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百三十四 列傳第九十三
○徐禧(李稷附) 高永能 沈起 劉彝 熊本 蕭注 陶弼 林廣
徐禧,字德占,洪州分寧人。少有志度,博覽週遊,以求知古今事變、風俗
利疚,不事科舉。熙寧初,王安石行新法,禧作《治策》二十四篇以獻。時呂惠
卿領修撰經義局,遂以布衣充檢討。神宗見其所上策,曰:“禧言朝廷用經術變
士,十已ba6*九,然竊襲人之語,不求心通者相半,此言是也。宜試於有用之地。”
即授鎮安軍節度推官、中書戶房習學公事。歲余召對,顧問久之,曰:“朕多閱
人,未見有如卿者。”擢太子中允、館閣校勘、監察御史里行。
與中丞鄧綰、知諫院范百祿雜治趙世居獄。李士寧者,挾術出入貴人間,嘗
見世居母康,以仁宗御製詩贈之。又許世居以寶刀,且曰:“非公不可當此。”
世居與其黨皆神之,曰:“士寧,二三百歲人也。”解釋其詩,以為至寶之祥。
及鞫世居得之,逮捕士寧,而宰相王安石故與士寧善,百祿劾士寧以妖妄惑世居,
致不軌。禧奏:“士寧遺康詩實仁宗制,今獄官以為反,臣不敢同。”百祿言:
“士寧有可死之狀,禧故出之以媚大臣。”朝廷以御史雜知、樞密承旨參治,而
百祿坐報上不實貶,進禧集賢校理、檢正禮房。
安石與惠卿交惡,鄧綰言惠卿昔居父喪,嘗貸華亭富人錢五百萬買田事,詔
禧參鞫。禧陰右惠卿,綰劾之,會綰貶官,獄亦解。禧出為荊湖北路轉運副使。
元豐初,召知諫院。惠卿在鄜延,欲更蕃漢兵戰守條約,諸老將不謂然,帝頗采
聽,將推其法於他路,遣禧往經畫。禧是惠卿議,渭帥蔡延慶亦以為不然,帝召
延慶還,加禧直龍圖閣,使往代,以母憂不行。服除,召試知制誥兼御史中丞。
官制行,罷知制誥,專為中丞。鄧綰守長安,禧疏其過,帝知其以惠卿故,雖改
綰青州,亦左遷禧給事中。
種諤西討,得銀、夏、宥三州而不能守。延帥沈括欲盡城橫山,瞰平夏,城
永樂,詔禧與內侍李舜舉往相其事,令括總兵以從,李稷主饋餉。禧言:“銀州
雖據明堂川、無定河之會,而故城東南已為河水所吞,其西北又阻天塹,實不如
永樂之形勢險厄。竊惟銀、夏、宥三州,陷沒百年,一日興復,於邊將事功,實
為俊偉,軍鋒士氣,固已百倍;但建州之始,煩費不貲。若選擇要會,建置堡柵,
名雖非州,實有其地,舊來疆塞,乃在腹心。已與沈括議築砦堡各六。砦之大者
周九百步,小者五百步,堡之大者二百步,小者百步,用工二十三萬。”遂城永
樂,十四日而成。禧、括、舜舉還米脂。明日,夏兵數千騎趨新城,禧亟往視之。
或說禧曰:“初被詔相城,禦寇,非職也。”禧不聽,與舜舉、稷俱行,括獨守
米脂。先是,種諤還自京師,極言城永樂非計,禧怒變色,謂諤曰:“君獨不畏
死乎?敢誤成事。”諤曰:“城之必敗,敗則死,拒節制亦死;死於此,猶愈於
喪國師而淪異域也。”禧度不可屈,奏諤跋扈異議,詔諤守延州。夏兵二十萬屯
涇原北,聞城永樂,即來爭邊。人馳告者十數,禧等皆不之信,曰:“彼若大來,
是吾立功取富貴之秋也。”禧亟赴之,大將高永享曰:“城小人寡,又無水,不
可守。”禧以為沮眾,欲斬之,既而械送延獄。比至,夏兵傾國而至,永享兄永
能請及其未陳擊之。禧曰:“爾何知,王師不鼓不成列。”禧執刀自率士卒拒戰。
夏人益眾,分陣迭攻抵城下。曲珍兵陳於水際,官軍不利,將士皆有懼色。珍白
禧曰:“今眾心已搖,不可戰,戰必敗,請收兵入城。”禧曰:“君為大將,奈
何遇敵不戰,先自退邪?”俄夏騎卒度水犯陳。鄜延選鋒軍最為驍銳,皆一當百,
銀槍錦襖,光彩耀日,先接戰而敗,奔入城,蹂後陳。夏人乘之,師大潰,死及
棄甲南奔者幾半。珍與殘兵入城,崖峻徑窄,騎卒緣崖而上,喪馬八千匹,遂受
圍。水砦為夏人所據,掘井不及泉,士卒渴死者太半。夏人蟻附登城,尚扶創拒
斗。珍度不可敵,又白禧,請突圍而南;永能亦勸李稷盡捐金帛,募死士力戰以
出,皆不聽。戊戌夜大雨,城陷,四將走免,禧、舜舉、稷死之,永能沒於陳。
初,括奏夏兵來逼城,見官兵整,故還。帝曰:“括料敵疏矣,彼來未出戰,
豈肯遽退邪、必有大兵在後。”已而果然。帝聞禧等死,涕泣悲憤,為之不食。
贈禧金紫光祿大夫、吏部尚書,謚曰忠愍。官其家二十人。稷工部侍郎,官其家
十二人。
禧疏曠有膽略,好談兵,每雲西北可唾手取,恨將帥怯爾。呂惠卿力引之,
故不次用。自靈武之敗,秦、晉困棘,天下企望息兵,而沈括、種諤陳進取之策。
禧素以邊事自任,狂謀輕敵,猝與強虜遇,至於覆沒。自是之後,帝始知邊臣不
可信倚,深自悔咎,遂不復用兵,無意於西伐矣。子俯自有傳。
李稷,字長卿,邛州人。父絢,龍圖閣直學士。稷用蔭歷管庫,權河北西路
轉運判官,修拓深、趙、邢三州城,役無愆素,然峭刻嚴忍。察訪使者以為言,
都水丞程昉亦訴其越職。詔令件析。御史周尹又論稷父死二十年不葬,僅徙東路,
俄提舉蜀部茶場。甫兩歲,羨課七十六萬緡,擢鹽鐵判官。詔推揚其功以勸在位,
遂為陝西轉運使、制置解鹽。秦民作舍道傍者,創使納“侵街錢”,一路擾怨,
與李察皆以苛暴著稱。時人語曰:“寧逢黑殺,莫逢稷、察。”
種諤起興、靈議,稷聞之亦上言:“可令邊面諸將各出兵撓之,使不得耕種,
則其國必困,國困眾離,取可決也。”及出境,稷督餉,民苦折運,多散逸,稷
令騎士執之,斷其足筋,宛轉山谷間,凡數十人,累日乃得死。始,稷受旨得斬
郡守以下,於是上下相臨以峻法,雖小吏護丁夫,亦顓戮不請。軍食竟不繼。諤
