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四十九 志一百二十四
◎交通一
有清之世,歐洲諸國以制器相競致強富,路船郵電,因利乘權。道光朝五口
通商,各國踵跡至。中外棣通,外舟侵入我江海置郵通商地。大北、大東兩公司
海底電線貫太平洋、大西洋而來,亦駢集我海上,駸駸有返客為主之勢焉。李鴻
章、郭嵩燾諸臣以國權、商務、戎機所關甚鉅,抗疏論列。其始也阻於眾咻,其
繼也卒排群議而次第建設之,開我國數千年未有之奇局。於時鴻章總督直隸,領
北洋通商大臣,忍詬負重,卒觀厥成。長江招商輪船局始於同治十三年。逮光緒
三年,有唐山胥各莊鐵路之築。四年,設郵政局。五年,設電線於大沽、北塘海
口炮台,西達天津。自時厥後,歲展月拓,分途並進。輪船則有官輪、商輪之別,
鐵路則有官辦、商辦之別,電線則有部辦、省辦之別,郵政則有總局、分局之別。
宣統初,郵傳部計路之通車者逾萬里,線之通電者九萬餘里,局之通郵者四千餘
處。歲之所入,路約銀二千萬,電約一千萬,郵六百餘萬,而歲支外所盈無幾,
無乃分其利者眾歟?昔者車行日不過百里,舟則視風勢水流為遲疾,廷寄軍書,
驛人介馬俟,盡日夕行不過六七百里已耳。今則京漢之車,津滬之舟,計程各二
三千里而遙,不出三日,郵之附舟車以達者如之。若以電線達者,數萬里外瞬息
立至。民情慮始難,觀成易,故船、電、路皆有商辦名。顧言利之臣胥欲籠為國
有,以加諸電商者加之川漢自辦之路,操之過激,商股抗議者輒罪之。淫刑而逞,
以犯眾怒,黨人乘之,國本遂搖。孔子論治,以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為極盛。
清之天下,可謂同文同軌矣,惟行殊焉,而理亂頓異。則知伏羲氏所謂通天下之
志者,有形下之器,尤貴有形上之道以維繫之,未可重器而遺道也。撰交通志。
鐵路
鐵路創始於英吉利,各國踵而行之。同治季年,海防議起,直督李鴻章數為
執政者陳鐵路之利,不果行。
光緒初,英人擅築上海鐵路達吳淞,命鴻章禁止,因偕江督沈葆楨,檄盛宣
懷等與英人議,卒以銀二十八萬兩購回,廢置不用,識者惜之。
三年,有商人築唐山至胥各莊鐵路八犬里,是為中國自築鐵路之始。
六年,劉銘傳入覲,疏言:“自古敵國外患,未有如今日之多且強也。一國
有事,各國環窺,而俄地橫亘東、西、北,與我壤界交錯,尤為心腹之憂。俄自
歐洲起造鐵路,漸近浩罕,又將由海參崴開路以達琿春,此時之持滿不發者,以
鐵路未成故也。不出十年,禍且不測。日本一彈丸國耳,師西人之長技,恃有鐵
路,亦遇事與我為難。舍此不圖,自強恐無及矣。自強之道,練兵造器,固宜次
第舉行。然其機括,則在於急造鐵路。鐵路之利,於漕務、賑務、商務、礦務、
釐捐、行旅者,不可殫述,而於用兵尤不可緩。中國幅員遼闊,北邊綿亘萬里,
毗連俄界;通商各海口,又與各國共之。畫疆而守,則防不勝防,馳逐往來,則
鞭長莫及。惟鐵路一開,則東西南北呼吸相通,視敵所趨,相機策應,雖萬里之
遙,數日可至,百萬之眾,一呼而集。且兵合則強,分則弱。以中國十八省計之,
兵非不多,餉非不足,然此疆彼界,各具一心,遇有兵端,自顧不暇,徵餉調兵,
無力承應。若鐵路告成,則聲勢聯絡,血脈貫通,裁兵節餉,並成勁旅,防邊防
海,轉運槍炮,朝發夕至,駐防之兵即可為游擊之旅,十八省合為一氣,一兵可
抵十數兵之用。將來兵權餉權,俱在朝廷,內重外輕,不為疆臣所牽制矣。方今
國計絀於邊防,民生困於釐卡。各國通商,爭奪利權,財賦日竭,後患方殷。如
有鐵路,收費足以養兵,則釐卡可以酌裁,裕國便民,無逾於此。今欲乘時立辦,
莫如籌借洋債。中國要路有二:南路一由清江經山東,一由漢口經河南,俱達京
師;北路由京師東通盛京,西達甘肅。若未能同時並舉,可先修清江至京一路,
與本年擬修之電線相為表里。”
事下直督李鴻章、江督劉坤一議覆。鴻章言:“鐵路之設,關於國計、軍政、
京畿、民生、轉運、郵政、礦務、招商、輪船、行旅者,其利甚溥。而借用洋債,
外人於鐵路把持侵占,與妨害國用諸端,亦不可不防。”坤一以妨<山兒>民生、釐
稅為言。學士張家驤言興修鐵路有三大弊。復下其疏於鴻章,鴻章力主銘傳言。
會台官合疏力爭,侍講張楷言九不利,御史洪良品言五害,語尤激切。以廷臣諫
止者多,詔罷其議。嗣是無復有言之者矣。
十一年,既與法國議和,朝廷念海防不可弛,詔各臣工切籌善後。李鴻章言:
“法事起後,借洋債累二千萬,十年分起籌還,更無力籌水師之歲需。開源之道,
當效西法採煤鐵、造鐵路、興商政。礦藏固為美富,鐵路實有遠利。但招商集股,
難遽踴躍,官又無可資助。若輕息假洋款為之,雖各國所恆有,乃群情所駭詫,
非聖明主持於上,誰敢破眾議以冒不韙?”大學士左宗棠條上七事,一言宜仿造
鐵路:“外國以經商為本,因商造路,因路治兵,轉運靈通,無往不利。其未建
以前,阻撓固甚,一經告成,民因而富,國因而強,人物因而倍盛,有利無害,
固有明徵。電報、輪船,中國所無,一旦有之,則為不可少之物。倘鐵路造成,
其利尤溥。清江至通州宜先設立鐵路,以通南北之樞,一便於轉漕,而商務必有
起色;一便於徵調,而額兵即可多裁。且為費僅數百萬,由官招商股試辦,即可
舉行,且與地方民生並無妨礙。迨辦有成效,再添設分支。至推廣西北一路,尤
為日後必然之勢。”疏下王大臣議,雖善其言而不能用也。是年冬,鴻章復言:
“陶城、臨清間二百餘里,運道淤墊,請試辦鐵道,為南北大道樞紐。”上用漕
督崧駿等言,格不行。
初,法、越事起,以運輸不便,軍事幾敗。事平,執政者始知鐵路關係軍事
至要。十三年春,海軍衙門王大臣奕譞等言:“鐵路之議,歷有年所,毀譽紛
紜,莫衷一是。自經前歲戰事,始悉局外空談與局中實際,判然兩途。臣奕譞
總理事務,見聞較切。臣曾紀澤出使八年,親見西洋各國輪車鐵路之益。現公同
酌覈,調兵運械,貴在便捷,自當擇要而圖。據天津司道營員等稟,直隸海岸綿
長,防守不易,轉運尤艱。請將開平至閻莊商辦鐵路,南接大沽北岸八十餘里,
先行接造,再由大沽至天津百餘里,逐漸興修。津沽鐵路告成,續辦開平迤北至
山海關,則提督周盛波所部萬人,馳騁援應,不啻數萬人之用。此項海防要工,
集資不易,應以官款興辦,調兵勇協同工作,以期速成。如蒙俞允,即派員督率
開平公司經理。”從之。明年,路成。總理衙門奏言:“新造津沽鐵路,自天津
府城經塘沽、蘆台以至閻莊,長一百七十五里,其自閻莊至灤州之唐山,長八十
里,為各商舊造鐵路。新舊鐵路首尾銜接,輪車通行快利,為輪船所不及。通塞
之權,操之自我,斷無利器假人之慮。由此經營推廣,一遇徵兵運械,輓粟飛
芻,咄嗟可致;商民貿遷,無遠弗屆,榛莽之地,可變通衢,洵為今日自強之急
務。”
會粵商陳承德請接造天津至通州鐵路,略言:“現造鐵路,其所入不敷養路
之用。如接造此路,既可抽還造路借本,並可報效海軍經費。”直督李鴻章以聞,
已如所請矣;於時舉朝駭然,尚書翁同龢、奎潤,閣學文治,學士徐會灃,御史
余聯沅、洪良品、屠仁守交章諫阻。其大端不外資敵、擾民、失業三者,亦有言
宜於邊地及設於德州、濟寧以通河運者。命俱下海軍衙門。尋議上,略言:“原
奏所慮各節,一在資敵。不知敵至而車已收回,豈有資敵之慮?一在擾民。建設
鐵路,首在繞避民間廬舍丘墓,其萬難繞避者,亦給重價,諭令遷徙,可無擾民
之事。一在失業。鐵路興而商業盛,謀生之途益廣,更鮮失業之虞。津通之路,
非為富國,亦非利商,外助海軍相輔之需,內備徵兵入衛之用。乃議者不察底蘊,
不相匡助,或竟道聽途說,或竟憑空結撰,連章論列,上瀆天聽。方今環球諸國,
各治甲兵,其往也,非乾羽所能格,其來也,非牛餼所能退,全視中華之強弱,
為相安相擾之樞機。臣等創修鐵路本意,不在效外洋之到處皆設,而專主利於用
兵。不僅修津通之路,而志期應援全局。誠能於江南、趙北、關東、隴西各設重
兵,各安鐵路,則軍行萬里無胼胝之勞,糧運千倉有瞬息之效,零星隊伍可撤可
並,浮濫餉乾或裁或節。此外如海防河運,裨益實多,而通貨物、銷礦產、利行
旅、便工役、速郵遞,利之所興,難以枚舉。而事屬創辦,不厭求詳。請下沿江
沿海各將軍督撫,各抒所見。”遂如所請,命各詳議以聞。
台灣巡撫劉銘傳議由津沽造路至京師,護蘇撫黃彭年議先辦邊防、漕路,緩
辦腹地及沿江沿海各省,而試行於津通。粵督張之洞請緩辦津通,改建腹省幹路,
疏言:“今日鐵路之用,以開通土貨為急。進口外貨,歲逾出口土貨二千萬兩。
若聽其耗漏,以後萬不可支,惟有設法多出土貨、多銷土貨以濟之。有鐵路,則
機器可入,笨貨可出,山鄉邊郡之產,悉可致諸江岸海壖,流行於九洲四瀛之外
矣。而沿江沿海、遼東三省、秦隴沿邊,強鄰窺伺,防不勝防。若無鐵路應援赴
敵,以靜待動,安得無數良將精兵利炮巨餉而守之?宜先擇四達之衢,首建幹路,
為經營全局之計。至津通鐵路,則關係甚鉅,不便尤多。設此路創造之時,稍有
紛擾,則習常蹈故者,益將執為口實,視為畏途。以後他處續造,集股之官商必
