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言慎行,君子之道
十語九中未必稱奇,一語不中則愆尤駢集;十謀九成未必歸功,一謀不 成則警議叢興,君子所以寧默毋躁,寧拙無巧。
【譯文】 即使十句話能說對九句也未必有人稱讚你,但是假如你說錯了一句話就會接連受人指責;即使十次計謀你有九次成功也未必歸功於你,可是其中只 要有一次失敗,埋怨和責難之聲就會紛紛到來。所以君子寧肯保持沉默寡言 的態度,絕不衝動急躁,做事寧可顯得笨拙,絕對不能自作聰明顯得高人一 等。
【註解】 愆尤:過失叫愆。尤,責怪,愆尤是指責歸咎的意思。駢集:駢,與並同,駢集就是接連而至。 訾議:詆毀叫訾。訾議,有非議、責難的意思。
【評語】 現實生活中,往往有一種奇怪的現象,乾的不如不乾的,說的不如不說的,因為你做了,你的不足就顯出了;你說了,你的思想就暴露;你做得多 了業績廣了,你便成了矛頭的目標,因為你的成功妨礙了別人,而有些人專 喜歡說別人的壞話。這種心態有幸災樂禍,有好奇心也有權威感,總覺得自 己能傳播一句揭發他人隱私的訊息,才足以顯示自己是訊息靈通人士,藉以 滿足自己的權威欲望,所以俗語才有“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好事所 以出不了門,那是因為人們有嫉妒心,看到你有光彩的事就矢口不提,結果 就使這種好事遭受塵封和冷凍,以致永遠無法讓世人知道。反之,一旦作了 一件壞事,在人們幸災樂禍心理驅使下,立刻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能讓所 有人知道。所以作者才發出了“十語九中未必稱奇,一語不中則愆尤並集; 十謀九成未必歸功,一謀不成則訾議叢興”的慨嘆。這裡“謹言慎行”固然 是明哲保身的一種方式,但也表明另一種方式,即遇事宜在深思熟慮後一語 中的。
0
猜你喜歡
卷十四 志第四
《宋書》 ◎禮一 夫有國有家者,禮儀卷一百七十七 集部三十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別集類存目四 △《少鶴詩卷十二 本紀第十二
《金史》 ◎章宗四 四年春正月乙丑朔說唐前傳-第39回-創帝業李淵舉兵-鋤反王楊林劃策
《說唐全傳》 卻說太原唐公李淵德高望重,手下兵多將第九卷 裴晉公義還原配
《喻世明言》 官居極品富千金,享用無多白髮侵。卷四十三 朱樂何列傳第三十三
《後漢書》 朱暉字文季,南陽宛人也。家世衣冠安娜_卡列寧娜(上)-第8部-10
《安娜·卡列尼娜》 當卷七十三 列傳第二十三
《舊唐書》 ○薛收(兄子元敬 收子元超卷一 本紀第一
《新唐書》 ◎高祖 高祖神堯大聖大光孝卷三十一 列傳第十九
《北史》 ○高允(從祖弟祐 祐曾孫德正卷一百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一
《元史》 ○答里麻 答里麻,高昌人。卷三十八 列傳第八
《晉書》 ◎宣五王 平原王榦 琅邪王伷卷二十三(梁書) 列傳十三
《舊五代史》 劉鄩,密州安丘縣人也。祖綬,密州好兵帥克歷險記(四)-第4卷-光榮敗北續篇-02-刑前祝禱
《好兵帥克歷險記》 準卷一百七十 列傳第一百二十
《舊唐書》 ○裴度 裴度,字中立,河東第三十五卷 徐老僕義憤成家
《醒世恆言》 犬馬猶然知戀主,況於列在生人。為第五十二回 李逵打死殷天錫 柴進失陷高唐州
《水滸傳》 詩曰: 縛虎擒龍不偶然,必卷一百六上 志第五
《魏書》 ◎地形二上 《夏書禹貢》、卷四百十四 列傳二百一
《清史稿》 ○李臣典 蕭孚泗 朱洪章復活(下)-第三部-13
《復活》 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