謀斬稷,客呂大鈞引義責之,復使還取糧。既集,諤猶宣言稷乏軍興,致大功不
就,坐削兩秩,貶為判官。
永樂既城,稷悉輦金、銀、鈔、帛充牣其中,欲誇示徐禧,以為城甫就而
中已實。積金既多,故受圍愈急,而稷守之不敢去,以及於難。李舜舉別有傳。
高永能,字君舉,世為綏州人。初,伯祖文<山不>舉州來歸,即拜團練使,已
而棄之北遷,其祖文玉獨留居延州,至永能始家青澗。少有勇力,善騎射,由行
伍補殿侍,稍遷供奉官。種諤取綏州,發永能兵六千先驅入囉兀,五戰皆捷,
轉供備庫副使。治綏德城,闢地四千頃,增戶千三百,即知城事。
元豐初,為鄜延都監。秋,大稔,夏人屯二千騎於大會平,將取稼。永能簡
精騎突過其營,騎卒驚潰,獲鈐轄二人。轉六宅使。夏人患之,令曰:“有得高
六宅者,賞金等其身。”經略使呂惠卿行邊,永能伏騎谷中,以備侵軼。邊騎果
至,馳出擊走之。夏兵二萬犯當川堡,永能以千騎與相遇,度不能支,依險設疑
兵,且斗且卻,而令後騎揚塵,若援兵至者,奮而前,遂解去。擢本路鈐轄。
四年,西討,永能為前鋒,圍米脂城。邊人十萬來援,永能謂弟永亨曰:
“彼恃眾集易吾軍,營當大川,宜嚴陳待其至,張左右翼擊之,可破也。”詰旦,
鏖戰於無定河,斬首數千級,得馬三千、橐駝牛羊萬計。城猶未下,密遣諜說降
其東壁守將,衣以文錦,導以鼓吹,耀諸城下,酋令介訛遇乃出降。進東上閣門
使、寧州刺史,以年請老,不許,又進四方館使、榮州團練使。
永樂之役,獻謀皆不用。城既陷,其孫昌裔欲援之從間道出,永能嘆曰:
“吾結髮從事西羌,戰未嘗挫,今年已七十,受國大恩,恨無以報,此吾死所也。”
顧易一卒敝衣,戰而死。其子世亮與昌裔求得屍以歸。詔贈房州觀察使,錄世亮
為忠州刺史,諸孫皆侍禁殿直。
永能家世州將,所領多故部曲,拊之有恩惠,遇敵則身先之。下有傷者,載
以己副馬,故能得士死力。遠近喜言其事,稱之曰“老高”。及死,邊人無不痛
惜。嘗過其遠祖唐綏州刺史思祥淘沙川廟,得畫像及神道碑上之,詔即所在賜田
三十頃,以奉祭祀。
永能之亡,延州將皇城使寇偉亦力戰而沒,贈均州防禦使。
沈起,字興宗,明州鄞人。進士高第,調滁州判官,與監真州轉般倉。聞父
病,委官歸侍,以喪免,有司劾其擅去。終喪,薦書應格當遷用,帝謂輔臣曰:
“觀過知仁。今由父疾而致罪,何以厚風教而勸天下之為人子者。”乃特遷之,
知海門縣。
縣負海地卑,間歲海潮至,冒民田舍,民徙以避,棄其業。起為築堤百里,
引江水灌溉其中,田益辟,民相率以歸,至立祠以報。御史中丞包拯舉為監察御
史。吏部格,選吏以贓私絓法,無輕重終身不遷。起論其情可矜者,可限年敘
用,遂著為令。立縣令考課法,設河渠司領諸道水政,乞采漢故事,擇卿大夫子
弟入宿衛,選賢良文學高第給事宮省,勿專任宦官,宗室袒免親令補外官,復府
兵,汰冗卒,書數十上。以論興國鐵官事不合,出通判越州,改知蘄、楚二州。
京東歲飢盜起,除提點刑獄。至,則開首贖法攜其伍,盜內自睽疑,轉相束
縛唯恐後。改開封府判官,為湖南轉運使。凡羽毛、筋革、舟楫、竹箭之材,多
出所部,取於民無制,吏挾為奸。起會其當用,自與商人貿易,所省什六七。召
為三司鹽鐵副使,直舍人院。
熙寧三年,韓絳使陝西,加起集賢殿修撰、陝西都轉運使。慶州軍變,將寇
長安,起率兵討平之。會韓絳城綏州不利,起亦罷知江寧府。入知吏部流內銓。
奉使契丹,至王庭,其位著乃與夏使等,起曰:“彼陪臣爾,不當與王人齒。”
辭不就列,遂升東朝使者,自是為定製。六年,拜天章閣待制、知桂州。
自王安石用事,始求邊功,王韶以熙河進,章惇、熊本亦因此求奮。是時,
議者言交阯可取,朝廷命蕭注守桂經略之。注蓋造謀者也,至是,復以為難。起
言:“南交小丑,無不可取之理。”乃以起代注,遂一意事攻討。妄言密受旨,
擅令疆吏入溪洞,點集土丁為保伍,授以陳圖,使歲時肄習。繼命指使因督餫
鹽之海濱,集舟師寓教水戰。故時交人與州縣貿易,悉禁止之。於是交阯益貳,
大集兵丁謀入寇。
蘇緘知邕州,以書抵起,請止保甲,罷水運,通互市。起不聽,劾緘沮議,
起坐邊議罷。命劉彝代之以守廣,日遏絕其表疏,於是交人疑懼,率眾犯境,邊
陷廉、白、欽、邕四州,死者數十萬人。事聞,貶起團練使,安置郢州,徙越,
又徙秀而卒。
起生平喜談兵,嘗以兵法謁范仲淹,仲淹器其材,注孫武書以自見,卒用此
敗。
劉彝,字執中,福州人。幼介特,居鄉以行義稱。從胡瑗學,瑗稱其善治水,
凡所立綱紀規式,彝力居多。第進士,為邵武尉,調高郵簿,移朐山令。治簿書,
恤孤寡,作陂池,教種藝,平賦役,抑奸猾,凡所以惠民者無不至。邑人紀其事,
目曰“治范”。
熙寧初,為制置三司條例官屬,以言新法非便罷。神宗擇水官,以彝悉東南
水利,除都水丞。久雨汴漲,議開長城口,彝請但啟楊橋斗門,水即退。為兩浙
轉運判官。知虔州,俗尚巫鬼,不事醫藥。彝著《正俗方》以訓,斥淫巫三千七
百家,使以醫易業,俗遂變。加直史館,知桂州。禁與交人互市,交阯陷欽、廉、
邕三州,坐貶均州團練副使,安置隨州。又除名為民,編隸涪州,徙襄州。元祐
初,復以都水丞召還,病卒於道,年七十。著《七經中義》百七十卷,《明善集》
三十卷,《居陽集》三十卷。
論曰:兵,兇器也,雖聖人猶曰未學。輕敵寡謀,鮮有不zi6*焚者。永樂之陷,
安南之畔,死者百萬,罹禍甚慘,良由數人者不自量度,以開邊釁。禧、稷、永
能之死,宜矣。起執議益堅,妄意輕舉,雖貶官莫贖其責。彝不能行所學,而規
規然蹈前車之轍,以濟其過,焉得無罪?