裹足,疑沮之愚民必有辭,則鐵路之功終無由成,而鐵路之效終無由見矣。翁同
龢請試行於邊地以便運兵,徐會灃等請改設於德州、濟寧以便運漕,均擬緩辦津
通,為另闢一路之計。但邊地偏遠,無裨全局,效亦難見;且非商賈輻輳之所,
鐵路費無所出,不足以自存。德濟一路,黃河岸闊沙松,工費太鉅。臣以為宜自
京城外之盧溝橋起,經河南達於湖北漢口鎮。豫、鄂居天下之腹,中原綰轂,胥
出其塗。鐵路取道,宜自保定、正定、磁州,歷彰、衛、懷等府,北岸在清化鎮
以南,南岸在滎澤口以上,擇黃河上游灘窄岸堅經流不改之處,作橋以渡河,則
三晉之轍下於井陘,關隴之驂交於洛口,西北聲息刻期可通。自河以南,則由鄭、
許、信陽驛路以抵漢口,東引淮、吳,南通湘、蜀。語其便利,約有數事。內處
腹地,不近海口,無引敵之慮,利一。南北三千餘里,原野廣漠,編戶散處,不
似近郊之稠密,一屋一墳易於勘避,利二。幹路袤遠,廠盛站多,經路生理既繁,
緯路枝流必旺。執鞭之徒,列肆之賈,生計甚寬,舍舊謀新,決無失所,利三。
以一路控ba6*九省之沖,人貨輻輳,貿易必旺。將來汴洛、荊襄、濟東、淮泗,經
緯縱橫,各省旁通,四達不悖。豈惟有養路之資費,實可裕無窮之餉源,利四。
近畿有事,三楚舊部,兩淮精兵,電檄一傳,不崇朝而雲集都下。或內地偶有土
寇竊發,發兵征討,旬日立可蕩平。徵兵之道,莫此為便,利五。中國礦利,惟
煤鐵最有把握。太行以北,煤鐵最旺而最精,而質最重、路最艱。既有鐵路,則
輦機器以開採,用西法以煎鎔,礦產日多。大開三晉之利源,永塞中華之漏卮,
利六。海上用兵,首慮梗漕。東南漕米百餘萬石,由鎮江輪船溯江而上,三日而
抵漢口,又二日而達京城。由盧溝橋運赴京倉,道里與通縣相等,足以備河海之
不虞,辟飛輓之坦道,而又省挑河剝運之浮糜。較之東道王家營一路礙於黃河
下流者,辦理轉有把握,利七。若慮費鉅難成,則分北京至正定為首段,次至黃
河北岸,又次至信陽州為二三段,次至漢口為末段。每里不過五六千金,每段不
過四百萬內外,合計四段之工,須八年造成,款亦八年分籌。中國之大,每年籌
二百萬之款,似尚不至無策。籌款之法,除由鐵路公司照常招股外,應酌擇各省
口岸較盛、鹽課較旺之地,由藩運兩司、關道轉發印票股單,設法勸集。鐵料運
自晉省,置爐鍊冶,以供取用,庶施工有序,而藏富在民。”
奏上,仍下海軍衙門。尋複議上:“各國興辦鐵路,以幹路為經,以枝路為
緯,有事則以路徵兵,無事則以商養路。就五大洲言之,宜於西洋,宜於東洋,
豈其獨不宜於中國?就中國言之,或雲宜於邊防,或雲宜於腹地,豈其獨不宜於
臣衙門所奏準之津通?津通,畿東南一正幹也。水路受沿海七省之委輸,陸路通
關東三省之命脈。豫鄂則畿西南一正幹也,控荊襄,達關隴,以一道扼七八省之
沖。初意徐議中原,而先以津沽便海防,繼以津通擴商利,區區二百里,其關係
與豫鄂之千里略同。今張之洞亦設為津通五宜審之說,其中所慮各節,前奏固已
剖析無遺。惟事關創始,擇善而從。津通鐵路應即暫從緩辦,而盧漢必以漢口至
信陽為首段,層遞而北,並改為盧溝、漢口兩路分投試辦,綜計需銀三千萬兩,
以商股、官帑、洋債三者為集款之法。”議上,詔旨允之。
初,鴻章倡津通鐵路之議,舉朝以為不可,鴻章持之甚力。之洞特創盧漢幹
路之說,調停其間,而醇親王奕譞復贊之於內,其事始定。然其時廷臣尚多不
以盧漢造路為然,但無敢昌言者。故通政黃體芳謂鐵路不可借洋債以自累,而台
臣亦有言黃河橋工難成者,以執政者堅持舉辦,久之浮議始息。鴻章與之洞書,
謂局外議論紛歧,宜速開辦,免生枝節,之洞深然之。未幾,之洞總督湖廣。之
洞既移鄂,益銳意興辦盧漢鐵路,其所經畫,曰儲材宜急,勘路宜緩,興工宜遲,
竣工宜速。以商股難恃,請歲撥帑金二百萬兩以備路用。上如所請。
十六年,以東三省邊事亟,從海軍衙門王大臣及直督李鴻章言,命移盧漢路
款先辦關東鐵路。擬由林西造幹路,出山海關至瀋陽達吉林,另由瀋陽造枝路以
至牛莊、營口,計二千三百二十三里,年撥銀二百萬兩為關東造路專款,命李鴻
章為督辦大臣,裕祿為會辦大臣,而盧漢路工因之延緩。蓋自光緒初年,內外臣
工往往條陳鐵路,當國者亦欲試行以開風氣,而疆吏畏難因循,顧慮清議,莫敢
為天下先。盧漢鐵路已定議矣,尋復中輟。至是年,國內鐵路,僅有唐山至閻莊
八十五里,閻莊至林西鎮二百三十五里,又基隆至淡水六十里而已。
二十一年,命張之洞遴保人才,及籌議清江至京路事。之洞言鐵路以盧漢為
要,江寧、蘇、杭次之,清江築路非宜。上韙其言。時之洞方督兩江,特命移鄂
綜其事。以盧漢路長款鉅,諭有招股千萬者,許設公司自辦。粵人許應鏘、方培
堯等鹹言集貲如額,遵旨承辦。直督王文韶與之洞言承辦各商舉不足恃,請以津
海關道盛宣懷為督辦,允之,命以四品京堂督路事。宣懷條上四事,一請特設鐵
路總公司,撥官款,募商股,借洋債。先辦盧漢,次第及於蘇滬、粵漢。上如所
請。是年設總公司於上海,而盧漢之始基以立。
自中日戰後,外人窺伺中國益亟,侵略之策,以攬辦鐵路為先。俄索接造西
伯利亞幹路,橫貫黑、吉兩省,修枝路以達旅順、大連灣。英則請修五路:一蘇
杭甬,自蘇州經杭州以達寧波;一廣九,自廣州以達九龍;一津鎮,自天津以達
鎮江;一浦信,自浦口以達信陽;一自山西、河南以達長江。法自越南筑路以達
雲南省,自龍州築路以達鎮南關。德踞膠州灣,築路以達濟南。葡據澳門,築路
以達廣州。日本擅於新民廳築路達奉天,更獲有奉天至安東鐵道之權。此各國以
鐵路侵略中國之大略也。
先是俄人陰結朝鮮窺奉天,建言者請急建關內外路以相鈐制,乃命順天府尹
胡燏棻督辦津榆路事;後以續造吉林一路款絀中輟。二十四年,俄事急,燏
棻請息借英款為之。疏言:“關外一路,初擬逕達吉林,以無款又落後著。迨歸
並津盧,俄即起而爭執。近允其由俄邊直接大連灣,奉、吉兩省東北之利盡為所
占。計惟有由大凌河趕造至新民廳鐵路,以備聯絡瀋陽之路,並可兼護蒙古、熱
河礦務。一面由營口至廣寧,庶中國海關不致為俄侵占,尚可保全奉省西北之利。
現東三省全局已在俄人掌握,幸留此一線之路,堪以設法抵禦。若坐失機宜,後
悔何及。”從之。
初,英人圖粵路甚亟。王文韶、張之洞、盛宣懷合疏言:“粵漢南幹路,原
擬稍緩續籌,無如時局日亟,刻不及待。群雄環伺,輒以交涉細故,兵輪互相馳
騁,海洋通塞,靡有定期。今海軍既無力能興,設有外變,隔若異域,必內地造
有鐵路,方可聯絡貫通。廣東財賦之區,南戒山河,未可遐棄,此粵漢南路當與
北路並舉者也。”又疏言:“德國無理肇釁,占踞膠、墨要害,並獲承辦山東鐵
路。俄已造路於黑龍江、吉林,為通奉天、旅順之謀。法已造路於廣西,以為割
滇之計。獨英人窺伺最久,尚無所得。今年春,英商屢來攬辦粵路,堅持未允。
其所擬急行者,在趕營中國中部,或廣東建築軌道。蓋英所欲者,一借款,一修
路,一擬索香港對岸之深水埠,其為覬覦鐵路無疑。現在德已踞膠,俄已留旅,
法已窺瓊,英有圖扼長江、吳淞之謀。是中國各海口幾盡為外國所占,僅有內地
尚可南北往來。若粵漢一線再假手英人,將來俄路南引,英軌北趨,惟有盧漢一
路跼蹐其中,何能展布?甚或為英、俄之路所並。惟有趕將粵漢一路占定自辦,
尚足補救萬一。”嘉納之。
初,粵漢路議由鄂入贛達粵。嗣病其迂遠,改道湘之郴、永、衡、長。至是,
定議三省紳商自辦,總公司綜其綱領。蓋各省幹路,以關東肇其端,盧漢、粵漢
次之。此外則建天津至盧溝橋之津盧路,正定至太原之正太路,鄭州東至開封、
西曆滎陽、汜水達洛陽之汴洛路,廣州至九龍之廣九路,上海至江寧之滬寧路,
萍鄉至昭山之萍昭路,道口至清化鎮之道清路,京師至張家口之京張路,天津至
浦口之津浦路,吉林、長春之吉長路,齊齊哈爾卜魁城至昂昂溪之齊昂路,此屬
於官辦者也。若潮汕、新寧、川漢、同蒲、洛潼、西潼、廣廈、歸包、歸新、桂
全、滇桂、滇蜀、騰越以及浙、蘇、皖、贛、滇、蜀諸省,鹹請自修幹枝等路,
悉如所請。至是建造鐵路之說,風行全國,自朝廷以逮士庶,鹹以鐵路為當務之
急。
趨鄉既定,籌款與辦法最關緊要。籌款有官帑,有洋債,有民股。修路有官
辦,有商辦,有官督商辦。自劉銘傳倡借債築路之議,為眾論所尼,借款修路,
遂為當時所諱言。故盧漢建議之初,猶以部帑為請,未敢昌言借洋債也。借洋債
自津盧、關內外鐵路始。迨盛宣懷督辦路事,首以三路分三國借款之策進。曰盧
漢借比款,滬寧借英款,粵漢借美款。上俞其請。由是正太則借俄款,汴洛則借
比款,廣九、蘇杭甬則借英款,津浦則借英、德款。貸之者,大率資金什予其九,
息金二什而取其一;以路為質,或並及附路之產物。付息、還本、贖路,鹹有定
程,而還本、贖路未及其時,且勿許。購料、勘路、興工,多假外人為之。故外
人多以款為餌,冀獲承辦之利。
盧漢路近三千里,費逾四千萬,黃河橋工糜款尤鉅,官帑僅資開辦而已。借
款始擬美,以所望奢,改與比議。英、德、法諸國接踵而至。卒借比款一百十二
兆五十萬佛郎。比小國,饒鋼鐵,嫻工事,於中國無大志。三十一年,續借一
百二十五萬佛郎。逾年,路成。北端直抵京師,因易名京漢。京漢之枝路曰正太,
