。〔賀孫〕
孝經,疑非聖人之言。且如"先王有至德要道",此是說得好處。然下面都不曾說得切要處著,但說得孝之效如此。如論語中說孝,皆親切有味,都不如此。士庶人章說得更好,只是下面都不親切。〔賜〕
問:"向見先生說'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非聖人之言。必若此而後可以為孝,豈不啟人僣亂之心!而中庸說舜武王之孝,亦以'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言之,如何?"曰:"中庸是著舜武王言之,何害?若汎言人之孝,而必以此為說,則不可。"〔廣〕
器之問"嚴父配天"。曰:"'嚴父',只是周公於文王如此稱才是,成王便是祖。此等處,侭有理會不得處。大約必是郊時是后稷配天,明堂則以文王配帝。孝經亦是湊合之書,不可盡信。但以義起,亦是如此。"因說:"孝經只有前一段,後皆雲'廣至德','廣要道',都是湊合來,演說前意,但其文多不全。只是諫諍五刑喪親三篇,稍是全文。如'配天'等說,亦不是聖人說孝來歷,豈有人人皆可以配天!豈有必配天斯可以為孝!如禮記煞有好處,可附於孝經。"賀孫問:"恐後人湊合成孝經時,亦未必見禮記。如曲禮少儀之類,猶是說禮節。若祭義後面許多說孝處,說得極好,豈不可為孝經?"曰:"然。今看孝經中有得一段似這個否?"〔賀孫〕
問:"'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此說如何?"曰:"此自是周公創立一個法如此,將文王配明堂,永為定例。以后稷郊推之,自可見。後來妄將'嚴父'之說亂了。"〔賜〕
問:"配天,配上帝,帝只是天,天只是帝,卻分祭何也?"曰:"為壇而祭,故謂之天;祭於屋下而以神祇祭之,故謂之帝。"〔宇〕
"明、察",是彰著之義。能事父孝,則事天之理自然明;能事母孝,則事地之理自然察。〔道夫〕
《朱子語類》 宋·朱熹
問:"孝經一書,文字不多,先生何故不為理會過?"曰:"此亦難說。據此書,只是前面一段是當時曾子聞於孔子者,後面皆是後人綴緝而成。"問:"如'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恐非聖人不能言此。"曰:"此兩句固好。如下面說'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則豈不害理!儻如此,則須是如武王周公方能盡孝道,尋常人都無分盡孝道也,豈不啟人僣亂之心!其中煞有左傳及國語中言語。"或問:"莫是左氏引孝經中言語否?"曰:"不然。其言在左氏傳國語中,即上下句文理相接,在孝經中卻不成文理。見程沙隨說,向時汪端明亦嘗疑此書是後人偽為者。"〔廣〕
古文孝經亦有可疑處。自天子章到"孝無終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便是合下與曾子說底通為一段。只逐章除了後人所添前面"子曰"及後面引詩,便有首尾,一段文義都活。自此後卻似不曉事人寫出來,多是左傳中語。如"以順則逆,民無則焉;不在於善,而皆在於凶德",是季文子之辭。卻雲"雖得之,君子所不貴",不知論孝卻得個甚底,全無交涉!如"言斯可道,行期可樂"一段,是北宮文子論令尹之威儀,在左傳中自有首尾,載入孝經,都不接續,全無意思!只是雜史傳中胡亂寫出來,全無義理。疑是戰國時人斗湊出者。又曰:"胡氏疑是樂正子春所作。樂正子春自細膩,卻不如此說。"〔〈螢,中"蟲改田"〉〕
古文孝經卻有不似今文順者。如"父母生之,續莫大焉",又著一個"子曰"字,方說"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兼上更有個"子曰",亦覺無意思。此本是一段,以"子曰"分為二,恐不是。溫公家范以父子兄弟夫婦等分門,卻成一個文字,但其間有欠商量未通行者耳。本作一段聯寫去,今印者分作小段,無意思。伯恭閫範無倫序,其所編書多是如此。〔賀孫〕