熊本,字伯通,番陽人。兒時知學,郡守范仲淹異其文。進士上第,為撫州
軍事判官,稍遷秘書丞、知建德縣。縣令頃包魚池為圭田,本弛以與民。
熙寧初,上書言:“陛下師用賢傑,改修法度,得稷、禼、皋、夔之佐。”
由是提舉淮南常平、檢正中書禮房事。
六年,瀘州羅、晏夷叛,詔察訪梓、夔,得以便宜治夷事。本嘗通判戎州,
習其俗,謂:“彼能擾邊者,介十二村豪為鄉導爾。”以計致百餘人,梟之瀘川,
其徒股慄,願矢死自贖。本請於朝,寵以刺史、巡檢之秩,明示勸賞,皆踴躍順
命,獨柯陰一酋不至。本合晏州十九姓之眾,發黔南義軍強弩,遣大將王宣、賈
昌言率以進討。賊悉力旅拒,敗之黃葛下,追奔深入。柯陰窘,乞降,盡籍丁口、
土田及其重寶善馬,歸之公上,受貢職。於是烏蠻羅氏鬼主諸夷皆從風而靡,願
世為漢官奴。遷刑部員外郎、集賢殿修撰、同判司農寺。神宗勞之曰:“卿不傷
財,不害民,一旦去百年之患,至於檄奏詳明,近時鮮儷焉。”賜三品服。西南
用兵蠻中始此。
蔡京時為秀州推官,本言其學行純茂,練習新法,薦為幹當公事。河、湟初
復,本為秦鳳路都轉運使。熙河法禁闊略,蓄積不支歲月,本奏省冗官百四十員,
歲減浮費數十萬。
渝州南川獠木斗叛,詔本安撫。本進營銅佛壩,抗其尤,焚積聚,以破其黨。
木鬥氣索,舉溱州地五百里來歸,為四砦九堡,建銅佛壩為南平軍。初,熟獠王
仁貴以木斗親系獄,本釋其縛置麾下,至是推鋒先登。大臣議加本天章閣待制,
帝曰:“本之文,朕所自知,當典書命。”遂知制誥。帝數稱其文有體,命院吏
別錄以進。
又上疏云:“天下之治,有因有革,期於趣時適治而已。議者猥用持盈守成
之說,文苟簡因循之治,天下之吏因以安常習故為俗,奮言納忠者,悠悠之徒相
與蹙額盱衡而詆罵之。陛下出大號,發大政,可謂極因革之理。然改制之始,安
常習故之群圜視四起,交歡而合噪,或諍於廷,或謗於市,或投劾引去者,不可
勝數。陛下燭見至理,獨立不奪,今雖少定,彼將伺隙而逞。願陛下深念之,勿
使噪歡之眾有以窺其間,而終萬世難就之業,天下幸甚。”本之意,專以媚王安
石也。
范子淵創浚河之役,文彥博爭之,命本行視,議如彥博。安石白出本分司西
京。居三年,起知滁州,改廣州,召為工部侍郎。宜州蠻擾邊,道除龍圖閣待制、
知桂州。至則諭溪洞酋長,戒邊吏勿生事,請選將練兵代戍,益市馬以足騎兵,
宜州遂無事。民蔡寶<王全>扇龍蕃與峒戶相仇殺,欲引兵致討以為功。本質之,色
動,縛而投之海。蠻夷以為神。
諜告交人明年將入寇,使者實其言,詔訪,本曰:“使者在道,安得此?藉
使有謀,何自先知之?”已而果妄。是時,既以順州賜李乾德,疆畫未正,交人
緣是輒暴勿陽地而逐儂智會。智會來乞師,本檄問狀,乾德斂兵謝本,因請以宿
桑八洞不毛之地賜之,南荒遂安。
轉運判官許彥先議通湖南鹽於西廣,計口授民,度可得息三十萬。本言:
“桂管民貧地瘠,恐不堪命。”議遂格。入為吏部侍郎。逾年,力請外,仍請制、
知洪州。言者謂本棄八洞為失謀,奪一官,徙杭州、江寧府,再知洪州。召還,
卒於道。有文集、奏議共八十卷。
蕭注,字岩夫,臨江新喻人。磊落有大志,尤喜言兵。常言:“四方有事,
吾將兵數萬,鼓行其間,戰必勝,攻必取,豈不快哉!”
舉進士,攝廣州番禺令。儂智高圍州數月,方舟數百攻城南,勢危甚。注自
圍中出,募海濱壯士,得二千人,乘大舶集上流,因颶風起,縱火焚賊舟,破其
眾。即日發縣門納援兵,民持牛酒、芻糧相繼入,城中人始有生意。自是每戰以
勝歸。蔣偕上其功,擢禮賓副使、廣南駐泊都監。賊還據邕管,余靖患其嘯誘諸
洞,以屬注。注挺身入蠻中,施結恩信。狄青師次賓州,召會諸將,疑注倚賊聲
勢為奸利,欲誅之。注覺,托為游辭,不肯往。賊破,青始聞注前功,以知邕州。
智高走大理國,母與二弟寓特磨道。注帥師往討,獲一裨將。引致臥內,與
之語,具得賊情,悉擒送闕下。拜西上閣門副使。募死士使入大理取智高,至則
已為其國所殺,函首歸獻。轉為使。
居邕數年,陰以利啖廣源群蠻,密繕兵甲,乃上疏曰:“交阯雖奉朝貢,實
包禍心,常以蠶食王土為事。往天聖中,鄭天益為轉運使,嘗責其擅賦雲河洞。
今雲河乃落蠻數百里,蓋年侵歲吞,馴致於是。臣已盡得其要領,周知其要害。
今不取,異日必為中國憂。願馳至京師,面陳方略。”未報,而甲洞申紹泰犯西
平,五將被害。諫官論注不法致寇,罷為荊南鈐轄、提點刑獄。李師中又劾其沮
威嗜利,略智高閹民為奴,發洞丁采黃金無帳籍可考。中使按驗頗有實,貶泰州
團練副使。淮南轉運使言:“注椎牛屠狗,招集游士,部勒為兵,教之騎射,請
徙大州以縻之。”詔改鎮南軍節度副使。
近臣有訟注廣州功者,起為右監門將軍、邠州都監。熙寧初,以禮賓使知寧
州。環慶李信之敗,列城皆堅壁,注獨啟關夜宴如平時。復閣門使,管幹麟府軍
馬。辭云:“身本書生,差長拊納,不閒戰鬥,懼無以集事。”時有言“交人挫
於占城,眾不滿萬,可取也”。遂以注知桂州。
入覲,神宗問攻取之策,對曰:“昔者臣有是言,是時溪洞之兵,一可當十;
器甲堅利,親信之人皆可指呼而使。今兩者不如昔,交人生聚教訓十五年矣,謂
之‘兵不滿萬’,妄也。”既至桂,種酋皆來謁。注延訪山川曲折,老幼安否,
均得其歡心,故李乾德動息必知之。然有獻征南策者,輒不聽。會沈起以平蠻自
任,帝使代注而罷,注歸,卒於道,年六十一。詔優錄其子,賻絹三百。
注有膽氣,嗜殺,而能相人。自陝西還,帝問註:“韓絳為安撫使,施設何
如?”對曰:“廟算深遠,臣不能窺。然知絳當位極將相。”帝喜曰:“果如卿
言,絳必成功。”問王安石,曰:“安石牛目虎顧,視物如射,意行直前,敢當
天下大事。然不如絳得和氣為多,惟氣和能養萬物爾。”王韶為建昌參軍,注曰:
“君他日類孫沔,但壽不及。”後皆如其言。
陶弼,字商翁,永州人。少俶儻,放宕吳中。行山間,有雙鯉戲溪水上,佇
觀之。傍一老父顧曰:“此龍也,行且斗,君宜亟去。”去百步許,雷大震而雨,
岸圮木拔。又出大雲,倉卒遇風暴怒,二十七艘同時溺,獨弼舟得濟,人以是異
之。一見丁謂,謂妻以宗女,因從學兵法,能持論縱橫。慶曆中,楊畋討湖南
徭,弼上謁,畋授之兵使往襲,大破之。以功得陽朔主簿。
儂智高犯南海,畋為安撫使,辟參軍謀。使下英江會諸將議擊,未至,智高
解去。弼舍舟,從其徒數十人,間關步出赴畋。次臨賀,大將蔣偕適戰死,餘眾
畏亡將被誅,多降賊。弼數與之遇,亟矯畋命揭榜道上,諭使歸,許以不死,凡
得千五百人。府罷,調陽朔令。課民植木官道旁,夾數百里,自是行者無夏秋暑
