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三

○高乾(弟慎 弟昂 弟季式) 封隆之(子子繪 從子孝琬 孝琰)
高乾,字乾邕,渤海蓚人也。父翼,字次同,豪俠有風神,為州里所宗敬。
孝昌末,葛榮作亂於燕、趙,朝廷以翼山東豪右,即家拜渤海太守。至郡未幾,
賊徒愈盛,翼部率合境,徙居河、濟之間。魏因置東冀州,以翼為刺史,加鎮東
將軍、樂城縣侯。及爾朱兆弒莊帝,翼保境自守。謂諸子曰:“主憂臣辱,主辱
臣死,今社稷阽危,人神憤怨,破家報國,在此時也。爾朱兄弟,性甚猜忌,忌
則多害,汝等宜早圖之。先人有奪人之心,時不可失也。”事未輯而卒。中興初,
贈使持節、侍中、太保、錄尚書事、冀定瀛相殷幽六州諸軍事、冀州刺史,謚曰
文宣。
乾性明悟,俊偉有知略,美音容,進止都雅。少時輕俠,數犯公法,長而修
改,輕財重義,多所交結。魏領軍元叉,權重當世,以意氣相得,接乾甚厚。起
家拜員外散騎侍郎,領直後,轉太尉士曹、司徒中兵,遷員外。魏孝莊之居藩也,
乾潛相託附。及爾朱榮入洛,乾東奔於翼。莊帝立,遙除龍驤將軍、通直散騎常
侍。乾兄弟本有從橫志,見榮殺害人士,謂天下遂亂,乃率河北流人反於河、濟
之間,受葛榮官爵,屢敗齊州士馬。莊帝尋遣右僕射元羅巡撫三齊,乾兄弟相率
出降。朝廷以乾為給事黃門侍郎。爾朱榮以乾前罪,不應復居近要,莊帝聽乾解
官歸鄉里。於是招納驍勇,以射獵自娛。榮死,乾馳赴洛陽,莊帝見之,大喜。
時爾朱徒黨擁兵在外,莊帝以乾為金紫光祿大夫、河北大使,令招集鄉閭為表里
形援。乾垂涕奉詔,弟昂拔劍起舞,請以死自效。
俄而爾朱兆入洛,尋遣其監軍孫白鷂百餘騎至冀州,託言普征民馬,欲待乾
兄弟送馬,因收之。乾既宿有報復之心,而白鷂忽至,知將見圖,乃先機定策,
潛勒壯士,襲據州城,傳檄州郡,殺白鷂,執刺史元仲宗。推封隆之權行州事,
為莊帝舉哀,三軍縞素。乾升壇誓眾,辭氣激揚,涕淚交下,將士莫不哀憤。北
受幽州刺史劉靈助節度,共為影響。俄而靈助被殺。屬高祖出山東,揚聲來討,
眾情莫不惶懼。乾謂其徒曰:“吾聞高晉州雄略蓋世,其志不居人下。且爾朱無
道,殺主虐民,正是英雄效義之會也。今日之來,必有深計,吾當輕馬奉迎,密
參意旨,諸君但勿憂懼,聽我一行。”乾乃將十數騎於關口迎謁。乾既曉達時機,
閒習世事,言辭慷慨,雅合深旨,高祖大加賞重,仍同帳寢宿。時高祖雖內有遠
圖,而外跡未見,爾朱羽生為殷州刺史,高祖密遣李元忠舉兵逼其城,令乾率眾
偽往救之。乾遂輕騎入見羽生,與指畫軍計。羽生與乾俱出,因擒之,遂平殷州。
又共定策推立中興主,拜乾侍中、司空。先是信都草創,軍國權輿,乾遭喪不得
終制。及武帝立,天下初定,乾乃表請解職,行三年之禮。詔聽解侍中,司空如
故,封長樂郡公,邑一千戶。乾雖求退,不謂便見從許。既去內侍,朝廷罕所關
知,居常怏怏。
武帝將貳於高祖,望乾為己用,會於華林園,宴罷,獨留乾,謂之曰:“司
空奕世忠良,今日復建殊效,相與雖則君臣,實亦義同兄弟,宜共立盟約以敦情
契。”殷勤逼之。乾對曰:“臣世奉朝廷,遇荷殊寵,以身許國,何敢有貳。”
乾雖有此對,然非其本心。事出倉卒,又不謂武帝便有異圖,遂不固辭,而不啟
高祖。及武帝置部曲,乾乃私謂所親曰:“主上不親勛賢,而招集群豎。數遣元
士弼、王思政往來關西,與賀拔岳計議。又出賀拔勝為荊州刺史,外示疏忌,實
