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流於慮,警傷於察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化戒疏於慮者;寧受人之欺,毋逆 人之詐,此譬傷於察者;二語並存精明不盡而渾厚矣。
【譯文】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是用來勸誡在與人交往時警覺性不夠思考不細的人;寧可忍受他人的欺騙,卻不事先拆穿人家的騙局,這 是用來勸誡那些警黨性過高想得太細的人。一個人在和人相處時能把上面兩 句話並存警誡,才算是警覺,性高又不失純樸寬厚的為人之道。
【註解】 逆:預先推測。察:本意是觀察,此處作偏見解,有自以為是的意思。據《莊子天下》 篇:“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
【評語】 古人總結人生體驗有很多耐人尋味的話。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句話出處的《曾廣賢文》堪稱大全了。作者在這裡提出了不同 看法。人之所以不能有害人之心,是害害人人家也會害你,“以其人之道, 還治其人之身”;還有一種人由於心地非常坦蕩,總覺得自己所言所行沒有 什麼不可告人的,於是,不分輕重,不看對象,結果為此反而授人以把柄, 這種人就犯了太相信人的不足。但防人是有前提的,對壞人,小人、俗人, 是非防不可。如果人人防,事事防,人便成為“套中人”了。同樣忍讓也是 有前提的忍讓,小事忍,自己利益忍,決非事事處處忍。防之太甚不好,沒 有人生經驗同樣不適於社會。
0
猜你喜歡
卷二百七十八 列傳第三十七
《宋史》 ○馬全義(子知節) 雷德驤(子卷一百二十四 志第七十七
《宋史》 ◎禮二十七(凶禮三) ○外第九十八回 追漢軍王雙受誅 襲陳倉武侯取勝
《三國演義》 卻說司馬懿奏曰:“臣嘗奏陛下,言卷一百二十五 子部三十五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雜家類存目二 △《識仁編卷一百三十九 志第九十二
《宋史》 ◎樂十四(樂章八) ○恭上卷二百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六
《宋史》 ○楊礪 宋湜 王嗣宗 李昌卷四百四十八 列傳第二百七
《宋史》 ◎忠義三 曾怘(弟悟)卷三百九十二 列傳第一百五十一
《宋史》 ○趙汝愚(子崇憲) 趙汝愚外篇 繕性第十六
《莊子》 繕性於俗,俗學以求復其初;滑欲於卷二十八 金光洞主談舊變 玉虛尊者悟前身
《初刻拍案驚奇》 詩云:近有人從海上回,海山深處見第二回 賈夫人仙逝揚州城 冷子興演說榮國府
《紅樓夢》 詩云: 一局輸贏料不真,香卷二百一十七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二下
《新唐書》 ◎回鶻下 回鶻之請昏,有司卷七 唐明皇好道集奇人 武惠妃崇禪鬥異法
《初刻拍案驚奇》 詩曰:燕市人皆去,函關馬不歸。格列佛遊記-第四卷-04
《格列佛遊記》 &卷十三 異端之學(凡十四條)
《近思錄》 明道先生曰:楊、墨之害,甚於申、卷七 呂使君情媾宦家妻 吳太守義配儒門女
《二刻拍案驚奇》 詞曰: 疏眉秀盼,向春風、卷二十四 本紀第二十四
《元史》 ◎仁宗一 仁宗聖文欽孝皇帝說唐前傳-第56回-秦瓊建祠報雄信-羅成奮勇擒五王
《說唐全傳》 當下茂公見雄信如此,急令用絆馬索把他卷四 帝紀第四
《隋書》 ◎煬帝下 八年春正月辛巳,卷四 教戒太子諸王第十一(凡七章)
《貞觀政要》 貞觀七年,太宗謂太子左庶子于志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