暍之苦,它郡縣悉效之。攝興安令。移書說桂守蕭固浚靈渠以通漕,不聽;至李
師中,卒浚之。師征安南,饋餉於是乎出,大為民利。
知賓、容、欽三州,換崇儀副使,遷為使,知邕州。邕經儂寇,井隧蕩然,
人不樂其生。弼綏輯惠養,至忘其勤。諸峒獻土物求內附,弼降意撫答,謝其贄,
皆感悅無犯邊者。邕地卑下,水易集,夏大雨彌月,弼登城以望,三邊皆漫為陂
澤,亟窒垠江三門,諭兵民即高避害。俄而水大至,弼身先版歃,召僚吏賦役,
為土囊千餘置道上,水果從竇入,隨塞之。城雖不壞,而人皆乏食,則為發廩以
振於內,方舟以饁於外,水不及女牆者三板,旬有五日乃退,公私一無所失亡。
自橫、潯以東數州皆沒。弼久於邕,請便郡,徙鼎州。章惇經理五溪蠻事,薦為
辰州,遷皇城使。降北江彭師宴,授忠州刺史。
郭逵南征,轉弼康州團練使,復知邕州。民再罹禍亂,散匿山谷,弼率百騎
深入左江峒,民知其至,扶老攜幼以歸。逵帥官軍臨富良江,使弼殿。交人納款,
逵欲班師,恐為所襲。乃以計夜起,軍不整,騎步相蹈藉亂行。賊隔江陰伺覘,
知弼殿,弗敢追。弼申令帳下毋動,遲明,結隊徐行,逵賴以善還。建所得廣源
峒為順州,桄榔為縣。進弼西上閣門使,留知順州。
州去邕二千里,多毒草瘴霧,戍卒死者什七八,弼亦疾甚,然蚤莫勞軍,視
其良苦,意氣激揚,士莫不感泣,強奮起為用。交人襲取桄榔,揚聲欲圖州,獨
難弼。弼素得人心,賊動息皆先知。獲間諜不殺,諭以逆順,縱之去,恩威兩施,
以是終弼在不敢犯。加東上閣門使,未拜而卒。詔錄其家五人。
弼能為詩,好士樂施,所得俸祿,悉以與人,家至貧不恤也。既死,妻在鄉
里,僦屋以居。
林廣,萊州人。以捧日軍卒為行門,授內殿崇班,從環慶蔡挺麾下。李諒祚
寇大順城,廣射中之。李信敗於荔原,廣引兵西入,破十二盤,攻白豹、金湯,
皆先登。夜過洛河,夏人來襲,廣揚聲選強弩列岸側,實卷甲疾趨,夏人疑不敢
渡。嘗護中使臨邊,將及烏雞川,遽率眾循山行。道遇熟羌以險告,廣不答,夏
人果伏兵於川,計不行而去。告者乃諜也。
夏人圍柔遠城,廣止守,戒士卒即有變毋得輕動。火夜起積薪中,眾屯守自
若。明日,敵至馬平川,大持攻具來。廣被甲啟他門鼓而出,若將奪其馬,敵舍
城救馬,廣復入,益修守備,夜募死士斫其營。夏人數失利,始引退。累遷禮賓
使。韓絳奏為本道將。
慶兵據北城叛,廣在南城,望其眾進退不一,曰:“是不舉軍亂也。”挺身
縋城出其後,諭以逆順,皆投兵聽命。出者財三百人,廣語餘眾曰:“亂者去矣,
汝曹事我久,能聽命,不唯得活,仍有功。”得百餘人。激厲要束,使fan6*攻城下
兵,禽戮皆盡,遂平北城。出追亂者,至石門山與之遇,諭之不肯降;縱兵尾擊,
敵知不得免,始請命。廣曰:“不從吾言,今窘而就死,非降也。”悉斬之。遷
本路都監。詔入對,神宗獎金湯、石門之功,慰賜甚厚,將使開熙河。辭以不習
洮、隴事,乃遷鈐轄使,還徙鄜延。攻踏白城,功最,遷皇城使。進討洮羌,加
帝御器械、環慶副都總管。安南用師,詣闕請行。帝曰:“南方卑濕。知卿病足,
西邊方開拓,宜復歸。”擢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英州刺史。邊臣或言:“往者
劉平因救鄰道戰沒,今宜罷援兵。”廣曰:“此乃制賊長計也。使賊悉力寇一路,
而他道不救,雖古名將亦無能為已。平之所以敗,非出援罪。”乃止。
再轉步軍都虞候。韓存寶討瀘蠻乞弟,逗撓不進,詔廣代之。廣至,閱兵合
將,搜人材勇怯,三分之,日夕肄習,間椎牛享犒,士心皆奮。遣使開曉乞弟,
仍索所亡卒。乞弟歸卒七人,奏書降而身不至。乃決策深入,陳師瀘水,率將吏
東鄉再拜。誓之曰:“朝廷以存寶用兵亡狀,使我代之,要以必禽渠魁。今孤軍
遠略,久駐賊境,退則為戮,冒死一戰,勝負未可知。縱死,猶有賞,愈於退而
死也。與汝等戮力而進,可乎?”眾皆踴躍。廣挾所得渠帥及質子在軍,而令以
次酋護餉,以是入箐道而無鈔略之患。師行有二途,從納溪抵江門近而險,從寧
遠抵樂共壩遠而平。蠻意官軍必出江門,盛兵阻隘;而師趨樂共,蠻不能支,皆
遁去。廣分兵繞帽溪,掩江門後,破其險,水際皆通行,益前進,每戰必捷。次
落婆遠,乞弟遣叔父阿汝約降求退舍,又約不解甲。廣策其有異,除阜為壇,距
中軍五十步,且設伏。明日,乞弟擁千人出降,匿弩士氈裘,猶豫不前謝恩。廣
發伏擊之,蠻奔潰,斬阿汝及大酋二十八人。乞弟以所乘馬授弟阿字,大將王光
祖追斬之,軍中爭其屍,乞弟得從江橋下脫走。得其種落三萬,進次歸徠州,窮
探巢穴,發故酋甫望個恕冢。天寒,士多墮指,而乞弟竟不可得。監軍先受密
詔,聽引兵還,遂班師。
拜衛州防禦使、馬軍都虞候。西兵未解,上疏求面陳方略。及入見,言:
“韓存寶雖有罪,功亦多,以今日朝廷待諸將,存寶不至死。”廣還部,至閿鄉,
疽發斷頸卒,年四十八。
廣為人有風義,輕財好施,學通《左氏春秋》。臨事持重,長於料敵,以智
損益《八陳圖》,又撰約束百餘條列上,邊地頗推行之。其名聞於西夏。秉常母
梁氏將內侮,論中國將帥,獨畏廣,聞其南征,乃舉兵。然在瀘以敕書招蠻,既
降而殺之,此其短也。遄被惡疾死,或以為殺降之報雲。
論曰:宋太宗既厭兵,一意安邊息民,海內大治。真宗、仁宗深仁厚澤,涵
煦生民,然仁文有餘,義武不足,蓋是時中國之人,不見兵革之日久矣。於是契
丹、西夏起為邊患,乃不吝繒帛以成和好。神宗撫承平之運,銳焉有為,積財練
兵,志在刷恥,故一時材智之士,各得暴其所長,以興立事功,若熊本、蕭注、
陶弼、林廣實然。本、注起身科第,弼能詩好士,廣學通《左氏春秋》。昔孫權
勸呂蒙學,文武豈二致哉!本上書以媚時相,廣之徵蠻,發冢殺降,君子疵之。
徐禧,字德占,洪州分寧人。少有志度,博覽週遊,以求知古今事變、風俗
利疚,不事科舉。熙寧初,王安石行新法,禧作《治策》二十四篇以獻。時呂惠
卿領修撰經義局,遂以布衣充檢討。神宗見其所上策,曰:“禧言朝廷用經術變
士,十已ba6*九,然竊襲人之語,不求心通者相半,此言是也。宜試於有用之地。”
即授鎮安軍節度推官、中書戶房習學公事。歲余召對,顧問久之,曰:“朕多閱
人,未見有如卿者。”擢太子中允、館閣校勘、監察御史里行。
與中丞鄧綰、知諫院范百祿雜治趙世居獄。李士寧者,挾術出入貴人間,嘗
見世居母康,以仁宗御製詩贈之。又許世居以寶刀,且曰:“非公不可當此。”
世居與其黨皆神之,曰:“士寧,二三百歲人也。”解釋其詩,以為至寶之祥。
及鞫世居得之,逮捕士寧,而宰相王安石故與士寧善,百祿劾士寧以妖妄惑世居,