欲樹黨,令其兄弟相近,冀據有西方。禍難將作,必及於我。”乃密啟高祖。高
祖召乾詣并州,面論時事,乾因勸高祖以受魏禪。高祖以袖掩其口曰:“勿妄言。
今啟司空復為侍中,門下之事,一以相委。”高祖屢啟,詔書竟不施行。
乾以頻請不遂,知變難將起,密啟高祖,求為徐州,乃除使持節、都督三徐
諸軍事、開府儀同三司、徐州刺史。指期將發,而帝知乾泄漏前事,乃詔高祖云:
“曾與乾邕私有盟約,今復反覆兩端。”高祖便取乾前後數啟論時事者,遣使封
送武帝。帝召乾邕示之,禁於門下省,對高祖使人責乾前後之失。乾曰:“臣以
身奉國,義盡忠貞,陛下既立異圖,而乃雲臣反覆。以匹夫加諸罪,尚或難免,
況人主推惡,復何逃命。欲加之罪,其無辭乎?功大身危,自古然也。若死而有
知,庶無負莊帝。”遂賜死,時年三十七。乾臨死,神色不變,見者莫不嘆惜焉。
時武衛將軍元整監刑,謂乾曰:“頗有書及家人乎?”乾曰:“吾兄弟分張,各
在異處,今日之事,想無全者,兒子既小,未有所識,亦恐巢傾卵破,夫欲何言。”
後高祖討斛斯椿等,次盟津,謂乾弟昂曰:“若早用司空之策,豈有今日之舉也!”
天平初,贈使持節、都督冀定滄瀛幽齊徐青光兗十州軍事、太師、錄尚書事、冀
州刺史,謚曰文昭。長子繼叔襲祖樂城縣侯,令第二子呂兒襲乾爵。
乾弟慎,字仲密,頗涉文史,與兄弟志尚不同,偏為父所愛。魏中興初,除
滄州刺史、東南道行台尚書。太昌初,遷光州刺史,加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
時天下初定,聽慎以本鄉部曲數千人自隨。慎為政嚴酷,又縱左右,吏民苦之。
兄乾死,密棄州將歸高祖,武帝敕青州斷其歸路。慎間行至晉陽,高祖以為大行
台左丞,轉尚書,當官無所迴避,時鹹畏憚之。自義旗之後,安州民恃其邊險,
不賓王化,尋以慎為行台僕射,率眾討平之。天平末,拜侍中,加開府。元象初,
出為兗州刺史。尋征為御史中尉,選用御史,多其親戚鄉閭,不稱朝望,世宗奏
令改選焉。慎前妻吏部郎中崔暹妹,為慎所棄。暹時為世宗委任,慎謂其構己,
性既狷急,積懷憤恨,因是罕有糾劾,多所縱舍。高祖嫌責之,彌不自安。出為
北豫州刺史,遂據武牢降西魏。慎先入關。周文帝率眾東出,高祖破之於邙山。
慎妻子將西度,於路盡禽之。高祖以其勛家,啟慎一房配沒而已。
昂,字敖曹,乾第三弟。幼稚時,便有壯氣。長而俶儻,膽力過人,龍眉豹
頸,姿體雄異。其父為求嚴師,令加捶撻。昂不遵師訓,專事馳騁,每言男兒當
橫行天下,自取富貴,誰能端坐讀書作老博士也。與兄乾數為劫掠,州縣莫能窮
治。招聚劍客,家資傾盡,鄉閭畏之,無敢違迕。父翼常謂人曰:“此兒不滅我
族,當大吾門,不直為州豪也。”
建義初,兄弟共舉兵,既而奉旨散眾,仍除通直散騎侍郎,封武城縣伯,邑
五百戶。乾解官歸,與昂俱在鄉里,陰養壯士。爾朱榮聞而惡之,密令刺史元仲
宗誘執昂,送於晉陽。永安末,榮入洛,以昂自隨,禁於駝牛署。既而榮死,魏
莊帝既引見勞勉之。時爾朱既隆還逼宮闕,帝親臨大夏門指麾處分。昂既免縲紲,
被甲橫戈,志凌勁敵。乃與其從子長命等推鋒徑進,所向披靡。帝及觀者莫不壯
之。既除直閣將軍,賜帛千匹。昂以寇難尚繁,非一夫所濟,乃請還本鄉,招集
部曲。仍除通直常侍,加平北將軍。所在義勇,競來投赴。尋值京師不守,遂與
父兄據信都起義。殷州刺史爾朱羽生潛軍來襲,奄至城下,昂不暇擐甲,將十餘
