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蘭亭序》賞析(7)
作者:王羲之 書體:書法家
《蘭亭序》,又名《蘭亭集序》、《禊序》、《禊帖》。全文28行,324宇。馮承素摹本《蘭亭序》為紙本,由兩幅楮紙拼接而成,質地光潔精細,因卷首有唐中宗李顯神龍年號小印,故稱‘神龍本”,縱24.5厘米,橫69.9厘米。
《蘭亭序》筆法精妙,表現在:
一、起筆、行筆、收筆三段均作精細處理,無絲毫懈怠,具有成熟行書的相當範式。所以作為行書教學的範本,《蘭亭序》歷來具有特殊的意義。只是其過於精熟的牽絲映帶、嫵媚的體勢若取法不當的話容易滑向流俗一面罷了,但對於訓練筆性的靈活度還是有其正面意義的。
二、用筆靈活多變。中鋒、側鋒交替使用,藏露結合,運筆過程跌宕起伏,開合較大,線形多變。“曲線”在《蘭亭序》中作為一種基本筆法不可忽視,“作品的用筆方法直接決定風格的大致導向。”《蘭亭序》的用筆上有兩個明顯的特徵:“一是筆畫的跳蕩,另一個是線形的多變。因此,強調提按動作的明確性與準確性,成為臨摹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標誌,平拖與直畫是絕對與之南轅北轍的。”這段話的意思很明確地道出用筆上力度節奏(跳蕩起伏)及“曲線”(不可平拖與直鋪)在臨摹中實乃占據重中之重的地位。
三、筆勢上處處隱含無窮的生機活力。在臨寫時要注意除了顧及線條完整性刻畫的同時,還要聯想到筆勢的走向,使其活而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