曰汴洛。正太借款,始二十三年。俄璞科第與晉官紳議定而中止。二十八年,盛
宣懷與議借款四千萬佛郎。約成,而俄人挨士巴尼忽索太原至榆次,至成都,至
太谷,至西安,石莊至東光、微水、橫澗四岔道,及同蒲諸路。均格部議,而岔
道卒如所請。三十三年秋,工竣。
自容閎倡辦津鎮,盛宣懷恐奪盧漢之利,因議辦汴洛、開濟以相鈐制。汴洛
借款始於二十五年,至二十八年而約成,借比款二千五百萬佛郎。比人盧法爾主
工事。嗣續借千六百萬佛郎。三十四年,路成。津沽用款百三十萬,官帑、商股
兼備,以洋債補其不足。津盧假英金四十萬鎊。關內外路借英金二百三十萬鎊。
本由商辦,迨胡燏棻為督辦,始官為之。拳匪亂起,關外路為俄踞,關內路為
英踞。命袁世凱等與英使立約收回,英人遂攫有百里內不準他人承修之權。三十
一年,全路告竣,是為京奉路。道清路為英商福公司所造,長九十里,利微費鉅。
初,英商索澤襄、懷浦,俱不獲。遂以借款收回道清為言,內外臣工鹹持不可,
終借英金六十一萬四千六百鎊贖回。津浦路,因津鎮之議不果行,改議北起天津,
南訖浦口,借英、德款五百萬鎊。尚書呂海寰主其事。宣統三年,工竣。
其促成各省鐵路自辦與拒絕外債之機者,則滬寧、蘇杭甬、粵漢借款所致也。
滬寧築路,倡於盛宣懷,南北洋大臣據以入告,得請。方從事淞滬工作,而英聲
請承辦,宣懷與訂草約。二十九年,正約成,借英金三百二十五萬鎊,五十年為
期。商部以借款幾倍於原估之數詰之。而工未及半,款已告罄,複議續借百萬鎊。
蘇人群起責難,並疏聞於上。命唐紹儀督辦滬寧、京漢,罷鐵路總公司。紹儀既
任事,徇英工程司之請,複議售小票六十五萬鎊。疏言:“盛宣懷移交契約文卷
及購地工程帳冊,支款浮濫,當經駁回。滬寧契約吃虧,比京漢幹路為甚。其最
棘手者,在設立總管理處。華員二人,洋員三人,每會議時,彼眾我寡,已占低
著。議者有添舉監督之說。豈知權在總管理處,契約早已訂明,雖有監督,實不
濟事。其尤棘手者,財政之權操於洋人掌握,用款雖由華員簽字,而司帳者為洋
員也。分段司帳,其支發權仍在工程司也。購料事宜,向由怡和洋行經手。行車
總管、材料總管,皆洋員專司也。本彼眾我寡之因,以成事事掣肘之果。挽回補
救之術,惟有改訂總管理處章程,加派華員司帳,並分任各總管,現已分別辦理。
至路款不敷,尚擬續售小票六十五萬鎊以資接濟。”下所司議行。方紹儀擬續借
英款也,侍郎吳郁生上疏力爭,略言:“滬寧鐵路由英國銀公司要求承造,盛宣
懷與之訂立契約。以長不逾六百里之路工,借款至三百五十萬鎊之鉅,估價多,
必至浮濫。自契約宣布後,遠近駭然。上年奉嚴旨改派唐紹儀妥籌辦理。近聞滬
寧工程司來京,又以工款不敷,有議續售小票七十萬鎊之說。此項路工,即就業
經借定之三百五十萬鎊侭數開支,每里合銀三萬兩以上,視他路浮逾兩倍,公
家受虧已多。今若再借鉅債,是唐紹儀接辦以來,於盛宣懷失算之處並無補救之
方。請飭按照契約,嚴覈用款,一面自行籌款接濟。不可再令銀公司出售小票,
致以九折虛數,受人盤剝。”疏上,下所司知之。而滬寧鐵路終以本息過鉅,收
贖無期也。
蘇杭甬鐵路,自二十四年許英商承辦。是年,盛宣懷與訂草約,大要悉本
氵扈寧。約成而英人置之。三十一年,浙路自辦之局定,御史朱錫恩請廢前約,
上命宣懷偕浙撫主其事。英人恃有前約,堅欲承辦,往復辨難要挾,久之不決。
侍郎汪大燮與議,分修路、借款為二事。浙人以路股集有成數,一意拒款,聞之
大譁,詆大燮甚力。大燮旋使英,以梁敦彥繼之。浙推孫廷翰、蘇推王同愈等
議於京,終以成約難廢,由部借英款,貸之兩省而事息。
粵漢借用美款,倡於盛宣懷。駐美使伍廷芳與合興公司議借美金四千萬,期
以五年工竣。美以畢來斯司路事。起粵之三水,築路十五里,糜款逾二百萬。畢
來斯歿,工事亦輟,而美股多售之比人。鄂督張之洞以比已承修盧漢,粵漢再假
之比,兩路相合,非國之利,力倡廢美約之議,湘人助之。上用御史黃昌年言,
命之洞妥籌辦理。之洞主廢約益力。宣懷不原,陰撓其事,詔宣懷不得干預。之
洞復屬駐美使梁誠與合興公司議,年餘始定,借英金百十萬鎊贖回焉。
方之洞議借英款也,英人乘間請改訂廣九路約。廣九為英人請辦五路之一,
二十五年簽訂草約,懸而未定者也。三十年,滬寧約成,英人索議未果。迨蘇杭
甬事起,相持方急,部許英人先議廣九,以緩其事,而正約以成。至是議粵漢借
款,英人復索合辦廣九全路,粵督持不可。旋索以粵鹽及路質借款,粵人亦不之
許。終假英金百五十萬鎊而約成。之洞既借英款贖美約,一時議者以為以英易美,
其害相埒,相與詬病。昌年復言路權至重,贖款難擔,亟宜興修,嚴杜干涉。詔
以借款修路,流弊滋多,應由三省集股興修,以保利權。自明詔嚴禁借債修路,
而商部復有限制借款之條。各省人士亦以外人謀我之亟,鹹謀鐵路自辦,以杜外
患,鑒外債受虧之鉅,爭欲招集股款,自保路權。此由官辦改為商辦之所由來也。
商辦鐵路,始於唐山至閻莊,更自天津、大沽以達林西鎮,皆開平公司為之。
嗣是武舉李福明請修京至西沽路,粵人許應鏘等請辦盧漢路,俱不獲,自此無復
有言商辦者。二十九年,粵人張煜南請設公司承辦潮汕鐵路。既得請,而川漢繼
之。川督錫良以英、美商人競涎川路,而美商班士復索灌縣富順枝路,奏準由川
人籌款自辦。明年,贛人以李有棻總理江西鐵路,以南潯為幹路第一段。三十一
年,編修陳榮昌等以法人已修滇越路,滇省內地應自行推廣,以杜口實,請辦滇
蜀鐵路,滇督丁振鐸據以入告,報可。黔撫林紹年言黔路不通,滇亦少利,因並
及黔。榮昌嗣請展修騰越,以編修吳琨總理其事。皖以李經方為總理,經始於蕪
湖,以期北接盧漢、南通贛浙。閩以陳寶琛為總理,築路廈門。浙以湯壽潛為總
理,幹路一自杭達蘇,一歷富陽達江西;枝路則南道江山以通閩,西道湖、長以
通皖。新寧、廣廈鐵路,粵人陳宜禧、張振勛經辦。西潼路,近聯汴洛,遠達甘
新,為西北緯幹之樞紐,陝撫曹鴻勛奏準。三十二年,蘇人以王清穆為總理,規
畫江蘇全路,江南自上海經松江以達浙江,北自海州入徐以達豫。桂以于式枚為
總理,擬自桂林築路至全州以達湘,經梧州以達粵。粵漢自美約廢后,三省公設
路局於鄂,籌款築路,各自為之,不相攙越,先幹後枝,以為要約。湘以袁樹
勛為總理,粵人內閣侍讀梁慶桂、道員黎國廉與粵督岑春煊爭粵路商辦,被劾奪
官。上命往查,旋起二人原官,路由官督商辦,旬日集股數達四千萬元,以鄭官
應為總理。
當其時,以鐵路為救時要圖,凡有奏請,立予俞允。請辦幹、枝各路,經緯
相屬,幾遍全國。其籌款,於招集民股外,大率不外開辦米穀、鹽、茶、房屋、
彩券、土藥等捐,及銅元餘利、隨糧認股數者。而程功之速,事權之一,首推新
寧。陳宜禧者,籍新寧,嫻鐵路學,眾相推戴,始終其事,故二年而路竣。次
則潮汕,雖勘路招股,事變屢起,而卒底於成。總理張煜南,獎擢三品京堂。此
外,以粵漢路粵人集股為最多,傾軋亦最劇。總理屢易,路工停滯。川省以租股
為大宗,數達千餘萬元。浙、閩、皖、贛亦均次第興工。其餘各省,大都集股無
多,有名鮮實。西潼一路,以商股難成,奏歸官辦,其見端也。
三十四年,上用蘇撫陳啟泰言,以大學士張之洞督辦粵漢,冀以統一事權,
亦無所濟。是年,詔以鐵路為交通大政,紳商集股,各設公司,奏辦有年,多無
起色,命所司遴員分往查勘。尋奏上勘路查款辦法。時川漢已派員往查。其餘以
洛潼、西潼、同蒲、江蘇、浙江最要,為一起;粵漢、潮汕、新寧、惠潮、廣西、
福建次要,為一起;滇蜀、安徽、江西再次,為一起。擬先查洛潼、西潼、同蒲
三路,報聞。宣統二年,川路司出納者,虧倒路股百九十餘萬,川人宦京者甘大
璋等聞於上,查明飭追,徒託空言而已。
三年,給事中石長信言:“我國興造各省鐵路,事前並未謀定後動。今宜明
定幹路、枝路辦法,使天下鹹知國家鐵路政策之所在,此後有所遵循,不再如從
前之群議龐雜,茫無主宰。當此時事日亟,邊防最要。國家若不趕將東西南北諸
大幹路迅速次第興築,則強鄰四逼,無所措手。人民不足責,其如大局何。此中
利害,間不容髮。惟有仰懇乾綱獨斷,不再游移。在德、奧、法、日本、墨西哥
諸國,其鐵路均歸國有,而我分枝路與民,已為優異。況幹枝相輔,上下相維,
於理尚順,於事稍易。此路政之大綱,亟宜明定辦法者一也。又東南幹路,以粵
漢議辦為最早。光緒二十六年,督辦大臣會同湖廣總督等奏準借美款興造。當時
訂定契約後,業已築成粵省之佛山三水鐵路一百餘里,廣州至英德幹路亦已購地
開工。乃三十年春間,張之洞忽信王先謙等之言,不惜鉅資,經向美公司廢約,
堅持固執,卒至停罷。廢約後,原欲集鄂、湘、粵三省之力以成此路。詎悠忽數
年,粵則有款而紳士爭權,辦路甚少,湘、鄂則集款無著,徒糜局費。張之洞翻
然悔悟,不護前非,仍擬借款築造,乃向英、德、法三國銀行訂定借款草契約,
籤押後正欲入告,因美國援案插入,暫緩陳奏。張之洞旋即病故,此事遂一擱至
今。計自廢約以來,已閱七載。倘若無此翻覆,粵漢早已告成,亦如京漢,已屆
十年還本之期矣。至川漢集款,皆屬取諸田間,其款確有一千餘萬。紳士樹黨,