騎馳之,羽生退走,人情遂定。後廢帝立,除使持節、冀州刺史以終其身。仍為
大都督,率眾從高祖破爾朱兆於廣阿。及平鄴,別率所部領黎陽。又隨高祖討爾
朱兆於韓陵,昂自領鄉人部曲王桃湯、東方老、呼延族等三千人。高祖曰:“高
都督純將漢兒,恐不濟事,今當割鮮卑兵千餘人共相參雜,於意如何?”昂對曰:
“敖曹所將部曲練習已久,前後戰鬥,不減鮮卑,今若雜之,情不相合,勝則爭
功,退則推罪,願自領漢軍,不煩更配。”高祖然之。及戰,高祖不利,軍小卻,
兆等方乘之。高岳、韓匈奴等以五百騎沖其前,斛律敦收散卒躡其後,昂與蔡俊
以千騎自栗園出,橫擊兆軍。兆眾由是大敗。是日微昂等,高祖幾殆。
太昌初,始之冀州。尋加侍中、開府,進爵為侯,邑七百戶。兄乾被殺,乃
將十餘騎奔晉陽,歸於高祖。及斛斯椿釁起,高祖南討,令昂為前驅。武帝西遁,
昂率五百騎倍道兼行,至於崤陝,不及而還。尋行豫州刺史,仍討三荊諸州不附
者,並平之。天平初,除侍中、司空公。昂以兄乾薨於此位,固辭不拜,轉司徒
公。時高祖方有事關隴,以昂為西南道大都督,徑趣商洛。山道峻隘,已為寇所
守險,昂轉斗而進,莫有當其鋒者。遂攻克上洛,獲西魏洛州刺史泉企,並將帥
數十人。會竇泰失利,召昂班師。時昂為流矢所中,創甚,顧謂左右曰:“吾以
身許國,死無恨矣,所可嘆息者,不見季式作刺史耳。”高祖聞之,既馳驛啟季
式為濟州刺史。昂還,復為軍司大都督,統七十六都督,與行台侯景治兵於武牢。
御史中尉劉貴時亦率眾在北豫州,與昂小有忿爭,昂怒,鳴鼓會兵而攻之。侯景
與冀州刺史万俟受洛乾救解乃止。其俠氣凌物如此。於時鮮卑共輕中華朝士,唯
憚服於昂。高祖每申令三軍,常鮮卑語,昂若在列,則為華言。昂嘗詣相府,掌
門者不納,昂怒,引弓射之。高祖知而不責。
元象元年,進封京兆郡公,邑一千戶。與侯景等同攻獨孤如願於金墉城,周
文帝率眾救之。戰於邙陰,昂所部失利,左右分散,單馬東出,欲趣河陽南城,
門閉不得入,遂為西軍所害,時年四十八。贈使持節侍中、都督冀定滄瀛殷五州
諸軍事、太師、大司馬、太尉公、錄尚書事、冀州刺史,謚忠武。子突騎嗣,早
卒。世宗復召昂諸子,親簡其第三子道豁嗣。皇建初,追封昂永昌王。道豁襲,
武平末,開府儀同三司。入周,授儀同大將軍。開皇中,卒於黃州刺史。
季式,字子通,乾第四弟也。亦有膽氣。中興初,拜鎮遠將軍、正員郎,遷
衛將軍、金紫光祿大夫,尋加散騎常侍,領主衣都統。太昌初,除尚食典御。天
平中,出為濟州刺史。山東舊賊劉盤陀、史明曜等攻劫道路,剽掠村邑,齊、兗、
青、徐四州患之,歷政不能討。季式至,皆破滅之。尋有濮陽民杜靈椿等攻城剽
野,聚眾將萬人,季式遣騎三百,一戰擒之。又陽平路叔文徒黨緒顯等立營柵為
亂,季式討平之。又有群賊破南河郡,季式遣兵臨之,應時斬戮。自茲以後,遠
近清晏。季式兄弟貴盛,並有勛於時,自領部曲千餘人,馬八百匹,戈甲器仗皆
備,故凡追督賊盜,多致克捷。有客嘗謂季式曰:“濮陽、陽平乃是畿內,既不
奉命,又不侵境,而有何急,遣私軍遠戰?萬一失脫,豈不招罪?”季式曰:
“君言何不忠之甚也!我與國義同安危,豈有見賊不討之理?且賊知tai6*軍卒不能
來,又不疑外州有救,未備之間,破之必矣。兵尚神速,何得後機,若以獲罪,
吾亦無限。”
元象中,西寇大至。高祖親率三軍以御之,陣於邙北,師徒大敗,河中流屍