致不軌。禧奏:“士寧遺康詩實仁宗制,今獄官以為反,臣不敢同。”百祿言:
“士寧有可死之狀,禧故出之以媚大臣。”朝廷以御史雜知、樞密承旨參治,而
百祿坐報上不實貶,進禧集賢校理、檢正禮房。
安石與惠卿交惡,鄧綰言惠卿昔居父喪,嘗貸華亭富人錢五百萬買田事,詔
禧參鞫。禧陰右惠卿,綰劾之,會綰貶官,獄亦解。禧出為荊湖北路轉運副使。
元豐初,召知諫院。惠卿在鄜延,欲更蕃漢兵戰守條約,諸老將不謂然,帝頗采
聽,將推其法於他路,遣禧往經畫。禧是惠卿議,渭帥蔡延慶亦以為不然,帝召
延慶還,加禧直龍圖閣,使往代,以母憂不行。服除,召試知制誥兼御史中丞。
官制行,罷知制誥,專為中丞。鄧綰守長安,禧疏其過,帝知其以惠卿故,雖改
綰青州,亦左遷禧給事中。
種諤西討,得銀、夏、宥三州而不能守。延帥沈括欲盡城橫山,瞰平夏,城
永樂,詔禧與內侍李舜舉往相其事,令括總兵以從,李稷主饋餉。禧言:“銀州
雖據明堂川、無定河之會,而故城東南已為河水所吞,其西北又阻天塹,實不如
永樂之形勢險厄。竊惟銀、夏、宥三州,陷沒百年,一日興復,於邊將事功,實
為俊偉,軍鋒士氣,固已百倍;但建州之始,煩費不貲。若選擇要會,建置堡柵,
名雖非州,實有其地,舊來疆塞,乃在腹心。已與沈括議築砦堡各六。砦之大者
周九百步,小者五百步,堡之大者二百步,小者百步,用工二十三萬。”遂城永
樂,十四日而成。禧、括、舜舉還米脂。明日,夏兵數千騎趨新城,禧亟往視之。
或說禧曰:“初被詔相城,禦寇,非職也。”禧不聽,與舜舉、稷俱行,括獨守
米脂。先是,種諤還自京師,極言城永樂非計,禧怒變色,謂諤曰:“君獨不畏
死乎?敢誤成事。”諤曰:“城之必敗,敗則死,拒節制亦死;死於此,猶愈於
喪國師而淪異域也。”禧度不可屈,奏諤跋扈異議,詔諤守延州。夏兵二十萬屯
涇原北,聞城永樂,即來爭邊。人馳告者十數,禧等皆不之信,曰:“彼若大來,
是吾立功取富貴之秋也。”禧亟赴之,大將高永享曰:“城小人寡,又無水,不
可守。”禧以為沮眾,欲斬之,既而械送延獄。比至,夏兵傾國而至,永享兄永
能請及其未陳擊之。禧曰:“爾何知,王師不鼓不成列。”禧執刀自率士卒拒戰。
夏人益眾,分陣迭攻抵城下。曲珍兵陳於水際,官軍不利,將士皆有懼色。珍白
禧曰:“今眾心已搖,不可戰,戰必敗,請收兵入城。”禧曰:“君為大將,奈
何遇敵不戰,先自退邪?”俄夏騎卒度水犯陳。鄜延選鋒軍最為驍銳,皆一當百,
銀槍錦襖,光彩耀日,先接戰而敗,奔入城,蹂後陳。夏人乘之,師大潰,死及
棄甲南奔者幾半。珍與殘兵入城,崖峻徑窄,騎卒緣崖而上,喪馬八千匹,遂受
圍。水砦為夏人所據,掘井不及泉,士卒渴死者太半。夏人蟻附登城,尚扶創拒
斗。珍度不可敵,又白禧,請突圍而南;永能亦勸李稷盡捐金帛,募死士力戰以
出,皆不聽。戊戌夜大雨,城陷,四將走免,禧、舜舉、稷死之,永能沒於陳。
初,括奏夏兵來逼城,見官兵整,故還。帝曰:“括料敵疏矣,彼來未出戰,
豈肯遽退邪、必有大兵在後。”已而果然。帝聞禧等死,涕泣悲憤,為之不食。
贈禧金紫光祿大夫、吏部尚書,謚曰忠愍。官其家二十人。稷工部侍郎,官其家
十二人。
禧疏曠有膽略,好談兵,每雲西北可唾手取,恨將帥怯爾。呂惠卿力引之,
故不次用。自靈武之敗,秦、晉困棘,天下企望息兵,而沈括、種諤陳進取之策。
禧素以邊事自任,狂謀輕敵,猝與強虜遇,至於覆沒。自是之後,帝始知邊臣不
可信倚,深自悔咎,遂不復用兵,無意於西伐矣。子俯自有傳。
李稷,字長卿,邛州人。父絢,龍圖閣直學士。稷用蔭歷管庫,權河北西路
轉運判官,修拓深、趙、邢三州城,役無愆素,然峭刻嚴忍。察訪使者以為言,
都水丞程昉亦訴其越職。詔令件析。御史周尹又論稷父死二十年不葬,僅徙東路,
俄提舉蜀部茶場。甫兩歲,羨課七十六萬緡,擢鹽鐵判官。詔推揚其功以勸在位,
遂為陝西轉運使、制置解鹽。秦民作舍道傍者,創使納“侵街錢”,一路擾怨,
與李察皆以苛暴著稱。時人語曰:“寧逢黑殺,莫逢稷、察。”
種諤起興、靈議,稷聞之亦上言:“可令邊面諸將各出兵撓之,使不得耕種,
則其國必困,國困眾離,取可決也。”及出境,稷督餉,民苦折運,多散逸,稷
令騎士執之,斷其足筋,宛轉山谷間,凡數十人,累日乃得死。始,稷受旨得斬
郡守以下,於是上下相臨以峻法,雖小吏護丁夫,亦顓戮不請。軍食竟不繼。諤
謀斬稷,客呂大鈞引義責之,復使還取糧。既集,諤猶宣言稷乏軍興,致大功不
就,坐削兩秩,貶為判官。
永樂既城,稷悉輦金、銀、鈔、帛充牣其中,欲誇示徐禧,以為城甫就而
中已實。積金既多,故受圍愈急,而稷守之不敢去,以及於難。李舜舉別有傳。
高永能,字君舉,世為綏州人。初,伯祖文<山不>舉州來歸,即拜團練使,已
而棄之北遷,其祖文玉獨留居延州,至永能始家青澗。少有勇力,善騎射,由行
伍補殿侍,稍遷供奉官。種諤取綏州,發永能兵六千先驅入囉兀,五戰皆捷,
轉供備庫副使。治綏德城,闢地四千頃,增戶千三百,即知城事。
元豐初,為鄜延都監。秋,大稔,夏人屯二千騎於大會平,將取稼。永能簡
精騎突過其營,騎卒驚潰,獲鈐轄二人。轉六宅使。夏人患之,令曰:“有得高
六宅者,賞金等其身。”經略使呂惠卿行邊,永能伏騎谷中,以備侵軼。邊騎果
至,馳出擊走之。夏兵二萬犯當川堡,永能以千騎與相遇,度不能支,依險設疑
兵,且斗且卻,而令後騎揚塵,若援兵至者,奮而前,遂解去。擢本路鈐轄。
四年,西討,永能為前鋒,圍米脂城。邊人十萬來援,永能謂弟永亨曰:
“彼恃眾集易吾軍,營當大川,宜嚴陳待其至,張左右翼擊之,可破也。”詰旦,
鏖戰於無定河,斬首數千級,得馬三千、橐駝牛羊萬計。城猶未下,密遣諜說降
其東壁守將,衣以文錦,導以鼓吹,耀諸城下,酋令介訛遇乃出降。進東上閣門
使、寧州刺史,以年請老,不許,又進四方館使、榮州團練使。
永樂之役,獻謀皆不用。城既陷,其孫昌裔欲援之從間道出,永能嘆曰:
“吾結髮從事西羌,戰未嘗挫,今年已七十,受國大恩,恨無以報,此吾死所也。”
顧易一卒敝衣,戰而死。其子世亮與昌裔求得屍以歸。詔贈房州觀察使,錄世亮
為忠州刺史,諸孫皆侍禁殿直。
永能家世州將,所領多故部曲,拊之有恩惠,遇敵則身先之。下有傷者,載
以己副馬,故能得士死力。遠近喜言其事,稱之曰“老高”。及死,邊人無不痛
惜。嘗過其遠祖唐綏州刺史思祥淘沙川廟,得畫像及神道碑上之,詔即所在賜田
三十頃,以奉祭祀。
永能之亡,延州將皇城使寇偉亦力戰而沒,贈均州防禦使。
沈起,字興宗,明州鄞人。進士高第,調滁州判官,與監真州轉般倉。聞父
