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一 皇甫嵩朱俊列傳第六十一

皇甫嵩字義真,安定朝那人,度遼將軍規之兄子也。父節,雁門太守。嵩少
有文武志介,好《詩》、《書》,習弓馬。初舉孝廉、茂才。太尉陳蕃、大將軍
竇武連辟,並不到。靈帝公車征為議郎,遷北地太守。
初,鉅鹿張角自稱“大賢良師”,奉事黃、老道,畜養弟子,跪拜首過,符
水咒說以療病,病者頗愈,百姓信向之。角因遣弟子八人使於四方,以善道教化
天下,轉相誑惑。十餘年間,眾徒數十萬,連結郡國,自青、徐、幽、冀、荊、
楊、兗、豫八州之人,莫不畢應。遂置三十六萬。方猶將軍號也。大方萬餘人,
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帥。訛言“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以白土書京城寺門及州郡官府,皆作“甲子”字。中平元年,大方馬元義等先收
荊、楊數萬人,期會發於鄴。元義素往來京師,以中常侍封諝、徐奉等為內應,
約以三月五日內外俱起。未及作亂,而張角弟子濟南唐周上書告之,於是車裂元
義於洛陽。靈帝以周章下三公、司隸,使鉤盾令周斌將三府掾屬,案驗宮省直衛
及百姓有事角道者,誅殺千餘人,推考冀州,逐捕角等。角等知事已露,晨夜馳
敕諸方,一時俱起。皆著黃巾為標幟,時人謂之“黃巾”,亦名“蛾賊”。sha6*
以祠天。角稱“天公將軍”,角弟寶稱“地公將軍”,寶弟梁稱“人公將軍”。
所在燔燒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據,長吏多逃亡。旬日之間,天下回響,京師
震動。
詔敕州郡修理攻守,簡練器械,自函谷、大谷、廣城、伊闕、轘轅、旋門、
孟津、小平津諸關,並置都尉。召群臣會議。嵩以為宜解dang6*禁,益出中藏錢、西
園廄馬,以班軍士。帝從之。於是發天下精兵,博選將帥,以嵩為左中郎將,持
節,與右中郎將朱俊,共發五校、三河騎士及募精勇,合四萬餘人,嵩、俊各統
一軍,共討潁川黃巾。
俊前與賊波才戰,戰敗,嵩因進保長社。波才引大眾圍城,嵩兵少,軍中皆
恐,乃召軍吏謂曰:“兵有奇變,不在眾寡。今賊依草結營,易為風火。若因夜
縱燒,必大驚亂。吾出兵擊之,四面俱合,田單之功可成也。”其夕遂大風,嵩
乃約敕軍士皆束苣乘城,使銳士間出圍外,縱火大呼,城上舉燎應之,嵩因鼓而
奔其陣,賊驚亂奔走。會帝遣騎都尉曹操將兵適至,嵩、操與朱俊合兵更戰,大
破之,斬首數萬級。封嵩都鄉侯。嵩、俊乘勝進討汝南、陳國黃巾,追波才於陽
翟,擊彭脫於西華,並破之。余賊降散,三郡悉平。
又進擊東郡黃巾卜己於倉亭,生擒卜己,斬首七千餘級。時,北中郎將盧植
及東中郎將董卓討張角,並無功而還,乃詔嵩進兵討之。嵩與角弟梁戰於廣宗。
梁眾精勇,嵩不能克。明日,乃閉營休士,以觀其變。知賊意稍懈,乃潛夜勒兵,
雞鳴馳赴其陣,戰至晡時,大破之,斬梁,獲首三萬級,赴河死者五萬許人,焚
燒車重三萬餘兩,悉虜其婦子,系獲甚眾。角先已病死,乃剖棺戮屍,傳首京師。
嵩復與鉅鹿太守馮翊郭典攻角弟寶於下曲陽,又斬之。首獲十餘萬人,築京
觀於城南。即拜嵩為左車騎將軍,領冀州牧,封槐里侯,食槐里、美陽兩縣,合
八千戶。
以黃巾既平,故改年為中平。嵩奏請冀州一年田租,以贍饑民,帝從之。百
姓歌曰:“天下大亂兮市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賴得皇甫兮復安居。”嵩溫
恤士卒,甚得眾情,每軍行頓止,須營幔修立,然後就舍帳。軍士皆食,己乃嘗
飯。吏有因事受賂者,嵩更以錢物賜之,吏懷慚,或至zi6*殺。
嵩既破黃巾,威震天下,而朝政日亂,海內虛困。故信都令漢陽閻忠乾說嵩
曰:“難得而易失者,時也;時至不旋踵者,幾也。故聖人順時而動,智者因幾
以發。今將軍曹難得之運,蹈易駭之機,而踐運不撫,臨機不發,將何以保大名
乎?”嵩曰:“何謂也?”忠曰:“天道無親,百姓與能。今將軍受鉞於暮春,
收功於末冬。兵動若神,謀不再計,摧強易於折枯,消堅甚於湯雪,旬月之間,
神兵電埽,封屍刻石,南向以報,威德震本朝,風聲馳海外,雖湯、武之舉,未
有高將軍者也。今身建不賞之功,體兼高人之德,而北面庸主,何以求安乎?”