相繼,敗兵首尾不絕。人情騷動,謂世事艱難。所親部曲請季式曰:“今日形勢
大事去矣,可將腹心二百騎奔梁,既得避禍,不失富貴。何為坐受死也?”季式
曰:“吾兄弟受國厚恩,與高王共定天下,一旦傾危,亡去不義。若社稷顛覆,
當背城死戰,安能區區偷生苟活!”是役也,司徒歿焉。
入為散騎常侍。興和中,行晉州事。解州,仍鎮永安戍。高慎以武牢叛,遣
信報季式。季式得書驚懼,既狼狽奔告高祖。高祖嘉其至誠,待之如舊。武定中,
除侍中,尋加冀州大中正,時世宗先為此任,啟以回授。為都督,從清河公岳破
蕭明於寒山,敗侯景於渦陽。還,除衛尉卿。復為都督,從清河公攻王思政於潁
川,拔之。以前後功加儀同三司。天保初,封乘氏縣子。仍為都督,隨司徒潘樂
征討江、淮之間。為私使樂人於邊境交易,還京,坐被禁止,尋而赦之。四年夏,
發疽卒,年三十八。贈侍中、使持節、都督滄冀州諸軍事、開府儀同三司、冀州
刺史,謚曰恭穆。
季式豪率好酒,又恃舉家勛功,不拘檢節。與光州刺史李元忠生平游款,在
濟州夜飲,憶元忠,開城門,令左右乘驛持一壺酒往光州勸元忠。朝廷知而容之。
兄慎叛後,少時解職。黃門郎司馬消難,左僕射子如之子,又是高祖之婿,勢盛
當時。因退食暇,尋季式與之酣飲。留宿旦日,重門並閉,關籥不通。消難固請
云:“我是黃門郎,天子侍臣,豈有不參朝之理?且已一宿不歸,家君必當大怪。
今若又留我狂飲,我得罪無辭,恐君亦不免譴責。”季式曰:“君自稱黃門郎,
又言畏家君怪,欲以地勢脅我邪?高季式死自有處,實不畏此。”消難拜謝請出,
終不見許。酒至,不肯飲。季式云:“我留君盡興,君是何人,不為我痛飲。”
命左右索車輪括消難頸,又索一輪自括頸,仍命酒引滿相勸。消難不得已,欣笑
而從之,方乃俱脫車輪,更留一宿。是時失消難兩宿,莫知所在,內外驚異。及
消難出,方具言之。世宗在京輔政,白魏帝賜消難美酒數石,珍羞十輿,並令朝
士與季式親狎者,就季式宅宴集。其被優遇如此。
翼長兄子永樂、次兄子延伯,並和厚有長者稱,俱從翼舉義。永樂官至衛將
軍、右光祿大夫、冀州大中正,出為博陵太守,以民事不濟,zi6*殺。贈使持節、
督滄冀二州諸軍事、儀同三司、冀州刺史。子長命,本自賤出,年二十餘始被收
舉。猛暴好殺,然亦果於戰鬥。初於大夏門拒爾朱世隆,以功累遷左光祿大夫。
高祖遙授長命雍州刺史,封沮陽鄉男,一百戶。尋進封鄢陵縣伯,增二百戶,武
定中,隨儀同劉豐討侯景,為景所殺。贈冀州刺史。延伯歷中散大夫、安州刺史,
封萬年縣男,邑二百戶。天保初,加征西將軍,進爵為子。卒,贈太府少卿
自昂初以豪俠立名,為之羽翼者,呼延族、劉貴珍、劉長狄、東方老、劉士
榮、成五彪、韓願生、劉桃棒;隨其建義者,李希光、劉叔宗、劉孟和。並仕宦
顯達。
孟和名協,浮陽饒安人也。孟和少好弓馬,率性豪俠。幽州刺史劉靈助之起
兵也,孟和亦聚眾附昂兄弟,昂遙應之。及靈助敗,昂乃據冀州,孟和為其致力。
會高祖起義冀州,以孟和為都督。中興初,拜通直常侍。二年,除安東將軍。尋
加征東將軍、金紫光祿。以建義勛,賜爵長廣縣伯。天平中,衛將軍、上黨內史,
罷郡,除大丞相司馬。武定元年,坐事死。
叔宗字元纂,樂陵平昌人。和謹,頗有學業,舉秀才。稍遷滄州治中。永安
中,加鎮遠將軍、諫議大夫。兄海寶,少輕俠,然為州里所愛。昂之起義也,海
寶率鄉閭襲滄州以應昂,昂以海寶權行滄州事。前范陽太守刁整心附爾朱,遣弟