病,委官歸侍,以喪免,有司劾其擅去。終喪,薦書應格當遷用,帝謂輔臣曰:
“觀過知仁。今由父疾而致罪,何以厚風教而勸天下之為人子者。”乃特遷之,
知海門縣。
縣負海地卑,間歲海潮至,冒民田舍,民徙以避,棄其業。起為築堤百里,
引江水灌溉其中,田益辟,民相率以歸,至立祠以報。御史中丞包拯舉為監察御
史。吏部格,選吏以贓私絓法,無輕重終身不遷。起論其情可矜者,可限年敘
用,遂著為令。立縣令考課法,設河渠司領諸道水政,乞采漢故事,擇卿大夫子
弟入宿衛,選賢良文學高第給事宮省,勿專任宦官,宗室袒免親令補外官,復府
兵,汰冗卒,書數十上。以論興國鐵官事不合,出通判越州,改知蘄、楚二州。
京東歲飢盜起,除提點刑獄。至,則開首贖法攜其伍,盜內自睽疑,轉相束
縛唯恐後。改開封府判官,為湖南轉運使。凡羽毛、筋革、舟楫、竹箭之材,多
出所部,取於民無制,吏挾為奸。起會其當用,自與商人貿易,所省什六七。召
為三司鹽鐵副使,直舍人院。
熙寧三年,韓絳使陝西,加起集賢殿修撰、陝西都轉運使。慶州軍變,將寇
長安,起率兵討平之。會韓絳城綏州不利,起亦罷知江寧府。入知吏部流內銓。
奉使契丹,至王庭,其位著乃與夏使等,起曰:“彼陪臣爾,不當與王人齒。”
辭不就列,遂升東朝使者,自是為定製。六年,拜天章閣待制、知桂州。
自王安石用事,始求邊功,王韶以熙河進,章惇、熊本亦因此求奮。是時,
議者言交阯可取,朝廷命蕭注守桂經略之。注蓋造謀者也,至是,復以為難。起
言:“南交小丑,無不可取之理。”乃以起代注,遂一意事攻討。妄言密受旨,
擅令疆吏入溪洞,點集土丁為保伍,授以陳圖,使歲時肄習。繼命指使因督餫
鹽之海濱,集舟師寓教水戰。故時交人與州縣貿易,悉禁止之。於是交阯益貳,
大集兵丁謀入寇。
蘇緘知邕州,以書抵起,請止保甲,罷水運,通互市。起不聽,劾緘沮議,
起坐邊議罷。命劉彝代之以守廣,日遏絕其表疏,於是交人疑懼,率眾犯境,邊
陷廉、白、欽、邕四州,死者數十萬人。事聞,貶起團練使,安置郢州,徙越,
又徙秀而卒。
起生平喜談兵,嘗以兵法謁范仲淹,仲淹器其材,注孫武書以自見,卒用此
敗。
劉彝,字執中,福州人。幼介特,居鄉以行義稱。從胡瑗學,瑗稱其善治水,
凡所立綱紀規式,彝力居多。第進士,為邵武尉,調高郵簿,移朐山令。治簿書,
恤孤寡,作陂池,教種藝,平賦役,抑奸猾,凡所以惠民者無不至。邑人紀其事,
目曰“治范”。
熙寧初,為制置三司條例官屬,以言新法非便罷。神宗擇水官,以彝悉東南
水利,除都水丞。久雨汴漲,議開長城口,彝請但啟楊橋斗門,水即退。為兩浙
轉運判官。知虔州,俗尚巫鬼,不事醫藥。彝著《正俗方》以訓,斥淫巫三千七
百家,使以醫易業,俗遂變。加直史館,知桂州。禁與交人互市,交阯陷欽、廉、
邕三州,坐貶均州團練副使,安置隨州。又除名為民,編隸涪州,徙襄州。元祐
初,復以都水丞召還,病卒於道,年七十。著《七經中義》百七十卷,《明善集》
三十卷,《居陽集》三十卷。
論曰:兵,兇器也,雖聖人猶曰未學。輕敵寡謀,鮮有不zi6*焚者。永樂之陷,
安南之畔,死者百萬,罹禍甚慘,良由數人者不自量度,以開邊釁。禧、稷、永
能之死,宜矣。起執議益堅,妄意輕舉,雖貶官莫贖其責。彝不能行所學,而規
規然蹈前車之轍,以濟其過,焉得無罪?
熊本,字伯通,番陽人。兒時知學,郡守范仲淹異其文。進士上第,為撫州
軍事判官,稍遷秘書丞、知建德縣。縣令頃包魚池為圭田,本弛以與民。
熙寧初,上書言:“陛下師用賢傑,改修法度,得稷、禼、皋、夔之佐。”
由是提舉淮南常平、檢正中書禮房事。
六年,瀘州羅、晏夷叛,詔察訪梓、夔,得以便宜治夷事。本嘗通判戎州,
習其俗,謂:“彼能擾邊者,介十二村豪為鄉導爾。”以計致百餘人,梟之瀘川,
其徒股慄,願矢死自贖。本請於朝,寵以刺史、巡檢之秩,明示勸賞,皆踴躍順
命,獨柯陰一酋不至。本合晏州十九姓之眾,發黔南義軍強弩,遣大將王宣、賈
昌言率以進討。賊悉力旅拒,敗之黃葛下,追奔深入。柯陰窘,乞降,盡籍丁口、
土田及其重寶善馬,歸之公上,受貢職。於是烏蠻羅氏鬼主諸夷皆從風而靡,願
世為漢官奴。遷刑部員外郎、集賢殿修撰、同判司農寺。神宗勞之曰:“卿不傷
財,不害民,一旦去百年之患,至於檄奏詳明,近時鮮儷焉。”賜三品服。西南
用兵蠻中始此。
蔡京時為秀州推官,本言其學行純茂,練習新法,薦為幹當公事。河、湟初
復,本為秦鳳路都轉運使。熙河法禁闊略,蓄積不支歲月,本奏省冗官百四十員,
歲減浮費數十萬。
渝州南川獠木斗叛,詔本安撫。本進營銅佛壩,抗其尤,焚積聚,以破其黨。
木鬥氣索,舉溱州地五百里來歸,為四砦九堡,建銅佛壩為南平軍。初,熟獠王
仁貴以木斗親系獄,本釋其縛置麾下,至是推鋒先登。大臣議加本天章閣待制,
帝曰:“本之文,朕所自知,當典書命。”遂知制誥。帝數稱其文有體,命院吏
別錄以進。
又上疏云:“天下之治,有因有革,期於趣時適治而已。議者猥用持盈守成
之說,文苟簡因循之治,天下之吏因以安常習故為俗,奮言納忠者,悠悠之徒相
與蹙額盱衡而詆罵之。陛下出大號,發大政,可謂極因革之理。然改制之始,安
常習故之群圜視四起,交歡而合噪,或諍於廷,或謗於市,或投劾引去者,不可
勝數。陛下燭見至理,獨立不奪,今雖少定,彼將伺隙而逞。願陛下深念之,勿
使噪歡之眾有以窺其間,而終萬世難就之業,天下幸甚。”本之意,專以媚王安
石也。
范子淵創浚河之役,文彥博爭之,命本行視,議如彥博。安石白出本分司西
京。居三年,起知滁州,改廣州,召為工部侍郎。宜州蠻擾邊,道除龍圖閣待制、
知桂州。至則諭溪洞酋長,戒邊吏勿生事,請選將練兵代戍,益市馬以足騎兵,
宜州遂無事。民蔡寶<王全>扇龍蕃與峒戶相仇殺,欲引兵致討以為功。本質之,色
動,縛而投之海。蠻夷以為神。
諜告交人明年將入寇,使者實其言,詔訪,本曰:“使者在道,安得此?藉
使有謀,何自先知之?”已而果妄。是時,既以順州賜李乾德,疆畫未正,交人
緣是輒暴勿陽地而逐儂智會。智會來乞師,本檄問狀,乾德斂兵謝本,因請以宿
桑八洞不毛之地賜之,南荒遂安。
轉運判官許彥先議通湖南鹽於西廣,計口授民,度可得息三十萬。本言:
“桂管民貧地瘠,恐不堪命。”議遂格。入為吏部侍郎。逾年,力請外,仍請制、
知洪州。言者謂本棄八洞為失謀,奪一官,徙杭州、江寧府,再知洪州。召還,
卒於道。有文集、奏議共八十卷。
蕭注,字岩夫,臨江新喻人。磊落有大志,尤喜言兵。常言:“四方有事,
吾將兵數萬,鼓行其間,戰必勝,攻必取,豈不快哉!”