孝經,疑非聖人之言。且如"先王有至德要道",此是說得好處。然下面都不曾說得切要處著,但說得孝之效如此。如論語中說孝,皆親切有味,都不如此。士庶人章說得更好,只是下面都不親切。〔賜〕
問:"向見先生說'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非聖人之言。必若此而後可以為孝,豈不啟人僣亂之心!而中庸說舜武王之孝,亦以'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言之,如何?"曰:"中庸是著舜武王言之,何害?若汎言人之孝,而必以此為說,則不可。"〔廣〕
器之問"嚴父配天"。曰:"'嚴父',只是周公於文王如此稱才是,成王便是祖。此等處,侭有理會不得處。大約必是郊時是后稷配天,明堂則以文王配帝。孝經亦是湊合之書,不可盡信。但以義起,亦是如此。"因說:"孝經只有前一段,後皆雲'廣至德','廣要道',都是湊合來,演說前意,但其文多不全。只是諫諍五刑喪親三篇,稍是全文。如'配天'等說,亦不是聖人說孝來歷,豈有人人皆可以配天!豈有必配天斯可以為孝!如禮記煞有好處,可附於孝經。"賀孫問:"恐後人湊合成孝經時,亦未必見禮記。如曲禮少儀之類,猶是說禮節。若祭義後面許多說孝處,說得極好,豈不可為孝經?"曰:"然。今看孝經中有得一段似這個否?"〔賀孫〕
問:"'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此說如何?"曰:"此自是周公創立一個法如此,將文王配明堂,永為定例。以后稷郊推之,自可見。後來妄將'嚴父'之說亂了。"〔賜〕
問:"配天,配上帝,帝只是天,天只是帝,卻分祭何也?"曰:"為壇而祭,故謂之天;祭於屋下而以神祇祭之,故謂之帝。"〔宇〕
"明、察",是彰著之義。能事父孝,則事天之理自然明;能事母孝,則事地之理自然察。〔道夫〕
《朱子語類》 宋·朱熹
0
猜你喜歡
卷二十 列傳第十四
《陳書》 ◎到仲舉 韓子高 華皎卷八十八 列傳第二十六
《金史》 ◎紇石烈良弼 完顏守道(本名習01章 計戰
《百戰奇略》【原文】凡用兵之道,以計為首。未戰之卷七 禮樂第二十九(凡十二章)
《貞觀政要》 太宗初即位,謂侍臣曰:“準《禮》第三十四回 鎮三山大鬧青州道 霹靂火夜走瓦礫場
《水滸傳》 詩曰: 妙藥難醫冤業病,橫卷一百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二
《明史》 ○盛庸 平安 何福 顧成卷三 永嘉郡教
《六朝文絜》 貴郡控帶山海,利兼水陸,實東南之惡人讀書,適以濟惡
《菜根譚》卷三百九十三 列傳第一百五十二
《宋史》 ○彭龜年 黃裳 羅點 黃度省事第十二
《顏氏家訓》 銘金人云:“無多言,多言多敗;無卷一百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一
《元史》 ○答里麻 答里麻,高昌人。卷三 梁本紀第三
《新五代史》 末帝,太祖第三子友貞也。為人美容第十一回 還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蕭瑀正空門
《西遊記》 詩曰: 百歲光陰似水流,一序 得寶子
《樂府雜錄》 《得寶歌》,一日《得寶子》,又曰說唐前傳-第47回-喬公山奉命招降-尉遲恭無心背主
《說唐全傳》 當下秦王安營事畢,便問茂公道:&qu第六十五回 妖邪假設小雷音 四眾皆遭大厄難
《西遊記》 這回因果,勸人為善,切休作惡。一第四十五回 三清觀大聖留名 車遲國猴王顯法
《西遊記》 卻說孫大聖左手把沙和尚捻一把,右卷二十一 本紀第二十一
《遼史》 ○道宗一 道宗孝文皇帝,諱卷一百二十二(周書) 列傳二
《舊五代史》 ◎宗室 剡王侗,太祖子,初卷九 周本紀上第九
《北史》 周太祖文皇帝姓宇文氏,諱泰,字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