子安壽襲殺海寶。叔宗仍歸於昂。中興初,高祖除前將軍、廷尉少卿。太昌初,
加鎮軍將軍、光祿大夫。天平初,除車騎將軍、左光祿大夫。二年卒。贈使持節、
儀同、定州刺史。
老字安德,鬲人。家世寒微。身長七尺,膂力過人。少粗獷無賴,結輕險之
徒共為賊盜,鄉里患之。魏末兵起,遂與昂為部曲。義旗建,仍從征討,以軍功
除殿中將軍。累遷平遠將軍。除魯陽太守。後除南益州刺史,領宜陽太守,賜爵
長樂子。老頻為二郡,出入數年,境接群蠻,又鄰西敵,至於攻城野戰,率先士
卒,屢以少制眾,西人憚之。顯祖受禪,別封陽平縣伯,遷南兗州刺史。後與蕭
軌等渡江,戰沒。
希光,渤海蓚人也。父紹,魏長廣太守,希光隨高乾起義信都。中興初,除
安南將軍、安德郡守。後為世祖開府長史。武定末,從高岳平潁川,封義寧縣開
國侯,歷潁、梁、南兗三州刺史。天保中,揚州刺史,與蕭軌等渡江,戰沒。贈
開府儀同三司、西兗州刺史。子子令,尚書外兵郎中。武平末,通直常侍。隋開
皇中,卒於易州刺史。希光族弟子貢,以與義旗之功,官至吏部郎,後為兗州刺
史。坐貪暴為世宗所殺。
顯祖責陳武廢蕭明,命儀同蕭軌率希光、東方老、裴英起、王敬寶步騎數萬
伐之。以七年三月渡江,襲克石頭城。五將名位相侔,英起以侍中為軍司,蕭軌
與希光並為都督,軍中抗禮,不相服御,競說謀略,動必乖張。頓軍丹陽城下,
值霖雨五十餘日,及戰,兵器並不堪施用,故致敗亡。將帥俱死,士卒得還者十
二三,所沒器械軍資不可勝紀。蕭軌、王寶事行,史闕其傳。
裴英起,河東人。其先晉末渡淮,寓居淮南之壽陽縣。祖彥先,隨薛安都入
魏,官至趙郡守。父約,渤海相。英起聰慧滑稽,好劇談,不拘儀檢,仁魏至定
州長史。世宗引為行台左丞。天保中,都官尚書,兼侍中,及戰沒,贈開府、尚
書左僕射。
封隆之,字祖裔,小名皮,渤海之蓚人也。父回,魏司空。隆之性寬和,有
度量。弱冠州郡主簿,起家奉朝請,領直後。汝南王悅開府,為中兵參軍。
初,延昌中,道人法慶作亂冀方,自號“大乘”,眾五萬餘。遣大都督元遙
及隆之擒獲法慶,賜爵武城子。俄兼司徒主簿、河南尹丞。時青、齊二州士民反
叛,隆之奉使慰諭,鹹即降款。永安中,撫軍府長史。爾朱兆等屯據晉陽,魏朝
以河內要衝,除隆之龍驤將軍、河內太守,尋加持節、後將軍、假平北將軍、當
郡都督。未及到郡,屬爾朱兆入洛,莊帝幽崩。隆之以父遇害,常懷報雪,因此
遂持節東歸,圖為義舉。時高乾告隆之曰:“爾朱暴逆,禍加至尊,弟與兄並荷
先帝殊常之眷,豈可不出身為主,以報仇恥乎?”隆之對曰:“國恥家怨,痛入
骨髓,乘機而動,今實其時。”遂與乾等定計,夜襲州城,克之。乾等以隆之素
為鄉里所信,乃推為刺史。隆之盡心慰撫,人情感悅。
尋高祖自晉陽東出,隆之遣子子繪奉迎於滏口,高祖甚嘉之。既至信都,集
諸州郡督將僚吏等議曰:“逆胡爾朱兆窮凶極虐,天地之所不容,人神之所捐棄,
今所在蜂起,此天亡之時也。欲與諸君剪除凶羯,其計安在?”隆之對曰:“爾
朱暴虐,天亡斯至,神怒民怨,眾叛親離,雖握重兵,其強易弱。而大王乃心王
室,首唱義旗,天下之人,孰不歸仰?願大王勿疑。”中興初,拜左光祿大夫、
吏部尚書。爾朱兆等軍於廣阿,十月,高祖與戰,大破之。乃遣隆之持節為北道
大使。高祖將擊爾朱兆等軍於韓陵,留隆之鎮鄴城。爾朱兆等走,以隆之行冀州
事,仍領降俘三萬餘人,分置諸州。
尋征為侍中。時高祖自洛還師於鄴。隆之將赴都,因過謁見,啟高祖曰:
“斛斯椿、賀拔勝、賈顯智等往事爾朱,中復乖阻,及討仲遠,又與之同,猜忍
之人,志欲無限。又叱烈延慶侯念賢皆在京師,王授以名位,此等必構禍隙。”
高祖經宿乃謂隆之曰:“侍中昨言,實是深慮。”尋封安德郡公,邑二千戶,進
位儀同三司。於時朝議以爾朱榮佐命前朝,宜配食明帝廟庭。隆之議曰:“榮為
人臣,親行殺逆,安有害人之母,與子對饗?考古詢今,未見其義。”從之。詔
隆之參議麟趾閣,以定新制。又贈其妻祖氏范陽郡君。隆之表以先爵富城子及武
城子轉授弟子孝琬等,朝廷嘉而從之。後為斛斯椿等構之於魏帝,逃歸鄉里。高
祖知其被誣,召赴晉陽。魏帝尋以本官征之,隆之固辭不赴。仍以隆之行并州刺
史。魏清河王亶為大司馬。長史。
天平初,復入為侍中,預遷都之議。魏靜帝詔為侍講,除吏部尚書,加侍中,
以本官行冀州事。陽平民路紹遵聚眾反,自號行台,破定州博陵郡,虜太守高永
樂,南侵冀州。隆之令所部長樂太守高景等擊破之,生擒紹遵,送於晉陽。元象
初,除冀州刺史。尋加開府。時初召募勇果,都督孛八、高法雄、封子元等不願
遠戍,聚眾為亂。隆之率州軍破平之。興和元年,復征為侍中。隆之素得鄉里人
情,頻為本州,留心撫字,吏民追思,立碑頌德。轉行梁州事,又行濟州事,征
拜尚書右僕射。武定初北豫州刺史高仲密將叛,遣使陰通訊息於冀州豪望,使為
內應。輕薄之徒,頗相扇動,詔隆之馳驛慰撫,遂得安靜。世宗密書與隆之云:
“仲密枝黨同惡向西者,宜悉收其家累,以懲將來。”隆之以為恩旨既行,理無
追改,今若收治,示民不信,脫或驚擾,所虧處大。乃啟高祖,事遂得停。
隆之自義旗始建,首參經略,奇謀妙算,密以啟聞,手書削稿,罕知於外。
高祖嘉其忠謹,每多從之。復以本官行濟州事,轉齊州刺史,武定三年卒官,年
六十一。詔遣主書監神貴就吊,賻物五百段,贈使持節、都督滄瀛二州諸軍事、
驃騎大將軍、瀛州刺史、司徒公。高祖以隆之勛舊,追榮未盡,復啟贈使持節、
都督冀瀛滄齊濟五州諸軍事、冀州刺史、太保,余如故,謚曰宣懿。高祖後至冀
州境,次於交津。追憶隆之,顧謂冀州行事司馬子如曰:“封公積德履仁,體通
性達,自出納軍國,垂二十年,契闊艱虞,始終如一。以其忠信可憑,方以後事
托之。何期報善無徵,奄從物化,言念忠賢,良可痛惜。”為之流涕。令參軍仲
羨以太牢就祭焉。長子早亡。第二子子繪嗣。
子繪,字仲藻,小名搔,性和理,有器局。釋褐秘書郎中。爾朱兆之害魏莊
帝也,與父隆之舉義信都,奉使詣高祖。至信都,召署開府主簿,仍典書記。中
興元年,轉大丞相主簿,加伏波將軍。從高祖征爾朱兆。及平中山,軍還,除通
直常侍、左將軍,領中書舍人。母憂解職,尋複本任。太昌中,從高祖定並、汾、
肆數州,平爾朱兆及山胡等,加征南將軍、金紫光祿大夫,魏武帝末,斛斯椿等
佞幸用事,父隆之以猜忌,懼難潛歸鄉里,子繪亦棄官俱還。孝靜初,兼給事黃
門侍郎,與太常卿李元忠等並持節出使,觀省風俗,問人疾苦。還,赴晉陽,從
高祖征夏州。二年,除衛將軍、平陽太守,尋加散騎常侍。晉州北界霍太山,舊
號千里徑者,山坂高峻,每大軍往來,士馬勞苦,子繪啟高祖,請於舊徑東谷別
開一路。高祖從之,仍令子繪領汾、晉二州夫修治,旬日而就。高祖親總六軍,
路經新道,嘉其省便,賜谷二百斛。後大軍討復東雍,平柴壁及喬山、紫谷、絳
蜀等,子繪恆以太守前驅慰勞,徵兵運糧,軍士無乏。興和初,自郡征補大行台
吏部郎中。