舉進士,攝廣州番禺令。儂智高圍州數月,方舟數百攻城南,勢危甚。注自
圍中出,募海濱壯士,得二千人,乘大舶集上流,因颶風起,縱火焚賊舟,破其
眾。即日發縣門納援兵,民持牛酒、芻糧相繼入,城中人始有生意。自是每戰以
勝歸。蔣偕上其功,擢禮賓副使、廣南駐泊都監。賊還據邕管,余靖患其嘯誘諸
洞,以屬注。注挺身入蠻中,施結恩信。狄青師次賓州,召會諸將,疑注倚賊聲
勢為奸利,欲誅之。注覺,托為游辭,不肯往。賊破,青始聞注前功,以知邕州。
智高走大理國,母與二弟寓特磨道。注帥師往討,獲一裨將。引致臥內,與
之語,具得賊情,悉擒送闕下。拜西上閣門副使。募死士使入大理取智高,至則
已為其國所殺,函首歸獻。轉為使。
居邕數年,陰以利啖廣源群蠻,密繕兵甲,乃上疏曰:“交阯雖奉朝貢,實
包禍心,常以蠶食王土為事。往天聖中,鄭天益為轉運使,嘗責其擅賦雲河洞。
今雲河乃落蠻數百里,蓋年侵歲吞,馴致於是。臣已盡得其要領,周知其要害。
今不取,異日必為中國憂。願馳至京師,面陳方略。”未報,而甲洞申紹泰犯西
平,五將被害。諫官論注不法致寇,罷為荊南鈐轄、提點刑獄。李師中又劾其沮
威嗜利,略智高閹民為奴,發洞丁采黃金無帳籍可考。中使按驗頗有實,貶泰州
團練副使。淮南轉運使言:“注椎牛屠狗,招集游士,部勒為兵,教之騎射,請
徙大州以縻之。”詔改鎮南軍節度副使。
近臣有訟注廣州功者,起為右監門將軍、邠州都監。熙寧初,以禮賓使知寧
州。環慶李信之敗,列城皆堅壁,注獨啟關夜宴如平時。復閣門使,管幹麟府軍
馬。辭云:“身本書生,差長拊納,不閒戰鬥,懼無以集事。”時有言“交人挫
於占城,眾不滿萬,可取也”。遂以注知桂州。
入覲,神宗問攻取之策,對曰:“昔者臣有是言,是時溪洞之兵,一可當十;
器甲堅利,親信之人皆可指呼而使。今兩者不如昔,交人生聚教訓十五年矣,謂
之‘兵不滿萬’,妄也。”既至桂,種酋皆來謁。注延訪山川曲折,老幼安否,
均得其歡心,故李乾德動息必知之。然有獻征南策者,輒不聽。會沈起以平蠻自
任,帝使代注而罷,注歸,卒於道,年六十一。詔優錄其子,賻絹三百。
注有膽氣,嗜殺,而能相人。自陝西還,帝問註:“韓絳為安撫使,施設何
如?”對曰:“廟算深遠,臣不能窺。然知絳當位極將相。”帝喜曰:“果如卿
言,絳必成功。”問王安石,曰:“安石牛目虎顧,視物如射,意行直前,敢當
天下大事。然不如絳得和氣為多,惟氣和能養萬物爾。”王韶為建昌參軍,注曰:
“君他日類孫沔,但壽不及。”後皆如其言。
陶弼,字商翁,永州人。少俶儻,放宕吳中。行山間,有雙鯉戲溪水上,佇
觀之。傍一老父顧曰:“此龍也,行且斗,君宜亟去。”去百步許,雷大震而雨,
岸圮木拔。又出大雲,倉卒遇風暴怒,二十七艘同時溺,獨弼舟得濟,人以是異
之。一見丁謂,謂妻以宗女,因從學兵法,能持論縱橫。慶曆中,楊畋討湖南
徭,弼上謁,畋授之兵使往襲,大破之。以功得陽朔主簿。
儂智高犯南海,畋為安撫使,辟參軍謀。使下英江會諸將議擊,未至,智高
解去。弼舍舟,從其徒數十人,間關步出赴畋。次臨賀,大將蔣偕適戰死,餘眾
畏亡將被誅,多降賊。弼數與之遇,亟矯畋命揭榜道上,諭使歸,許以不死,凡
得千五百人。府罷,調陽朔令。課民植木官道旁,夾數百里,自是行者無夏秋暑
暍之苦,它郡縣悉效之。攝興安令。移書說桂守蕭固浚靈渠以通漕,不聽;至李
師中,卒浚之。師征安南,饋餉於是乎出,大為民利。
知賓、容、欽三州,換崇儀副使,遷為使,知邕州。邕經儂寇,井隧蕩然,
人不樂其生。弼綏輯惠養,至忘其勤。諸峒獻土物求內附,弼降意撫答,謝其贄,
皆感悅無犯邊者。邕地卑下,水易集,夏大雨彌月,弼登城以望,三邊皆漫為陂
澤,亟窒垠江三門,諭兵民即高避害。俄而水大至,弼身先版歃,召僚吏賦役,
為土囊千餘置道上,水果從竇入,隨塞之。城雖不壞,而人皆乏食,則為發廩以
振於內,方舟以饁於外,水不及女牆者三板,旬有五日乃退,公私一無所失亡。
自橫、潯以東數州皆沒。弼久於邕,請便郡,徙鼎州。章惇經理五溪蠻事,薦為
辰州,遷皇城使。降北江彭師宴,授忠州刺史。
郭逵南征,轉弼康州團練使,復知邕州。民再罹禍亂,散匿山谷,弼率百騎
深入左江峒,民知其至,扶老攜幼以歸。逵帥官軍臨富良江,使弼殿。交人納款,
逵欲班師,恐為所襲。乃以計夜起,軍不整,騎步相蹈藉亂行。賊隔江陰伺覘,
知弼殿,弗敢追。弼申令帳下毋動,遲明,結隊徐行,逵賴以善還。建所得廣源
峒為順州,桄榔為縣。進弼西上閣門使,留知順州。
州去邕二千里,多毒草瘴霧,戍卒死者什七八,弼亦疾甚,然蚤莫勞軍,視
其良苦,意氣激揚,士莫不感泣,強奮起為用。交人襲取桄榔,揚聲欲圖州,獨
難弼。弼素得人心,賊動息皆先知。獲間諜不殺,諭以逆順,縱之去,恩威兩施,
以是終弼在不敢犯。加東上閣門使,未拜而卒。詔錄其家五人。
弼能為詩,好士樂施,所得俸祿,悉以與人,家至貧不恤也。既死,妻在鄉
里,僦屋以居。
林廣,萊州人。以捧日軍卒為行門,授內殿崇班,從環慶蔡挺麾下。李諒祚
寇大順城,廣射中之。李信敗於荔原,廣引兵西入,破十二盤,攻白豹、金湯,
皆先登。夜過洛河,夏人來襲,廣揚聲選強弩列岸側,實卷甲疾趨,夏人疑不敢
渡。嘗護中使臨邊,將及烏雞川,遽率眾循山行。道遇熟羌以險告,廣不答,夏
人果伏兵於川,計不行而去。告者乃諜也。
夏人圍柔遠城,廣止守,戒士卒即有變毋得輕動。火夜起積薪中,眾屯守自
若。明日,敵至馬平川,大持攻具來。廣被甲啟他門鼓而出,若將奪其馬,敵舍