各懷意見,上年始由宜昌開工至歸州以東,此五百里工程,尚不及十分之二三,
不知何年方能告竣。而施典章擅將川路租股之所入,倒帳竟至數百萬之多。此又
川、粵、漢幹路之潰敗延誤,亟宜查辦者又一也。近來雲貴督臣李經羲議造滇桂
邊路,於國防尤有關係。然不有粵漢幹路自湖南之永興與廣西之全州相接,則滇
桂路何能自守?今我粵漢直貫桂滇,川漢遠控西藏,實為國家應有兩大幹路,萬
一有事,緩急可恃。故無論袤延數千里之幹路,斷非民間零星湊集之款所能圖成,
即使遲以十年或二十年,造成之後,而各分畛域,倘於有事之際,命令不行,仍
必如東西洋之議歸國家收買。此幹路之必歸國有者又一也。國家成法,待民寬厚,
雖當財賦極困難之時,不肯加賦。四川、湖南現因興造鐵路,創為租股名目,每
畝帶徵,以充路款。聞兩省農民,正深訾怨,偶遇荒年,追呼尤覺難堪。但路局
以路亡地亡之說驚哧愚民,遂不得不從。川省民力較紓,尚能勉強擔負。湘民本
非饒足,若數年之間,強逼百姓出此數千鉅萬之重貲,而路工一日不完,路利一
日無著,深恐民窮財盡,欲圖富強而轉滋貧弱。是以幹路收歸國有,命下之日,
薄海百姓,必無阻撓之慮。況留此民力以造枝路,其工易成,其資易集,其利易
收。使其土貨得以暢行,民間漸資饒富,此枝路之可歸民有者又一也。”
疏上,下所司議行。詔曰:“中國幅員遼闊,邊疆袤延數萬里,程途動需數
閱月之久,朝廷每念邊防,輒勞宵旰。欲資控御,惟有速造鐵路之一策。況xian6*政
之諮謀,軍務之徵調,土產之運輸,胥賴交通便利,大局始有轉機。熟籌再四,
國家必有縱橫四境諸大幹路,方足以資行政而握中央之樞紐。從前規畫未善,並
無一定辦法,以致全國鐵路,錯亂紛歧,不分枝幹,不量民力,一紙呈請,輒行
批准商辦。乃數年以來,粵則收股及半,造路無多;川則倒帳甚鉅,參追無著;
湘、鄂則開局多年,徒資坐耗。竭萬民之脂膏,或以虛糜,或以侵蝕,恐曠時愈
久,民累愈深,上下交受其害,貽誤何堪構想。用特明白曉諭,昭示天下,幹路
均歸國有,定為政策。所有宣統三年以前,各省分設公司、集股商辦之幹路,延
誤已久,應即由國家收回,趕緊興築。除枝路仍準商民量力酌行外,其從前批准
幹路各案,一律取消。至應如何收回之詳細辦法,著度支部、郵傳部悉心籌畫,
迅速請旨辦理。”
度支部奏:“粵、川、湘、鄂四省所抽所招之公司股票,盡數收回,由度支、
郵傳兩部特出國家鐵路股票,常年六釐給息。嗣後如有餘利,按股分給。倘原抽
本,五年後亦可分十五年抽本。其不原換國家鐵路股票者,均準分別辦理,以昭
平允。粵路全系商股,因路工停頓,糜費太甚,票價不及五成。現每股從優發給
六成,其虧耗之四成,發給國家無利股票。路成獲利之日,準在本路餘利項下,
分十年攤給。湘路商本,照本發還。其米捐、租股等款,準發給國家保利股本。
鄂路商股,並準一律照本發還。其因路動用賑糶捐款,準照湖南米捐辦理。川路
宜昌實用工料之款四百數十萬兩,準給國家保利股票。其現存七百餘萬兩,原否
入股,或歸本省興辦實業,仍聽其便。”從之。詔停川、湘兩省租股。起端方以
侍郎督辦粵漢、川漢鐵路。其粵漢、川漢,英、德、法三國借款,亦即簽訂。
方幹路收歸國有之詔既頒,湘、粵人士群起譁譟,力謀抗拒,顧未久即
定。護川督王人文代陳川諮議局請緩接收川路,詔旨斥之。川人羅綸等言:“部
臣對待川民,均以威力從事,毫不持平。”人文復據以上聞,仍嚴斥之。未幾,
以趙爾豐署四川總督。川人因路事持久不決,始以罷市、罷課,抗糧、抗捐,發
布自保商榷書;繼則集眾圍攻督署,再攻省垣。遂命端方率軍入川。又以川事日
棘,命前粵督岑春煊赴川辦理剿撫。春煊既受命,請以現金償川省路股,桂撫沈
秉堃亦以為言,部議借英金三百萬鎊,不能決也。春煊至鄂,會成都圍解,稱疾
不往。
御史陳善同上章,請罷斥郵傳大臣盛宣懷,以弭巨變。疏言:“竊維國以民
為本,自古未有得民心而國不興者,即未有失民心而不危者。傳曰:‘眾怒難犯。’
書曰:‘民可近,不可下。’此中訊息至微。此次以鐵路幹線歸國有,政策本極
相宜。比者屢詔蠲除各項雜捐,所以恤民者,固已仁至義盡。而湘、粵等省人心
惶駭,擾擾不靖,川患且日以加劇者,則以郵傳大臣盛宣懷於此事之辦理實有未
善也。各路商辦之局,其始皆歷奉先皇帝諭旨,根據大清商律。如欲改歸官辦,
自應統籌全局,劃定年限,分期分段,量力遞收,於國於民,方為兩利。今盛宣
懷事前毫無預備,徒仰仗借款,突然將批准各案奏請一律取消。各路以十餘年之
經營,千數百萬之籌集,一旦盡取諸其懷而奪之。而所訂借款契約,利率之高,
虛折之多,抵押之鉅,債權之重,又著著失敗,予人口實。各省人民,痛念前勞,
怵心後禍,宜其奔走駭告,岌岌若不終日也。查給事中石長信之請定幹路、枝路
辦法,在四月初七日;郵傳部之覆奏,宣布國有政策,在十一日;而借款契約之
籤押,在二十二日。似政策之改定,實緣借款而發生也者。舉辦此等大事,乃平
時漫無布置,出以猝遽如此,反使朝廷減輕民累之恉晦沒不彰。而復不能審慎
臨機,強令宜歸工程每月工項仍由川款開支,實與五月二十一日上諭‘川路仍存
七百餘萬,原否入股,或辦實業,並聽其便’等語大相違背。必欲使我皇上體恤
商民之恩,壅遏之不使下逮,陷朝廷以不信,示天下以可疑,群起抵抗,何怪其
然。幸以國家三百年來深仁厚澤,淪浹人心,故雖眾怨交集於盛宣懷,終無敢有
歸怨朝廷者。比聞川省風潮日烈,皆以盛宣懷喪權誤國,欲得而甘心。月餘以來,
屢開全省股東大會,每次到者近萬人,誓與路為存亡,在場之人無不為之泣下。
合十餘州縣地方,並相約不納錢糧,不上捐輸,學堂停課,商民罷市。各戶恭設
先皇帝靈位,朝夕痛哭,人無樂生之心,士懷必死之志,愁慘蕭條,如經大劫,
至可憐念。夫今日皇皇失所之窮民,皆國家{袁皿}々在疚之赤子,情形狼狽至此,
我皇上聞之,必有惻然動念者。若不亟為拯救,萬一相持不解,稍延時日,或有
不軌之徒,從中鼓煽,強者並命於尋仇,弱者絕望於逃死,眾志一睽,全體瓦解,
終非國家福也。現在湘、鄂爭路,餘波尚未大熄,而雨水為災,幾近十省,盜匪
成群,流亡遍野。若川省小有風鶴之警,恐由滇、藏以至沿江、沿海,必有起而
應之者,其為患又豈止於路不能收而已。頃者我皇上諭派鄂、粵、川、湘等省督
撫,令於所轄境內鐵路事宜各得會同辦理。盛宣懷剛愎自用,不洽輿情,已可概
見,應如何懲處,以儆將來。至川民爭議,久懸不斷,終慮釀成鉅變。應責成督
辦、會辦各大臣,酌度情形,妥速維持,以息眾喙。”時宣懷入為郵傳大臣,幹
路收歸國有、及息借外債築路、處分四省路股,實主其事,故善同及之,語至切
直。
疏入不省。而川省溫江等十餘州縣民團,每起數千或萬人,所至焚掠,勢極
猖獗。大軍擊退之,旋據崇慶、新津、彭山,而嘉定、灌縣相繼失陷。邛州軍隊
譁變,汶川縣署被毀,命湘、鄂、陝諸軍赴援。會鄂事起,川亂愈亟,以岑春
煊為川督,而川省旋為民軍所據,端方、趙爾豐均及於難。乃罷盛宣懷以謝川人,
而國事已不可為矣。
蓋論辦路之優劣,官辦則籌款易、竣工速,自非商辦可及。而外債之虧耗,
大權之旁落,弊害孔多,亦遠過於商路。惟京張鐵路,以京奉餘利舉辦,詹天佑
躬親其役,絲毫不假外人,允為中國自辦之路。而鄂之鐵廠,制鋼軌以應全國造
路之需,挽回大利,尤為不鮮。統計官辦之路:京漢長二千六百三十里,資本金
一萬萬零五百六十二萬八千餘元。京奉長二千二百四十六里,資本金五千零八十
八萬四千餘元。津浦長一千八百六十三里,資本金八千零四十九萬餘元。京張長
五百四十六里,資本金一千零三十二萬餘元。滬寧長七百二十五里,資本金三千
六百五十三萬餘元。正太長六百二十三里,資本金二千三百十二萬六千餘元。汴
洛長四百零二里,資本金二千零五十萬元。道清長三百三十里,資本金九百五十
四萬九千餘元。廣九長三百零三里,資本金一千一百六十六萬二千餘元。吉長長
一百四十里,資本金一百二十萬三千七百零四元。萍株長二百零五里,資本金四
百六十一萬六千餘元。齊昂長五十六里,資本金四十八萬八千餘元。商辦之路:
浙江長三百四十二里,資本金一千二百七十八萬八千餘元。新寧長二百六十里,
資本金四百零八萬九千餘元。南潯長七十七里,資本金三百五十萬六千餘元。福
建長二十八里,資本金二百四十二萬八千餘元。潮汕長八十三里,資本金三百五
十四萬六千餘元。其借外債所築各路,惟京漢屆期贖歸我有,其他則尚未及雲。
有清之世,歐洲諸國以制器相競致強富,路船郵電,因利乘權。道光朝五口
通商,各國踵跡至。中外棣通,外舟侵入我江海置郵通商地。大北、大東兩公司
海底電線貫太平洋、大西洋而來,亦駢集我海上,駸駸有返客為主之勢焉。李鴻
章、郭嵩燾諸臣以國權、商務、戎機所關甚鉅,抗疏論列。其始也阻於眾咻,其
繼也卒排群議而次第建設之,開我國數千年未有之奇局。於時鴻章總督直隸,領
北洋通商大臣,忍詬負重,卒觀厥成。長江招商輪船局始於同治十三年。逮光緒
三年,有唐山胥各莊鐵路之築。四年,設郵政局。五年,設電線於大沽、北塘海
口炮台,西達天津。自時厥後,歲展月拓,分途並進。輪船則有官輪、商輪之別,