武定元年,高仲密以武牢西叛,周文帝擁眾東侵,高祖於邙山破之,乘勝長
驅,遂至潼關。或諫不可窮兵極武者,高祖總命群僚議其進止。子繪言曰:“賊
帥才非人雄,偷竊名號,遂敢驅率亡叛,遂死伊瀍,天道禍淫,一朝瓦解。雖僅
以身免,而魂膽俱喪。混一車書,正在今日,天與不取,反得其咎。時難遇而易
失。昔魏祖之平漢中,不乘勝而取巴蜀,失在遲疑,悔無及已。伏願大王不以為
疑。”高祖深然之。但以時既盛暑,方為後圖,遂命班師。
三年,父喪去職。四年,高祖西討,起為大都督,領冀州兵赴鄴,從高祖自
滏口西趣晉州,會大軍於玉壁。復以子繪為大行台吏部郎中。及高祖病篤,師還
晉陽,引入內室,面受密旨,銜命山東,安撫州郡。高祖崩,秘未發喪,世宗以
子繪為渤海太守,令馳驛赴任。世宗親執其手曰:“誠知此郡未允勛望,但時事
未安,須卿鎮撫。且衣錦晝游,古人所貴,善加經略,綏靜海隅,不勞學習常太
守向州參也。”仍聽收集部曲一千人。後進秩一等,加驃騎將軍。天保二年,除
太尉長史。三年,頻以本官再行南青州事。四年,坐事免。六年,行南兗州事,
尋除持節、海州刺史,不行。
七年,改授合州刺史。到州未幾,值蕭軌、裴英起等江東敗沒,行台司馬恭
發歷陽,徑還壽春,疆埸大駭。兼在州器械,隨軍略盡,城隍樓雉,虧壞者多,
子繪乃造城隍樓雉,繕治軍器,守御所須畢備,人情漸安。尋敕於州營造船艦,
子繪為大使,總監之。陳武帝曾遣其護軍將軍徐度等率輕舟從柵口歷東關入巢湖,
徑襲合肥,規燒船舫。以夜一更潛寇城下,子繪率將士格戰,陳人奔退。
九年,轉鄭州刺史。子繪曉達政事,長於綏撫,歷宰州郡,所在安之。征為
司徒左長史,行魏尹事。乾明初,轉大司農,尋正除魏尹。皇建中,加驃騎大將
軍。大寧二年,遷都官尚書。高歸彥作逆,召子繪入見昭陽殿。帝親詔子繪曰:
“冀州密邇京甸,歸彥敢肆凶悖。已敕大司馬、平原王段孝先總勒重兵,乘機電
發;司空、東安王婁睿督率諸軍,絡繹繼進。卿世載名德,恩洽彼州,故遣參贊
軍事,隨便慰撫,宜善加謀略,以稱所寄。”即以其日馳傳赴軍。子繪祖父世為
本州,百姓素所歸附。既至,巡城諭以禍福,民吏降款,日夜相繼,賊中動靜,
小大必知。賊平,仍敕子繪權行州事。
尋征還,敕與群官議定律令,加儀同三司。後突厥入逼晉陽,詔子繪行懷州
事,乘驛之任。還為七兵尚書,轉祠部尚書。河清三年,暴疾卒,年五十。世祖
深嘆惜之。贈使持節、瀛冀二州軍事、冀州刺史、開府儀同、尚書右僕射,謚曰
簡。子寶蓋嗣。武平末,通直常侍。
子繪弟子繡,武平中,渤海太守、霍州刺史。陳將吳明徹侵略淮南,子繡城
陷,被送揚州。齊亡後,逃歸。隋開皇初,終於通州刺史。子繡外貌儒雅,而俠
氣難忤。司空婁定遠,子繡兄之婿也,為瀛州刺史。子繡在渤海,定遠過之,對
妻及諸女宴集,言戲微有褻慢,子繡大怒,鳴鼓集眾將攻之。俄頃,兵至數千,
馬將千匹。定遠免冠拜謝,久乃釋之。
隆之弟延之,字祖業。少明辯,有世用。起家員外郎。中興初,除中堅將軍。
高祖以為大行台左光祿大夫,封郟城縣子。行渤海郡事。以都督從婁昭討樊子鵠,
事平,除青州刺史。延之好財利,在州多所受納。後行晉州事,高祖沙苑失利還,
延之棄州北走。高祖大怒,同罪人皆死,以隆之故,獨得免。興和二年卒,年五
十四。贈使持節、都督冀殷瀛三州諸軍事、驃騎大將軍、尚書左僕射、司徒、冀
州刺史,謚曰文恭。子孝纂嗣。
隆之弟子孝琬,字子蒨,父祖曹,魏冀州平北府長史。以隆之佐命之功,贈