城救馬,廣復入,益修守備,夜募死士斫其營。夏人數失利,始引退。累遷禮賓
使。韓絳奏為本道將。
慶兵據北城叛,廣在南城,望其眾進退不一,曰:“是不舉軍亂也。”挺身
縋城出其後,諭以逆順,皆投兵聽命。出者財三百人,廣語餘眾曰:“亂者去矣,
汝曹事我久,能聽命,不唯得活,仍有功。”得百餘人。激厲要束,使fan6*攻城下
兵,禽戮皆盡,遂平北城。出追亂者,至石門山與之遇,諭之不肯降;縱兵尾擊,
敵知不得免,始請命。廣曰:“不從吾言,今窘而就死,非降也。”悉斬之。遷
本路都監。詔入對,神宗獎金湯、石門之功,慰賜甚厚,將使開熙河。辭以不習
洮、隴事,乃遷鈐轄使,還徙鄜延。攻踏白城,功最,遷皇城使。進討洮羌,加
帝御器械、環慶副都總管。安南用師,詣闕請行。帝曰:“南方卑濕。知卿病足,
西邊方開拓,宜復歸。”擢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英州刺史。邊臣或言:“往者
劉平因救鄰道戰沒,今宜罷援兵。”廣曰:“此乃制賊長計也。使賊悉力寇一路,
而他道不救,雖古名將亦無能為已。平之所以敗,非出援罪。”乃止。
再轉步軍都虞候。韓存寶討瀘蠻乞弟,逗撓不進,詔廣代之。廣至,閱兵合
將,搜人材勇怯,三分之,日夕肄習,間椎牛享犒,士心皆奮。遣使開曉乞弟,
仍索所亡卒。乞弟歸卒七人,奏書降而身不至。乃決策深入,陳師瀘水,率將吏
東鄉再拜。誓之曰:“朝廷以存寶用兵亡狀,使我代之,要以必禽渠魁。今孤軍
遠略,久駐賊境,退則為戮,冒死一戰,勝負未可知。縱死,猶有賞,愈於退而
死也。與汝等戮力而進,可乎?”眾皆踴躍。廣挾所得渠帥及質子在軍,而令以
次酋護餉,以是入箐道而無鈔略之患。師行有二途,從納溪抵江門近而險,從寧
遠抵樂共壩遠而平。蠻意官軍必出江門,盛兵阻隘;而師趨樂共,蠻不能支,皆
遁去。廣分兵繞帽溪,掩江門後,破其險,水際皆通行,益前進,每戰必捷。次
落婆遠,乞弟遣叔父阿汝約降求退舍,又約不解甲。廣策其有異,除阜為壇,距
中軍五十步,且設伏。明日,乞弟擁千人出降,匿弩士氈裘,猶豫不前謝恩。廣
發伏擊之,蠻奔潰,斬阿汝及大酋二十八人。乞弟以所乘馬授弟阿字,大將王光
祖追斬之,軍中爭其屍,乞弟得從江橋下脫走。得其種落三萬,進次歸徠州,窮
探巢穴,發故酋甫望個恕冢。天寒,士多墮指,而乞弟竟不可得。監軍先受密
詔,聽引兵還,遂班師。
拜衛州防禦使、馬軍都虞候。西兵未解,上疏求面陳方略。及入見,言:
“韓存寶雖有罪,功亦多,以今日朝廷待諸將,存寶不至死。”廣還部,至閿鄉,
疽發斷頸卒,年四十八。
廣為人有風義,輕財好施,學通《左氏春秋》。臨事持重,長於料敵,以智
損益《八陳圖》,又撰約束百餘條列上,邊地頗推行之。其名聞於西夏。秉常母
梁氏將內侮,論中國將帥,獨畏廣,聞其南征,乃舉兵。然在瀘以敕書招蠻,既
降而殺之,此其短也。遄被惡疾死,或以為殺降之報雲。
論曰:宋太宗既厭兵,一意安邊息民,海內大治。真宗、仁宗深仁厚澤,涵
煦生民,然仁文有餘,義武不足,蓋是時中國之人,不見兵革之日久矣。於是契
丹、西夏起為邊患,乃不吝繒帛以成和好。神宗撫承平之運,銳焉有為,積財練
兵,志在刷恥,故一時材智之士,各得暴其所長,以興立事功,若熊本、蕭注、
陶弼、林廣實然。本、注起身科第,弼能詩好士,廣學通《左氏春秋》。昔孫權
勸呂蒙學,文武豈二致哉!本上書以媚時相,廣之徵蠻,發冢殺降,君子疵之。
0
猜你喜歡
我的大學-04
《我的大學》 &真不離幻,雅不離俗
《菜根譚》卷一百九十五 列傳第一百四十五
《舊唐書》 ◎回紇 回紇,其先匈奴之裔卷二百五十五 列傳第一百四十三
《明史》 ○劉宗周(祝淵 王毓蓍) 黃卷八十
《蘇軾集》 ◎尺牘七十九首 【答周開祖卷二 本紀第二
《陳書》 ◎高祖下 永定元年冬十月乙卷二百三十六 列傳二十三
《清史稿》 ○陳泰阿爾津李國翰(子海爾圖桑額卷六十 志三十五
《清史稿》 ◎地理七 △山西 山卷三十九 列傳第三十三
《梁書》 ◎元法僧 元樹 元願達 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上)-第一部-第七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舍《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序
《黃帝內經素問》 臣聞安不忘危,存不忘亡者,往聖之事悟痴除,性定動端
《菜根譚》補遺 啟八首
《蘇軾集》 【啟八首·謝諸秀才啟】 鹿卷一百二十三(周書) 列傳三
《舊五代史》 高行周,字尚質,幽州人也。生於媯卷四十六 本紀第四十六
《元史》 ◎順帝九 二十一年春正月癸卷一百三 志第五十一
《元史》 ◎刑法二 ○職制下卷二百五十一 列傳第十
《宋史》 ○韓令坤(父倫) 慕容延劍(子卷九十九 子部九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兵家類 《史記·穰苴列傳第二十七卷 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喻世明言》 枝在牆東花在西,自從落地任風吹。卷六十二 志第十五
《宋史》 ◎五行一下 ○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