鐵路則有官辦、商辦之別,電線則有部辦、省辦之別,郵政則有總局、分局之別。
宣統初,郵傳部計路之通車者逾萬里,線之通電者九萬餘里,局之通郵者四千餘
處。歲之所入,路約銀二千萬,電約一千萬,郵六百餘萬,而歲支外所盈無幾,
無乃分其利者眾歟?昔者車行日不過百里,舟則視風勢水流為遲疾,廷寄軍書,
驛人介馬俟,盡日夕行不過六七百里已耳。今則京漢之車,津滬之舟,計程各二
三千里而遙,不出三日,郵之附舟車以達者如之。若以電線達者,數萬里外瞬息
立至。民情慮始難,觀成易,故船、電、路皆有商辦名。顧言利之臣胥欲籠為國
有,以加諸電商者加之川漢自辦之路,操之過激,商股抗議者輒罪之。淫刑而逞,
以犯眾怒,黨人乘之,國本遂搖。孔子論治,以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為極盛。
清之天下,可謂同文同軌矣,惟行殊焉,而理亂頓異。則知伏羲氏所謂通天下之
志者,有形下之器,尤貴有形上之道以維繫之,未可重器而遺道也。撰交通志。
鐵路
鐵路創始於英吉利,各國踵而行之。同治季年,海防議起,直督李鴻章數為
執政者陳鐵路之利,不果行。
光緒初,英人擅築上海鐵路達吳淞,命鴻章禁止,因偕江督沈葆楨,檄盛宣
懷等與英人議,卒以銀二十八萬兩購回,廢置不用,識者惜之。
三年,有商人築唐山至胥各莊鐵路八犬里,是為中國自築鐵路之始。
六年,劉銘傳入覲,疏言:“自古敵國外患,未有如今日之多且強也。一國
有事,各國環窺,而俄地橫亘東、西、北,與我壤界交錯,尤為心腹之憂。俄自
歐洲起造鐵路,漸近浩罕,又將由海參崴開路以達琿春,此時之持滿不發者,以
鐵路未成故也。不出十年,禍且不測。日本一彈丸國耳,師西人之長技,恃有鐵
路,亦遇事與我為難。舍此不圖,自強恐無及矣。自強之道,練兵造器,固宜次
第舉行。然其機括,則在於急造鐵路。鐵路之利,於漕務、賑務、商務、礦務、
釐捐、行旅者,不可殫述,而於用兵尤不可緩。中國幅員遼闊,北邊綿亘萬里,
毗連俄界;通商各海口,又與各國共之。畫疆而守,則防不勝防,馳逐往來,則
鞭長莫及。惟鐵路一開,則東西南北呼吸相通,視敵所趨,相機策應,雖萬里之
遙,數日可至,百萬之眾,一呼而集。且兵合則強,分則弱。以中國十八省計之,
兵非不多,餉非不足,然此疆彼界,各具一心,遇有兵端,自顧不暇,徵餉調兵,
無力承應。若鐵路告成,則聲勢聯絡,血脈貫通,裁兵節餉,並成勁旅,防邊防
海,轉運槍炮,朝發夕至,駐防之兵即可為游擊之旅,十八省合為一氣,一兵可
抵十數兵之用。將來兵權餉權,俱在朝廷,內重外輕,不為疆臣所牽制矣。方今
國計絀於邊防,民生困於釐卡。各國通商,爭奪利權,財賦日竭,後患方殷。如
有鐵路,收費足以養兵,則釐卡可以酌裁,裕國便民,無逾於此。今欲乘時立辦,
莫如籌借洋債。中國要路有二:南路一由清江經山東,一由漢口經河南,俱達京
師;北路由京師東通盛京,西達甘肅。若未能同時並舉,可先修清江至京一路,
與本年擬修之電線相為表里。”
事下直督李鴻章、江督劉坤一議覆。鴻章言:“鐵路之設,關於國計、軍政、
京畿、民生、轉運、郵政、礦務、招商、輪船、行旅者,其利甚溥。而借用洋債,
外人於鐵路把持侵占,與妨害國用諸端,亦不可不防。”坤一以妨<山兒>民生、釐
稅為言。學士張家驤言興修鐵路有三大弊。復下其疏於鴻章,鴻章力主銘傳言。
會台官合疏力爭,侍講張楷言九不利,御史洪良品言五害,語尤激切。以廷臣諫
止者多,詔罷其議。嗣是無復有言之者矣。
十一年,既與法國議和,朝廷念海防不可弛,詔各臣工切籌善後。李鴻章言:
“法事起後,借洋債累二千萬,十年分起籌還,更無力籌水師之歲需。開源之道,
當效西法採煤鐵、造鐵路、興商政。礦藏固為美富,鐵路實有遠利。但招商集股,
難遽踴躍,官又無可資助。若輕息假洋款為之,雖各國所恆有,乃群情所駭詫,
非聖明主持於上,誰敢破眾議以冒不韙?”大學士左宗棠條上七事,一言宜仿造
鐵路:“外國以經商為本,因商造路,因路治兵,轉運靈通,無往不利。其未建
以前,阻撓固甚,一經告成,民因而富,國因而強,人物因而倍盛,有利無害,
固有明徵。電報、輪船,中國所無,一旦有之,則為不可少之物。倘鐵路造成,
其利尤溥。清江至通州宜先設立鐵路,以通南北之樞,一便於轉漕,而商務必有
起色;一便於徵調,而額兵即可多裁。且為費僅數百萬,由官招商股試辦,即可
舉行,且與地方民生並無妨礙。迨辦有成效,再添設分支。至推廣西北一路,尤
為日後必然之勢。”疏下王大臣議,雖善其言而不能用也。是年冬,鴻章復言:
“陶城、臨清間二百餘里,運道淤墊,請試辦鐵道,為南北大道樞紐。”上用漕
督崧駿等言,格不行。
初,法、越事起,以運輸不便,軍事幾敗。事平,執政者始知鐵路關係軍事
至要。十三年春,海軍衙門王大臣奕譞等言:“鐵路之議,歷有年所,毀譽紛
紜,莫衷一是。自經前歲戰事,始悉局外空談與局中實際,判然兩途。臣奕譞
總理事務,見聞較切。臣曾紀澤出使八年,親見西洋各國輪車鐵路之益。現公同
酌覈,調兵運械,貴在便捷,自當擇要而圖。據天津司道營員等稟,直隸海岸綿
長,防守不易,轉運尤艱。請將開平至閻莊商辦鐵路,南接大沽北岸八十餘里,
先行接造,再由大沽至天津百餘里,逐漸興修。津沽鐵路告成,續辦開平迤北至
山海關,則提督周盛波所部萬人,馳騁援應,不啻數萬人之用。此項海防要工,
集資不易,應以官款興辦,調兵勇協同工作,以期速成。如蒙俞允,即派員督率
開平公司經理。”從之。明年,路成。總理衙門奏言:“新造津沽鐵路,自天津
府城經塘沽、蘆台以至閻莊,長一百七十五里,其自閻莊至灤州之唐山,長八十
里,為各商舊造鐵路。新舊鐵路首尾銜接,輪車通行快利,為輪船所不及。通塞
之權,操之自我,斷無利器假人之慮。由此經營推廣,一遇徵兵運械,輓粟飛
芻,咄嗟可致;商民貿遷,無遠弗屆,榛莽之地,可變通衢,洵為今日自強之急
務。”
會粵商陳承德請接造天津至通州鐵路,略言:“現造鐵路,其所入不敷養路
之用。如接造此路,既可抽還造路借本,並可報效海軍經費。”直督李鴻章以聞,
已如所請矣;於時舉朝駭然,尚書翁同龢、奎潤,閣學文治,學士徐會灃,御史
余聯沅、洪良品、屠仁守交章諫阻。其大端不外資敵、擾民、失業三者,亦有言
宜於邊地及設於德州、濟寧以通河運者。命俱下海軍衙門。尋議上,略言:“原
奏所慮各節,一在資敵。不知敵至而車已收回,豈有資敵之慮?一在擾民。建設
鐵路,首在繞避民間廬舍丘墓,其萬難繞避者,亦給重價,諭令遷徙,可無擾民
之事。一在失業。鐵路興而商業盛,謀生之途益廣,更鮮失業之虞。津通之路,
非為富國,亦非利商,外助海軍相輔之需,內備徵兵入衛之用。乃議者不察底蘊,
不相匡助,或竟道聽途說,或竟憑空結撰,連章論列,上瀆天聽。方今環球諸國,
各治甲兵,其往也,非乾羽所能格,其來也,非牛餼所能退,全視中華之強弱,
為相安相擾之樞機。臣等創修鐵路本意,不在效外洋之到處皆設,而專主利於用
兵。不僅修津通之路,而志期應援全局。誠能於江南、趙北、關東、隴西各設重
兵,各安鐵路,則軍行萬里無胼胝之勞,糧運千倉有瞬息之效,零星隊伍可撤可
並,浮濫餉乾或裁或節。此外如海防河運,裨益實多,而通貨物、銷礦產、利行
旅、便工役、速郵遞,利之所興,難以枚舉。而事屬創辦,不厭求詳。請下沿江
沿海各將軍督撫,各抒所見。”遂如所請,命各詳議以聞。
台灣巡撫劉銘傳議由津沽造路至京師,護蘇撫黃彭年議先辦邊防、漕路,緩
辦腹地及沿江沿海各省,而試行於津通。粵督張之洞請緩辦津通,改建腹省幹路,
疏言:“今日鐵路之用,以開通土貨為急。進口外貨,歲逾出口土貨二千萬兩。
若聽其耗漏,以後萬不可支,惟有設法多出土貨、多銷土貨以濟之。有鐵路,則
機器可入,笨貨可出,山鄉邊郡之產,悉可致諸江岸海壖,流行於九洲四瀛之外
矣。而沿江沿海、遼東三省、秦隴沿邊,強鄰窺伺,防不勝防。若無鐵路應援赴
敵,以靜待動,安得無數良將精兵利炮巨餉而守之?宜先擇四達之衢,首建幹路,
為經營全局之計。至津通鐵路,則關係甚鉅,不便尤多。設此路創造之時,稍有
紛擾,則習常蹈故者,益將執為口實,視為畏途。以後他處續造,集股之官商必
裹足,疑沮之愚民必有辭,則鐵路之功終無由成,而鐵路之效終無由見矣。翁同
龢請試行於邊地以便運兵,徐會灃等請改設於德州、濟寧以便運漕,均擬緩辦津
通,為另闢一路之計。但邊地偏遠,無裨全局,效亦難見;且非商賈輻輳之所,
鐵路費無所出,不足以自存。德濟一路,黃河岸闊沙松,工費太鉅。臣以為宜自
京城外之盧溝橋起,經河南達於湖北漢口鎮。豫、鄂居天下之腹,中原綰轂,胥
出其塗。鐵路取道,宜自保定、正定、磁州,歷彰、衛、懷等府,北岸在清化鎮
以南,南岸在滎澤口以上,擇黃河上游灘窄岸堅經流不改之處,作橋以渡河,則
三晉之轍下於井陘,關隴之驂交於洛口,西北聲息刻期可通。自河以南,則由鄭、
許、信陽驛路以抵漢口,東引淮、吳,南通湘、蜀。語其便利,約有數事。內處
腹地,不近海口,無引敵之慮,利一。南北三千餘里,原野廣漠,編戶散處,不