嵩曰:“夙夜在公,心不忘忠,何故不安?”忠曰:
不然。昔韓信不忍一餐之遇,而棄三分之業,利劍已揣其喉,方發悔毒之嘆
者,機失而謀乖地。今主上勢弱於劉、項,將軍權重於淮陰,指捴足以振風雲,
叱吒可以興雷電。赫然奮發,因危抵頹,崇恩以綏先附,振武以臨後服,征冀方
之士,動七州之眾,羽檄先馳於前,大軍響振於後,蹈流漳河,飲馬孟津,誅閹
官之罪,除群凶之積,雖僮兒可使奮拳以致力,女子可使褰裳以用命,況厲熊羆
之卒,因迅風之勢哉!功業已就,天下已順,然後請呼上帝,示以天命,混齊六
合,南面稱制,移寶器於將興,推亡漢於已墜,實神機之至會,風發之良時也。
夫既朽不雕,衰世難佐。若欲輔難佐之朝,雕朽敗之木,是猶逆坂走丸,迎風縱
棹,豈雲易哉?且今豎宦群居,同惡如市,上命不行,權歸近習,昏主之下,難
以久居,不賞之功,讒人側目,如不早圖,後悔無及。
嵩懼曰:“非常之謀,不施於有常之勢。創圖大功,豈庸才所致。黃巾細孽,
敵非奏、項,新結易散,難以濟業。且人未忘主,天不祐逆。若虛造不冀之功,
以速朝夕之禍,孰與委忠本朝,守其臣節。雖雲多讒,不過放廢,猶有令名,死
且不朽。反常之論,所不敢聞。”忠知計不用,因亡去。
會邊章、韓遂作亂隴右,明年春,詔嵩回鎮長安,以衛園陵。章等遂復入寇
三輔,使嵩因討之。
初,嵩討張角,路由鄴,見中常侍趙忠舍宅逾制,乃奏沒入之。又中常侍張
讓私求錢五千萬,嵩不與,二人由此為憾,奏嵩連戰無功,所費者多。其秋征還,
收左車騎將軍印綬,削戶六千,更封都鄉侯,二千戶。
五年,涼州賊王國圍陳倉,復拜嵩為左將軍,督前將軍董卓,各率二萬人拒
之。卓欲速進赴陳倉,嵩不聽。卓曰:“智者不後時,勇者不留決。速救則城全,
不救則城滅,全、滅之勢,在於此也。”嵩曰:“不然,百戰百勝,不如不戰而
屈人之兵。是以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我,可勝在彼。彼守不足,
我攻有餘。有餘者動於九天之上,不足者陷於九地之下。今陳倉雖小,城守固備,
非九地之陷也。王國雖強,而攻我之所不救,非九天之勢也。夫勢非九天,攻者
受害;陷非九地,守者不拔。國今已陷受害之地,而陳倉保不拔之城,我可不煩
兵動眾,而取全勝之功,將何救焉!”遂不聽。王國圍陳倉,自冬迄春,八十餘
日,城堅守固,竟不能拔。賊眾疲敝,果自解去。嵩進兵擊之。卓曰:“不可。
兵法,窮寇勿追,歸眾勿迫。今我追國,是迫歸眾,追窮寇也。困獸猶鬥,蜂蠆
有毒,況大眾乎!”嵩曰:“不然。前吾不擊,避其銳民。今而擊之,待其衰也。
所擊疲師,非歸眾也。國眾且走,莫有鬥志。以整擊亂,非窮寇也。”遂獨進擊
之,使卓為後拒。連戰大破之,斬首萬餘級,國走而死。卓大慚恨,由是忌嵩。
明年,卓拜為并州牧,詔使以兵委嵩,卓不從。嵩從子酈時在軍中,說嵩曰:
