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蘭亭序》賞析(8)
作者:王羲之 書體:書法家
《蘭亭序》在結構上貌似平正,實際在細微之處卻極盡變化之能事,更加強調欹側取勢,不求對稱的形式美而強調揖讓的內在呼應,不求均勻的穩定而強調對比的視覺衝擊,這是後世趙孟類類在取法上所忽略的地方,也恰恰反映出王羲之行書“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自然自由之神趣也。另外還有一些細節,如:
一、形體大小穿插。通篇看來字形都被有效控制在一個合適的“度”內,但又能在自然之中求變化、而這種變化講究的不是“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的巨大反差,而是一切看似皆在不經意間,這需要筆墨技巧和深厚的功力,也需要超然的天賦和蕭散的個性,王羲之所受道家思想的影響在此得以體現,黃庭堅《山谷論書》云:“右軍筆法如孟子道性善,莊周談自然,縱說橫說,無不如意,非復可以常理拒之。”
二、字法多變。同字異形在《蘭亭》中是其構字多樣化之一絕。世人常舉文中二十“之”字、七個“不”字、五個“懷”字、三個“盛”字之多樣造型,無一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