似近郊之稠密,一屋一墳易於勘避,利二。幹路袤遠,廠盛站多,經路生理既繁,
緯路枝流必旺。執鞭之徒,列肆之賈,生計甚寬,舍舊謀新,決無失所,利三。
以一路控ba6*九省之沖,人貨輻輳,貿易必旺。將來汴洛、荊襄、濟東、淮泗,經
緯縱橫,各省旁通,四達不悖。豈惟有養路之資費,實可裕無窮之餉源,利四。
近畿有事,三楚舊部,兩淮精兵,電檄一傳,不崇朝而雲集都下。或內地偶有土
寇竊發,發兵征討,旬日立可蕩平。徵兵之道,莫此為便,利五。中國礦利,惟
煤鐵最有把握。太行以北,煤鐵最旺而最精,而質最重、路最艱。既有鐵路,則
輦機器以開採,用西法以煎鎔,礦產日多。大開三晉之利源,永塞中華之漏卮,
利六。海上用兵,首慮梗漕。東南漕米百餘萬石,由鎮江輪船溯江而上,三日而
抵漢口,又二日而達京城。由盧溝橋運赴京倉,道里與通縣相等,足以備河海之
不虞,辟飛輓之坦道,而又省挑河剝運之浮糜。較之東道王家營一路礙於黃河
下流者,辦理轉有把握,利七。若慮費鉅難成,則分北京至正定為首段,次至黃
河北岸,又次至信陽州為二三段,次至漢口為末段。每里不過五六千金,每段不
過四百萬內外,合計四段之工,須八年造成,款亦八年分籌。中國之大,每年籌
二百萬之款,似尚不至無策。籌款之法,除由鐵路公司照常招股外,應酌擇各省
口岸較盛、鹽課較旺之地,由藩運兩司、關道轉發印票股單,設法勸集。鐵料運
自晉省,置爐鍊冶,以供取用,庶施工有序,而藏富在民。”
奏上,仍下海軍衙門。尋複議上:“各國興辦鐵路,以幹路為經,以枝路為
緯,有事則以路徵兵,無事則以商養路。就五大洲言之,宜於西洋,宜於東洋,
豈其獨不宜於中國?就中國言之,或雲宜於邊防,或雲宜於腹地,豈其獨不宜於
臣衙門所奏準之津通?津通,畿東南一正幹也。水路受沿海七省之委輸,陸路通
關東三省之命脈。豫鄂則畿西南一正幹也,控荊襄,達關隴,以一道扼七八省之
沖。初意徐議中原,而先以津沽便海防,繼以津通擴商利,區區二百里,其關係
與豫鄂之千里略同。今張之洞亦設為津通五宜審之說,其中所慮各節,前奏固已
剖析無遺。惟事關創始,擇善而從。津通鐵路應即暫從緩辦,而盧漢必以漢口至
信陽為首段,層遞而北,並改為盧溝、漢口兩路分投試辦,綜計需銀三千萬兩,
以商股、官帑、洋債三者為集款之法。”議上,詔旨允之。
初,鴻章倡津通鐵路之議,舉朝以為不可,鴻章持之甚力。之洞特創盧漢幹
路之說,調停其間,而醇親王奕譞復贊之於內,其事始定。然其時廷臣尚多不
以盧漢造路為然,但無敢昌言者。故通政黃體芳謂鐵路不可借洋債以自累,而台
臣亦有言黃河橋工難成者,以執政者堅持舉辦,久之浮議始息。鴻章與之洞書,
謂局外議論紛歧,宜速開辦,免生枝節,之洞深然之。未幾,之洞總督湖廣。之
洞既移鄂,益銳意興辦盧漢鐵路,其所經畫,曰儲材宜急,勘路宜緩,興工宜遲,
竣工宜速。以商股難恃,請歲撥帑金二百萬兩以備路用。上如所請。
十六年,以東三省邊事亟,從海軍衙門王大臣及直督李鴻章言,命移盧漢路
款先辦關東鐵路。擬由林西造幹路,出山海關至瀋陽達吉林,另由瀋陽造枝路以
至牛莊、營口,計二千三百二十三里,年撥銀二百萬兩為關東造路專款,命李鴻
章為督辦大臣,裕祿為會辦大臣,而盧漢路工因之延緩。蓋自光緒初年,內外臣
工往往條陳鐵路,當國者亦欲試行以開風氣,而疆吏畏難因循,顧慮清議,莫敢
為天下先。盧漢鐵路已定議矣,尋復中輟。至是年,國內鐵路,僅有唐山至閻莊
八十五里,閻莊至林西鎮二百三十五里,又基隆至淡水六十里而已。
二十一年,命張之洞遴保人才,及籌議清江至京路事。之洞言鐵路以盧漢為
要,江寧、蘇、杭次之,清江築路非宜。上韙其言。時之洞方督兩江,特命移鄂
綜其事。以盧漢路長款鉅,諭有招股千萬者,許設公司自辦。粵人許應鏘、方培
堯等鹹言集貲如額,遵旨承辦。直督王文韶與之洞言承辦各商舉不足恃,請以津
海關道盛宣懷為督辦,允之,命以四品京堂督路事。宣懷條上四事,一請特設鐵
路總公司,撥官款,募商股,借洋債。先辦盧漢,次第及於蘇滬、粵漢。上如所
請。是年設總公司於上海,而盧漢之始基以立。
自中日戰後,外人窺伺中國益亟,侵略之策,以攬辦鐵路為先。俄索接造西
伯利亞幹路,橫貫黑、吉兩省,修枝路以達旅順、大連灣。英則請修五路:一蘇
杭甬,自蘇州經杭州以達寧波;一廣九,自廣州以達九龍;一津鎮,自天津以達
鎮江;一浦信,自浦口以達信陽;一自山西、河南以達長江。法自越南筑路以達
雲南省,自龍州築路以達鎮南關。德踞膠州灣,築路以達濟南。葡據澳門,築路
以達廣州。日本擅於新民廳築路達奉天,更獲有奉天至安東鐵道之權。此各國以
鐵路侵略中國之大略也。
先是俄人陰結朝鮮窺奉天,建言者請急建關內外路以相鈐制,乃命順天府尹
胡燏棻督辦津榆路事;後以續造吉林一路款絀中輟。二十四年,俄事急,燏
棻請息借英款為之。疏言:“關外一路,初擬逕達吉林,以無款又落後著。迨歸
並津盧,俄即起而爭執。近允其由俄邊直接大連灣,奉、吉兩省東北之利盡為所
占。計惟有由大凌河趕造至新民廳鐵路,以備聯絡瀋陽之路,並可兼護蒙古、熱
河礦務。一面由營口至廣寧,庶中國海關不致為俄侵占,尚可保全奉省西北之利。
現東三省全局已在俄人掌握,幸留此一線之路,堪以設法抵禦。若坐失機宜,後
悔何及。”從之。
初,英人圖粵路甚亟。王文韶、張之洞、盛宣懷合疏言:“粵漢南幹路,原
擬稍緩續籌,無如時局日亟,刻不及待。群雄環伺,輒以交涉細故,兵輪互相馳
騁,海洋通塞,靡有定期。今海軍既無力能興,設有外變,隔若異域,必內地造
有鐵路,方可聯絡貫通。廣東財賦之區,南戒山河,未可遐棄,此粵漢南路當與
北路並舉者也。”又疏言:“德國無理肇釁,占踞膠、墨要害,並獲承辦山東鐵
路。俄已造路於黑龍江、吉林,為通奉天、旅順之謀。法已造路於廣西,以為割
滇之計。獨英人窺伺最久,尚無所得。今年春,英商屢來攬辦粵路,堅持未允。
其所擬急行者,在趕營中國中部,或廣東建築軌道。蓋英所欲者,一借款,一修
路,一擬索香港對岸之深水埠,其為覬覦鐵路無疑。現在德已踞膠,俄已留旅,
法已窺瓊,英有圖扼長江、吳淞之謀。是中國各海口幾盡為外國所占,僅有內地
尚可南北往來。若粵漢一線再假手英人,將來俄路南引,英軌北趨,惟有盧漢一
路跼蹐其中,何能展布?甚或為英、俄之路所並。惟有趕將粵漢一路占定自辦,
尚足補救萬一。”嘉納之。
初,粵漢路議由鄂入贛達粵。嗣病其迂遠,改道湘之郴、永、衡、長。至是,
定議三省紳商自辦,總公司綜其綱領。蓋各省幹路,以關東肇其端,盧漢、粵漢
次之。此外則建天津至盧溝橋之津盧路,正定至太原之正太路,鄭州東至開封、
西曆滎陽、汜水達洛陽之汴洛路,廣州至九龍之廣九路,上海至江寧之滬寧路,
萍鄉至昭山之萍昭路,道口至清化鎮之道清路,京師至張家口之京張路,天津至
浦口之津浦路,吉林、長春之吉長路,齊齊哈爾卜魁城至昂昂溪之齊昂路,此屬
於官辦者也。若潮汕、新寧、川漢、同蒲、洛潼、西潼、廣廈、歸包、歸新、桂
全、滇桂、滇蜀、騰越以及浙、蘇、皖、贛、滇、蜀諸省,鹹請自修幹枝等路,
悉如所請。至是建造鐵路之說,風行全國,自朝廷以逮士庶,鹹以鐵路為當務之
急。
趨鄉既定,籌款與辦法最關緊要。籌款有官帑,有洋債,有民股。修路有官
辦,有商辦,有官督商辦。自劉銘傳倡借債築路之議,為眾論所尼,借款修路,
遂為當時所諱言。故盧漢建議之初,猶以部帑為請,未敢昌言借洋債也。借洋債
自津盧、關內外鐵路始。迨盛宣懷督辦路事,首以三路分三國借款之策進。曰盧
漢借比款,滬寧借英款,粵漢借美款。上俞其請。由是正太則借俄款,汴洛則借
比款,廣九、蘇杭甬則借英款,津浦則借英、德款。貸之者,大率資金什予其九,
息金二什而取其一;以路為質,或並及附路之產物。付息、還本、贖路,鹹有定
程,而還本、贖路未及其時,且勿許。購料、勘路、興工,多假外人為之。故外
人多以款為餌,冀獲承辦之利。
盧漢路近三千里,費逾四千萬,黃河橋工糜款尤鉅,官帑僅資開辦而已。借
款始擬美,以所望奢,改與比議。英、德、法諸國接踵而至。卒借比款一百十二
兆五十萬佛郎。比小國,饒鋼鐵,嫻工事,於中國無大志。三十一年,續借一
百二十五萬佛郎。逾年,路成。北端直抵京師,因易名京漢。京漢之枝路曰正太,
曰汴洛。正太借款,始二十三年。俄璞科第與晉官紳議定而中止。二十八年,盛
宣懷與議借款四千萬佛郎。約成,而俄人挨士巴尼忽索太原至榆次,至成都,至
太谷,至西安,石莊至東光、微水、橫澗四岔道,及同蒲諸路。均格部議,而岔
道卒如所請。三十三年秋,工竣。
自容閎倡辦津鎮,盛宣懷恐奪盧漢之利,因議辦汴洛、開濟以相鈐制。汴洛
借款始於二十五年,至二十八年而約成,借比款二千五百萬佛郎。比人盧法爾主
工事。嗣續借千六百萬佛郎。三十四年,路成。津沽用款百三十萬,官帑、商股
兼備,以洋債補其不足。津盧假英金四十萬鎊。關內外路借英金二百三十萬鎊。
本由商辦,迨胡燏棻為督辦,始官為之。拳匪亂起,關外路為俄踞,關內路為
英踞。命袁世凱等與英使立約收回,英人遂攫有百里內不準他人承修之權。三十
一年,全路告竣,是為京奉路。道清路為英商福公司所造,長九十里,利微費鉅。