“本朝失政,天下倒懸,能安危定傾者,唯大人與董卓耳。今怨隙已結,勢不俱
存。卓被詔委兵,而上書自請,此逆命也。又以京師昏亂,躊躇不進,此懷奸也。
且其凶戾無親,將士不附。大人今為元帥,杖國威以討之,上顯忠義,下除凶害,
此桓、文之事也。”嵩曰:“專命雖罪,專誅亦有責也。不如顯奏其事,使朝廷
裁之。”於是上書以聞。帝讓卓,卓又增怨於嵩。及後秉政,初平元年,乃征嵩
為城門校尉,因欲殺之。嵩將行,長史梁衍說曰:“漢室微弱,閹豎亂朝,董卓
雖誅之,而不能盡忠於國,遂復寇掠京邑,廢立從意。今征將軍,大則危禍,小
則困辱。今卓在洛陽,天子來西,以將軍之眾,精兵三萬,迎接至尊,奉令討逆,
發命海內,徵兵群帥,袁氏逼其東,將軍迫其西,此成禽也。”嵩不從,遂就征。
有司承旨,奏嵩下吏,將遂誅之。
嵩子堅壽與卓素善,自長安亡走洛陽,歸投於卓。卓方置酒歡會,堅壽直前
質讓,責以大義,叩頭流涕。坐者感動,皆離席請之。卓乃起,牽與共坐。使免
嵩囚,復拜嵩議郎,遷御史中丞。及卓還長安,公卿百官迎謁道次。卓風令御史
中丞以下皆拜以屈嵩,既而抵手言曰:“義真犕未乎?”嵩笑而謝之,卓乃解釋。
及卓被誅,以嵩為征西將軍,又遷車騎將軍。其年秋,拜太尉,冬,以流星
策免。復拜光祿大夫,遷太常。尋李傕作亂,嵩亦病卒,贈驃騎將軍印綬,拜
家一人為郎。
嵩為人愛慎盡勤,前後上表陳諫有補益者五百餘事,皆手書毀草,不宣於外。
又折節下士,門無留客。時人皆稱而附之。
堅壽亦顯名,後為侍中,辭不拜,病卒。
朱俊字公偉,會稽上虞人也。少孤,母嘗販繒為業。俊以孝養致名,為縣門
下書佐,好義輕財,鄉閭敬之。時,同郡周規辟公府,當行,假郡庫錢百萬,以
為冠幘費,而後倉卒督責,規家貧無以備,俊乃竊母繒帛,為規解對。母既失產
業,深恚責之。俊曰:“小損當大益,初貧後富,必然理也。”
本縣長山陽度尚見而奇之,薦於太守韋毅,稍歷郡職。後太守尹端以俊為主
簿。熹平二年,端坐討賊許昭失利,為州所奏,罪應棄市。俊乃贏服間行,輕齎
數百金到京師,賂主章吏,遂得刊定州奏,故端得輸作左校。端喜於降免而不知
其由,俊亦終無所言。
後太守徐珪舉俊孝廉,再遷除蘭陵令,政有異能,為東海相所表。會交阯部
群賊並起,牧守軟弱不能禁。又交阯賊梁龍等萬餘人,與南海太守孔芝反叛,攻
破郡縣。光和元年,即拜俊交阯刺史,令過本郡簡募家兵及所調,合五千人,分
從兩道而入。既到州界,按甲不前,先遣使詣郡,觀賊虛實,宣揚威德,以震動
其心;既而與七郡兵俱進逼之,遂斬梁龍,降者數萬人,旬月盡定。以功封都亭
侯,千五百戶,賜黃金五十斤,征為諫議大夫。
及黃巾起,公卿多薦俊有才略,拜為右中郎將,持節,與左中郎將皇甫嵩討
潁川、汝南、陳國諸賊,悉破平之。嵩乃上言其狀,而以功歸俊,於是進封西鄉
侯,遷鎮賊中郎將。
時,南陽黃巾張曼成起兵,稱“神上使”,眾數萬,殺郡守褚貢,屯宛下百