雍州刺史、殿中尚書。孝琬七歲而孤,獨為隆之所鞠養,慈愛甚篤。年十六,本
州辟主簿。魏永熙二年,隆之啟以父爵富城子授焉。三年,釋褐開府參軍事。天
平中,輕車將軍、司徒主簿。武定中,為顯祖開府主簿,遷從事中郎將,領東宮
洗馬。天保二年卒,時年三十六,帝聞而嘆惜焉。贈左將軍、太府少卿。孝琬性
恬靜,頗好文詠。太子少師邢邵、七兵尚書王昕並先達高才,與孝琬年位懸隔,
晚相逢遇,分好遂深。孝琬靈櫬言歸,二人送於郊外,悲哭淒慟,有感路人。
孝琬弟孝琰,字士光。少修飾學尚,有風儀。年十六,辟州主簿,釋褐秘書
郎。天保元年,為太子舍人,出入東宮,甚有令望。丁母憂,解任,除晉州法曹
參軍。尋征還,復除太子舍人。乾明初,為中書舍人。皇建初,司空掾、秘書丞、
散騎常侍,聘陳使主,已發道途,遙授中書侍郎。還,坐事除名。天統三年,除
並省吏部郎中、南陽王友,赴晉陽典機密。
和士開母喪,託附鹹往奔哭。鄴中富商丁鄒、儼興等並為義孝,有一士人,
亦哭在限,孝琰入吊,出謂人曰:“嚴興之南,丁鄒之北,有一朝士,號叫甚哀。”
聞者傳之。士開知而大怒。其後會黃門郎李懷奏南陽王綽專恣,士開因譖之曰:
“孝琰從綽出外,乘其副馬,舍離部伍,別行戲話。”時孝琰女為范陽王妃,為
禮事因假入辭,帝遂決馬鞭百餘。放出,又遣高阿那肱重決五十,幾致於死。還
京,在集書省上下,從是沉廢。士開死後,為通直散騎常侍。後與周朝通好,趙
彥深奏之,詔以為聘周使副。祖珽輔政,又奏令入文林館,撰《御覽》。孝琰文
筆不高,但以風流自立,善於談謔,威儀閒雅,容止進退,人皆慕之。嘗謂祖珽
云:“公是衣冠宰相,異於餘人。”近習聞之,大以為恨。
尋以本官為尚書左丞,其所彈射,多承意旨。時有道人曇獻者,為皇太后所
幸,賞賜隆厚,車服過度。又乞為沙門統,後主意不許,但太后欲之,遂得居任,
然後主常憾焉。因有僧尼以他事訴競者,辭引曇獻。上令有司推劾。孝琰案其受
納貨賄,致於極法,因搜尋其家,大獲珍異,悉以沒官。由是正授左丞,仍令奏
門下事。性頗簡傲,不諧時俗,恩遇漸高,彌自矜誕,舉動舒遲,無所降屈,識
者鄙之。與崔季舒等以正諫同死,時年五十一。子開府行參軍君確、君靜等二人
徙北邊,少子君嚴、君贊下蠶室。南安之敗,君確二人皆坐死。
史臣曰:高、封二公,無一人尺土之資,奮臂而起河朔,將致勤王之舉,以
雪莊帝仇,不亦壯哉!既克本藩,成其讓德,異夫韓馥懾袁紹之威。然力謝時雄,
才非命世,是以奉迎麾掞,用葉本圖。高祖因之,遂成霸業。重以昂之膽力,氣
冠萬物,韓陵之下,風飛電擊。然則齊氏元功,一門而已。但以非潁川元從,異
豐沛故人,腹心之寄,有所未允。露其啟疏,假手天誅,枉濫之極,莫過於此。
子繪才幹可稱,克荷堂構,弈世載德,斯為美焉。
贊曰:烈烈文昭,雄圖斯契。灼灼忠武,英資冠世。門下之酷,進退惟谷。
黃河之濱,蹈義亡身。封公矯矯,共濟時屯。比承明德,暉光日新。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三_北齊書原文_國學 史部0

猜你喜歡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三_北齊書原文_國學 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