初,英商索澤襄、懷浦,俱不獲。遂以借款收回道清為言,內外臣工鹹持不可,
終借英金六十一萬四千六百鎊贖回。津浦路,因津鎮之議不果行,改議北起天津,
南訖浦口,借英、德款五百萬鎊。尚書呂海寰主其事。宣統三年,工竣。
其促成各省鐵路自辦與拒絕外債之機者,則滬寧、蘇杭甬、粵漢借款所致也。
滬寧築路,倡於盛宣懷,南北洋大臣據以入告,得請。方從事淞滬工作,而英聲
請承辦,宣懷與訂草約。二十九年,正約成,借英金三百二十五萬鎊,五十年為
期。商部以借款幾倍於原估之數詰之。而工未及半,款已告罄,複議續借百萬鎊。
蘇人群起責難,並疏聞於上。命唐紹儀督辦滬寧、京漢,罷鐵路總公司。紹儀既
任事,徇英工程司之請,複議售小票六十五萬鎊。疏言:“盛宣懷移交契約文卷
及購地工程帳冊,支款浮濫,當經駁回。滬寧契約吃虧,比京漢幹路為甚。其最
棘手者,在設立總管理處。華員二人,洋員三人,每會議時,彼眾我寡,已占低
著。議者有添舉監督之說。豈知權在總管理處,契約早已訂明,雖有監督,實不
濟事。其尤棘手者,財政之權操於洋人掌握,用款雖由華員簽字,而司帳者為洋
員也。分段司帳,其支發權仍在工程司也。購料事宜,向由怡和洋行經手。行車
總管、材料總管,皆洋員專司也。本彼眾我寡之因,以成事事掣肘之果。挽回補
救之術,惟有改訂總管理處章程,加派華員司帳,並分任各總管,現已分別辦理。
至路款不敷,尚擬續售小票六十五萬鎊以資接濟。”下所司議行。方紹儀擬續借
英款也,侍郎吳郁生上疏力爭,略言:“滬寧鐵路由英國銀公司要求承造,盛宣
懷與之訂立契約。以長不逾六百里之路工,借款至三百五十萬鎊之鉅,估價多,
必至浮濫。自契約宣布後,遠近駭然。上年奉嚴旨改派唐紹儀妥籌辦理。近聞滬
寧工程司來京,又以工款不敷,有議續售小票七十萬鎊之說。此項路工,即就業
經借定之三百五十萬鎊侭數開支,每里合銀三萬兩以上,視他路浮逾兩倍,公
家受虧已多。今若再借鉅債,是唐紹儀接辦以來,於盛宣懷失算之處並無補救之
方。請飭按照契約,嚴覈用款,一面自行籌款接濟。不可再令銀公司出售小票,
致以九折虛數,受人盤剝。”疏上,下所司知之。而滬寧鐵路終以本息過鉅,收
贖無期也。
蘇杭甬鐵路,自二十四年許英商承辦。是年,盛宣懷與訂草約,大要悉本
氵扈寧。約成而英人置之。三十一年,浙路自辦之局定,御史朱錫恩請廢前約,
上命宣懷偕浙撫主其事。英人恃有前約,堅欲承辦,往復辨難要挾,久之不決。
侍郎汪大燮與議,分修路、借款為二事。浙人以路股集有成數,一意拒款,聞之
大譁,詆大燮甚力。大燮旋使英,以梁敦彥繼之。浙推孫廷翰、蘇推王同愈等
議於京,終以成約難廢,由部借英款,貸之兩省而事息。
粵漢借用美款,倡於盛宣懷。駐美使伍廷芳與合興公司議借美金四千萬,期
以五年工竣。美以畢來斯司路事。起粵之三水,築路十五里,糜款逾二百萬。畢
來斯歿,工事亦輟,而美股多售之比人。鄂督張之洞以比已承修盧漢,粵漢再假
之比,兩路相合,非國之利,力倡廢美約之議,湘人助之。上用御史黃昌年言,
命之洞妥籌辦理。之洞主廢約益力。宣懷不原,陰撓其事,詔宣懷不得干預。之
洞復屬駐美使梁誠與合興公司議,年餘始定,借英金百十萬鎊贖回焉。
方之洞議借英款也,英人乘間請改訂廣九路約。廣九為英人請辦五路之一,
二十五年簽訂草約,懸而未定者也。三十年,滬寧約成,英人索議未果。迨蘇杭
甬事起,相持方急,部許英人先議廣九,以緩其事,而正約以成。至是議粵漢借
款,英人復索合辦廣九全路,粵督持不可。旋索以粵鹽及路質借款,粵人亦不之
許。終假英金百五十萬鎊而約成。之洞既借英款贖美約,一時議者以為以英易美,
其害相埒,相與詬病。昌年復言路權至重,贖款難擔,亟宜興修,嚴杜干涉。詔
以借款修路,流弊滋多,應由三省集股興修,以保利權。自明詔嚴禁借債修路,
而商部復有限制借款之條。各省人士亦以外人謀我之亟,鹹謀鐵路自辦,以杜外
患,鑒外債受虧之鉅,爭欲招集股款,自保路權。此由官辦改為商辦之所由來也。
商辦鐵路,始於唐山至閻莊,更自天津、大沽以達林西鎮,皆開平公司為之。
嗣是武舉李福明請修京至西沽路,粵人許應鏘等請辦盧漢路,俱不獲,自此無復
有言商辦者。二十九年,粵人張煜南請設公司承辦潮汕鐵路。既得請,而川漢繼
之。川督錫良以英、美商人競涎川路,而美商班士復索灌縣富順枝路,奏準由川
人籌款自辦。明年,贛人以李有棻總理江西鐵路,以南潯為幹路第一段。三十一
年,編修陳榮昌等以法人已修滇越路,滇省內地應自行推廣,以杜口實,請辦滇
蜀鐵路,滇督丁振鐸據以入告,報可。黔撫林紹年言黔路不通,滇亦少利,因並
及黔。榮昌嗣請展修騰越,以編修吳琨總理其事。皖以李經方為總理,經始於蕪
湖,以期北接盧漢、南通贛浙。閩以陳寶琛為總理,築路廈門。浙以湯壽潛為總
理,幹路一自杭達蘇,一歷富陽達江西;枝路則南道江山以通閩,西道湖、長以
通皖。新寧、廣廈鐵路,粵人陳宜禧、張振勛經辦。西潼路,近聯汴洛,遠達甘
新,為西北緯幹之樞紐,陝撫曹鴻勛奏準。三十二年,蘇人以王清穆為總理,規
畫江蘇全路,江南自上海經松江以達浙江,北自海州入徐以達豫。桂以于式枚為
總理,擬自桂林築路至全州以達湘,經梧州以達粵。粵漢自美約廢后,三省公設
路局於鄂,籌款築路,各自為之,不相攙越,先幹後枝,以為要約。湘以袁樹
勛為總理,粵人內閣侍讀梁慶桂、道員黎國廉與粵督岑春煊爭粵路商辦,被劾奪
官。上命往查,旋起二人原官,路由官督商辦,旬日集股數達四千萬元,以鄭官
應為總理。
當其時,以鐵路為救時要圖,凡有奏請,立予俞允。請辦幹、枝各路,經緯
相屬,幾遍全國。其籌款,於招集民股外,大率不外開辦米穀、鹽、茶、房屋、
彩券、土藥等捐,及銅元餘利、隨糧認股數者。而程功之速,事權之一,首推新
寧。陳宜禧者,籍新寧,嫻鐵路學,眾相推戴,始終其事,故二年而路竣。次
則潮汕,雖勘路招股,事變屢起,而卒底於成。總理張煜南,獎擢三品京堂。此
外,以粵漢路粵人集股為最多,傾軋亦最劇。總理屢易,路工停滯。川省以租股
為大宗,數達千餘萬元。浙、閩、皖、贛亦均次第興工。其餘各省,大都集股無
多,有名鮮實。西潼一路,以商股難成,奏歸官辦,其見端也。
三十四年,上用蘇撫陳啟泰言,以大學士張之洞督辦粵漢,冀以統一事權,
亦無所濟。是年,詔以鐵路為交通大政,紳商集股,各設公司,奏辦有年,多無
起色,命所司遴員分往查勘。尋奏上勘路查款辦法。時川漢已派員往查。其餘以
洛潼、西潼、同蒲、江蘇、浙江最要,為一起;粵漢、潮汕、新寧、惠潮、廣西、
福建次要,為一起;滇蜀、安徽、江西再次,為一起。擬先查洛潼、西潼、同蒲
三路,報聞。宣統二年,川路司出納者,虧倒路股百九十餘萬,川人宦京者甘大
璋等聞於上,查明飭追,徒託空言而已。
三年,給事中石長信言:“我國興造各省鐵路,事前並未謀定後動。今宜明
定幹路、枝路辦法,使天下鹹知國家鐵路政策之所在,此後有所遵循,不再如從
前之群議龐雜,茫無主宰。當此時事日亟,邊防最要。國家若不趕將東西南北諸
大幹路迅速次第興築,則強鄰四逼,無所措手。人民不足責,其如大局何。此中
利害,間不容髮。惟有仰懇乾綱獨斷,不再游移。在德、奧、法、日本、墨西哥
諸國,其鐵路均歸國有,而我分枝路與民,已為優異。況幹枝相輔,上下相維,
於理尚順,於事稍易。此路政之大綱,亟宜明定辦法者一也。又東南幹路,以粵
漢議辦為最早。光緒二十六年,督辦大臣會同湖廣總督等奏準借美款興造。當時
訂定契約後,業已築成粵省之佛山三水鐵路一百餘里,廣州至英德幹路亦已購地
開工。乃三十年春間,張之洞忽信王先謙等之言,不惜鉅資,經向美公司廢約,
堅持固執,卒至停罷。廢約後,原欲集鄂、湘、粵三省之力以成此路。詎悠忽數
年,粵則有款而紳士爭權,辦路甚少,湘、鄂則集款無著,徒糜局費。張之洞翻
然悔悟,不護前非,仍擬借款築造,乃向英、德、法三國銀行訂定借款草契約,
籤押後正欲入告,因美國援案插入,暫緩陳奏。張之洞旋即病故,此事遂一擱至
今。計自廢約以來,已閱七載。倘若無此翻覆,粵漢早已告成,亦如京漢,已屆
十年還本之期矣。至川漢集款,皆屬取諸田間,其款確有一千餘萬。紳士樹黨,
各懷意見,上年始由宜昌開工至歸州以東,此五百里工程,尚不及十分之二三,
不知何年方能告竣。而施典章擅將川路租股之所入,倒帳竟至數百萬之多。此又
川、粵、漢幹路之潰敗延誤,亟宜查辦者又一也。近來雲貴督臣李經羲議造滇桂
邊路,於國防尤有關係。然不有粵漢幹路自湖南之永興與廣西之全州相接,則滇
桂路何能自守?今我粵漢直貫桂滇,川漢遠控西藏,實為國家應有兩大幹路,萬
一有事,緩急可恃。故無論袤延數千里之幹路,斷非民間零星湊集之款所能圖成,
即使遲以十年或二十年,造成之後,而各分畛域,倘於有事之際,命令不行,仍
必如東西洋之議歸國家收買。此幹路之必歸國有者又一也。國家成法,待民寬厚,
雖當財賦極困難之時,不肯加賦。四川、湖南現因興造鐵路,創為租股名目,每
畝帶徵,以充路款。聞兩省農民,正深訾怨,偶遇荒年,追呼尤覺難堪。但路局