余日。後太守秦頡擊殺曼成,賊更以趙弘為帥,眾浸盛,遂十餘萬,據宛城。俊
與荊州刺史徐璆及秦頡合兵萬八千人圍弘,自六月至八月不拔。有司奏欲征俊。
司空張溫上疏曰:“昔秦用白起,燕任樂毅,皆曠年曆載,乃能克敵。俊討潁川,
以有攻效,引師南指,方略已設,臨軍易將,兵家有忌,宜假日月,責其成功。”
靈帝乃止。俊因急擊弘,斬之。
賊余帥韓忠復據宛拒俊。俊兵少不敵,乃張圍結壘,起土山以臨城內,因鳴
鼓攻其西南,賊悉眾赴之。俊自將精卒五千,掩其東北,乘城而入。忠乃退保小
城,惶懼乞降。司馬張超及徐璆、秦頡皆欲聽之。俊曰:“兵有形同而勢異者。
昔秦、項之際,民無定主,故賞附以勸來耳。今海內一統,唯黃巾造寇,納降無
以勸善,討之足以懲惡。今若受之,更開逆意,賊利則進戰,鈍則乞降,縱敵長
寇,非良計也。”因急攻,連戰不克。俊登土山望之,顧謂張超曰:“吾知之矣。
賊今外圍周固,內營逼急,乞降不受,欲出不得,所以死戰也。萬人一心,猶不
可當,況十萬乎!其害甚矣。不如徹圍,並兵入城。忠見圍解,勢必自出,出則
意散,易破之道也。”既而解圍,忠果出戰,俊因擊,大破之,乘勝逐北數十里,
斬首萬餘級。忠等遂降。而秦頡積忿忠,遂殺之。餘眾懼不自安,復以孫夏為帥,
還屯宛中。俊急攻之。夏走,追至西鄂精山,又破之。復斬萬餘級,賊遂解散。
明年春,遣使者持節拜俊右車騎將軍,振旅還京師,以為光祿大夫,增邑五千,
更封錢塘侯,加位特進。以母喪去官,起家,復為將作大匠,轉少府、太僕。
自黃巾賊後,復有黑山、黃龍、白波、左校、郭大賢、於氐根、青牛角、張
白騎、劉石、左髭丈八、平漢、大計、司隸、掾哉、雷公、浮雲、飛燕、白雀、
楊鳳、於毒、五鹿、李大目、白繞、畦固、苦唒之徒,並起山谷間,不可勝數。
其大聲者稱雷公,騎白馬者為張白騎,輕便者言飛燕,多髭者號於氐根,大眼者
為大目,如此稱號,各有所因。大者二三萬,小者六七千。
賊帥常山人張燕,輕勇中號捷,故軍中號曰飛燕。善得士卒心,乃與中
山、常山、趙郡、上黨、河內諸山谷寇賊更相交通,眾至百萬,號曰黑山賊。河
北諸郡縣並被其害,朝廷不能討。燕乃遣使至京師,奏書乞降,遂拜燕平難中郎
將,使領河北諸山谷事,歲得舉孝廉、計吏。
燕後漸寇河內,逼近京師,於是出俊為河內太守,將家兵擊卻之。其後諸賊
多為袁紹所定,事在《紹傳》。復拜俊為光祿大夫,轉頓騎,尋拜城門校尉、河
南尹。
時,董卓擅政,以俊雋宿將,外甚親納而心實忌。及關東兵盛,卓懼,數請
公卿會議,徙都長安,俊輒止之。卓雖惡俊異己,然貪其名重,乃表遷太僕,以
為己副。使者拜,俊辭不肯受。因曰:“國家西遷,必孤天下之望,以成山東之
釁,臣不見其可也。”使者詰曰:“召君受拜而君拒之,不問徙事而君陳之,其
故何也?”俊曰:“副相國,非臣所堪也;遷都計,非事所急也。辭所不堪,言
所非急,臣之宜也。”使者曰:“遷都之事,不聞其計,就有未露,何所承受?”
俊曰:“相國董卓具為臣說,所以知耳。”使人不能屈,由是止,不為副。
卓後入關,留傕守洛陽,而俊與山東諸將通謀為內應。既而懼為卓所襲,
乃棄官奔荊州。卓以弘農場懿為河南尹,守洛陽。俊聞,復進兵還洛,懿走。俊
以河南殘破無所資,乃東屯中牟,移書州郡,請師討卓。徐州刺史陶謙遣精兵三
千,余州郡稍有所給,謙乃上俊行車騎將軍。董卓聞之,使其將李傕、郭汜等
數萬人屯河南拒俊。俊逆擊,為傕、汜所破。俊自知不敵,留關下不敢復前。
及董卓被誅,傕、汜作戰,俊時猶在中牟。陶謙以俊名臣,數有戰功,可
委以大事,乃與諸豪傑共推俊為太師,因移檄牧伯,同討李傕等,奉迎天子。
乃奏記於俊曰:
徐州刺史陶謙、前楊州刺史周乾、琅邪相陰德、東海相劉馗、彭城相汲廉、
北海相孔融、沛相袁忠、太山太守應劭、汝南太守徐璆、前九江太守服虔、博士
鄭玄等,敢言之行車騎將軍河南尹莫府:國家既曹董卓,重以李傕、郭汜之禍,
幼主劫執忠良殘敝,長安隔絕,不知吉凶。是以臨官尹人,搢紳有識,莫不憂懼,
以為自非明哲雄霸之士,曷能克濟禍亂!自起兵已來,於茲三年,州郡轉相顧望,
未有奮擊之功,而互爭私變,更相疑惑。謙等並共諮諏,議消國難。僉曰:“將
軍君侯,既文且武,應運而出,凡百君子,靡不顒顒。”故相率厲,簡選精悍,
堪能深入,直旨鹹陽,多持資糧,足支半歲,謹同心腹,委之元帥。
會李傕用太尉周忠、尚書賈詡策,征俊入朝。軍吏皆憚入關,欲應陶謙等。
俊曰:“以君召臣,義不俟駕,況天子詔乎!且傕、汜小豎,樊稠庸兒,無他
遠略,又勢力相敵,變難必作。吾乘其間,大事可濟。”遂辭謙議而就傕征,
復為太僕,謙等遂罷。
初平四年,代周忠為太尉,錄尚書事。明年秋,以日食免,復行驃騎將軍事,
持節鎮關東。未發,會李傕殺樊稠,而郭汜又自疑,與傕相攻,長安中亂,
故俊止不出,留拜大司農。獻帝詔俊與太尉楊彪等十餘人譬郭汜,令與李傕和。
汜不肯,遂留質俊等。俊素剛,即日發病卒。
子晧,亦有才行,官至豫章太守。
論曰:皇甫嵩、朱俊並以上將之略,受脤倉卒之時。及其功成師克,威聲滿
天下。值弱主蒙塵,獷賊放命,斯誠葉公投袂之幾,翟義鞠旅之日,故梁衍獻規,
山東連盟,而舍格天之大業,蹈匹夫之小諒,卒狼狽虎口。為智士笑。豈天之長
斯亂也?何智勇之不終乎!前史晉平原華嶠,稱其父光祿大夫表,每言其祖魏太
尉歆稱“時人說皇甫嵩之不伐,汝豫之戰,歸功朱俊,張角之捷,本之於盧植,
收名斂策,而己不有焉。蓋功名者,世之所甚重也。誠能不爭天下之所甚重,則
怨禍不深矣”。如皇甫公之赴履危亂,而能終以歸全者,其致不亦貴乎!故顏子
願不伐善為先,斯亦行身之要與!
贊曰:黃妖沖發,嵩乃奮鉞。孰是振旅,不居不伐。
俊捷陳、潁,亦弭於越。言肅王命,並遘屯蹶。
卷七十一  皇甫嵩朱俊列傳第六十一_後漢書原文_國學 史部0

猜你喜歡

卷七十一  皇甫嵩朱俊列傳第六十一_後漢書原文_國學 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