以路亡地亡之說驚哧愚民,遂不得不從。川省民力較紓,尚能勉強擔負。湘民本
非饒足,若數年之間,強逼百姓出此數千鉅萬之重貲,而路工一日不完,路利一
日無著,深恐民窮財盡,欲圖富強而轉滋貧弱。是以幹路收歸國有,命下之日,
薄海百姓,必無阻撓之慮。況留此民力以造枝路,其工易成,其資易集,其利易
收。使其土貨得以暢行,民間漸資饒富,此枝路之可歸民有者又一也。”
疏上,下所司議行。詔曰:“中國幅員遼闊,邊疆袤延數萬里,程途動需數
閱月之久,朝廷每念邊防,輒勞宵旰。欲資控御,惟有速造鐵路之一策。況xian6*政
之諮謀,軍務之徵調,土產之運輸,胥賴交通便利,大局始有轉機。熟籌再四,
國家必有縱橫四境諸大幹路,方足以資行政而握中央之樞紐。從前規畫未善,並
無一定辦法,以致全國鐵路,錯亂紛歧,不分枝幹,不量民力,一紙呈請,輒行
批准商辦。乃數年以來,粵則收股及半,造路無多;川則倒帳甚鉅,參追無著;
湘、鄂則開局多年,徒資坐耗。竭萬民之脂膏,或以虛糜,或以侵蝕,恐曠時愈
久,民累愈深,上下交受其害,貽誤何堪構想。用特明白曉諭,昭示天下,幹路
均歸國有,定為政策。所有宣統三年以前,各省分設公司、集股商辦之幹路,延
誤已久,應即由國家收回,趕緊興築。除枝路仍準商民量力酌行外,其從前批准
幹路各案,一律取消。至應如何收回之詳細辦法,著度支部、郵傳部悉心籌畫,
迅速請旨辦理。”
度支部奏:“粵、川、湘、鄂四省所抽所招之公司股票,盡數收回,由度支、
郵傳兩部特出國家鐵路股票,常年六釐給息。嗣後如有餘利,按股分給。倘原抽
本,五年後亦可分十五年抽本。其不原換國家鐵路股票者,均準分別辦理,以昭
平允。粵路全系商股,因路工停頓,糜費太甚,票價不及五成。現每股從優發給
六成,其虧耗之四成,發給國家無利股票。路成獲利之日,準在本路餘利項下,
分十年攤給。湘路商本,照本發還。其米捐、租股等款,準發給國家保利股本。
鄂路商股,並準一律照本發還。其因路動用賑糶捐款,準照湖南米捐辦理。川路
宜昌實用工料之款四百數十萬兩,準給國家保利股票。其現存七百餘萬兩,原否
入股,或歸本省興辦實業,仍聽其便。”從之。詔停川、湘兩省租股。起端方以
侍郎督辦粵漢、川漢鐵路。其粵漢、川漢,英、德、法三國借款,亦即簽訂。
方幹路收歸國有之詔既頒,湘、粵人士群起譁譟,力謀抗拒,顧未久即
定。護川督王人文代陳川諮議局請緩接收川路,詔旨斥之。川人羅綸等言:“部
臣對待川民,均以威力從事,毫不持平。”人文復據以上聞,仍嚴斥之。未幾,
以趙爾豐署四川總督。川人因路事持久不決,始以罷市、罷課,抗糧、抗捐,發
布自保商榷書;繼則集眾圍攻督署,再攻省垣。遂命端方率軍入川。又以川事日
棘,命前粵督岑春煊赴川辦理剿撫。春煊既受命,請以現金償川省路股,桂撫沈
秉堃亦以為言,部議借英金三百萬鎊,不能決也。春煊至鄂,會成都圍解,稱疾
不往。
御史陳善同上章,請罷斥郵傳大臣盛宣懷,以弭巨變。疏言:“竊維國以民
為本,自古未有得民心而國不興者,即未有失民心而不危者。傳曰:‘眾怒難犯。’
書曰:‘民可近,不可下。’此中訊息至微。此次以鐵路幹線歸國有,政策本極
相宜。比者屢詔蠲除各項雜捐,所以恤民者,固已仁至義盡。而湘、粵等省人心
惶駭,擾擾不靖,川患且日以加劇者,則以郵傳大臣盛宣懷於此事之辦理實有未
善也。各路商辦之局,其始皆歷奉先皇帝諭旨,根據大清商律。如欲改歸官辦,
自應統籌全局,劃定年限,分期分段,量力遞收,於國於民,方為兩利。今盛宣
懷事前毫無預備,徒仰仗借款,突然將批准各案奏請一律取消。各路以十餘年之
經營,千數百萬之籌集,一旦盡取諸其懷而奪之。而所訂借款契約,利率之高,
虛折之多,抵押之鉅,債權之重,又著著失敗,予人口實。各省人民,痛念前勞,
怵心後禍,宜其奔走駭告,岌岌若不終日也。查給事中石長信之請定幹路、枝路
辦法,在四月初七日;郵傳部之覆奏,宣布國有政策,在十一日;而借款契約之
籤押,在二十二日。似政策之改定,實緣借款而發生也者。舉辦此等大事,乃平
時漫無布置,出以猝遽如此,反使朝廷減輕民累之恉晦沒不彰。而復不能審慎
臨機,強令宜歸工程每月工項仍由川款開支,實與五月二十一日上諭‘川路仍存
七百餘萬,原否入股,或辦實業,並聽其便’等語大相違背。必欲使我皇上體恤
商民之恩,壅遏之不使下逮,陷朝廷以不信,示天下以可疑,群起抵抗,何怪其
然。幸以國家三百年來深仁厚澤,淪浹人心,故雖眾怨交集於盛宣懷,終無敢有
歸怨朝廷者。比聞川省風潮日烈,皆以盛宣懷喪權誤國,欲得而甘心。月餘以來,
屢開全省股東大會,每次到者近萬人,誓與路為存亡,在場之人無不為之泣下。
合十餘州縣地方,並相約不納錢糧,不上捐輸,學堂停課,商民罷市。各戶恭設
先皇帝靈位,朝夕痛哭,人無樂生之心,士懷必死之志,愁慘蕭條,如經大劫,
至可憐念。夫今日皇皇失所之窮民,皆國家{袁皿}々在疚之赤子,情形狼狽至此,
我皇上聞之,必有惻然動念者。若不亟為拯救,萬一相持不解,稍延時日,或有
不軌之徒,從中鼓煽,強者並命於尋仇,弱者絕望於逃死,眾志一睽,全體瓦解,
終非國家福也。現在湘、鄂爭路,餘波尚未大熄,而雨水為災,幾近十省,盜匪
成群,流亡遍野。若川省小有風鶴之警,恐由滇、藏以至沿江、沿海,必有起而
應之者,其為患又豈止於路不能收而已。頃者我皇上諭派鄂、粵、川、湘等省督
撫,令於所轄境內鐵路事宜各得會同辦理。盛宣懷剛愎自用,不洽輿情,已可概
見,應如何懲處,以儆將來。至川民爭議,久懸不斷,終慮釀成鉅變。應責成督
辦、會辦各大臣,酌度情形,妥速維持,以息眾喙。”時宣懷入為郵傳大臣,幹
路收歸國有、及息借外債築路、處分四省路股,實主其事,故善同及之,語至切
直。
疏入不省。而川省溫江等十餘州縣民團,每起數千或萬人,所至焚掠,勢極
猖獗。大軍擊退之,旋據崇慶、新津、彭山,而嘉定、灌縣相繼失陷。邛州軍隊
譁變,汶川縣署被毀,命湘、鄂、陝諸軍赴援。會鄂事起,川亂愈亟,以岑春
煊為川督,而川省旋為民軍所據,端方、趙爾豐均及於難。乃罷盛宣懷以謝川人,
而國事已不可為矣。
蓋論辦路之優劣,官辦則籌款易、竣工速,自非商辦可及。而外債之虧耗,
大權之旁落,弊害孔多,亦遠過於商路。惟京張鐵路,以京奉餘利舉辦,詹天佑
躬親其役,絲毫不假外人,允為中國自辦之路。而鄂之鐵廠,制鋼軌以應全國造
路之需,挽回大利,尤為不鮮。統計官辦之路:京漢長二千六百三十里,資本金
一萬萬零五百六十二萬八千餘元。京奉長二千二百四十六里,資本金五千零八十
八萬四千餘元。津浦長一千八百六十三里,資本金八千零四十九萬餘元。京張長
五百四十六里,資本金一千零三十二萬餘元。滬寧長七百二十五里,資本金三千
六百五十三萬餘元。正太長六百二十三里,資本金二千三百十二萬六千餘元。汴
洛長四百零二里,資本金二千零五十萬元。道清長三百三十里,資本金九百五十
四萬九千餘元。廣九長三百零三里,資本金一千一百六十六萬二千餘元。吉長長
一百四十里,資本金一百二十萬三千七百零四元。萍株長二百零五里,資本金四
百六十一萬六千餘元。齊昂長五十六里,資本金四十八萬八千餘元。商辦之路:
浙江長三百四十二里,資本金一千二百七十八萬八千餘元。新寧長二百六十里,
資本金四百零八萬九千餘元。南潯長七十七里,資本金三百五十萬六千餘元。福
建長二十八里,資本金二百四十二萬八千餘元。潮汕長八十三里,資本金三百五
十四萬六千餘元。其借外債所築各路,惟京漢屆期贖歸我有,其他則尚未及雲。
0
猜你喜歡
卷一百三十一 志第八十四
《宋史》 ◎樂六 光宗受禪,崇上壽皇卷十六 列傳第十
《梁書》 ◎王亮 張稷 王瑩 王幻滅(中)-第二部-外省大人物在巴黎-40-告別
《幻滅》 呂61章 挑戰
《百戰奇略》【解析】本篇以《挑戰》為題,旨在闡述對於第二十四計 假道伐虢
《三十六計》以借路為名,實際上要侵占該國(或該路)。釋天第八
《爾雅》 穹、蒼蒼,天也。 春為蒼天正道章第二
《素書》德足以懷遠,信足以一異,義足以得眾,才足卷二十一 志第十一
《晉書》 ◎禮下 五禮之別,三曰賓,卷五百十三 列傳三百
《清史稿》 ◎土司二 ○四川 四卷九十一 列傳第二十一
《遼史》 ○耶律韓八 耶律唐古 蕭術哲卷七 本紀第七
《金史》 ◎世宗中 十二年正月庚午朔卷三十三 朱馮虞鄭周列傳第二十三
《後漢書》 朱浮字叔元,沛國蕭人也。初從光武第十七回匡秀才重遊舊地 趙醫生高踞詩壇
《儒林外史》&n說唐三傳-第64回-歡娘刺死花叔賴-梨花兵打玉龍關
《說唐全傳》 再言秦漢聽了此言說:此計卷二十六 列傳第二十
《梁書》 ◎范岫 傅昭弟映 蕭琛 陸沉船-第03章
《沉船》 暮卷一百四十九 列傳第七十四
《新唐書》 ◎劉第五班王李 劉晏,字士卷一百二十一 列傳第七十一
《舊唐書》 ○僕固懷恩 梁崇義 李懷光卷四十五 志第二十一
《明史》 ◎地理六 ○福建 廣東卷一百十六 列傳第五十四
《金史》 ○徒單兀典 石盞女魯歡 蒲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