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歷代書法>> 書法欣賞>> 別有味道的樓蘭殘紙(2)正文

別有味道的樓蘭殘紙(2)

作者:不詳 書體:書法家

二、西晉後期殘紙墨跡

自西晉初木簡到西晉末殘紙,僅越過40多年,但新體成熟腳步頗快,楷、行書構形的集體性轉變大體完成。新體另一明顯標誌是字態一律左傾(單字左低右高)。西晉間另一個重要變化是書寫材質變化:簡牘日漸退出,紙質漸成主角,樓蘭遺書中,木簡大多屬曹魏及西晉前期之物。

三、樓蘭西晉簡紙與郴州西晉簡牘比較

湖南郴州出土的西晉簡牘時間為西晉惠帝(290—307在位)時期,與西北樓蘭西晉簡紙處於同期。

郴州西晉簡以楷書為主,樓蘭西晉簡紙以楷、行為主。拿郴州西晉簡與樓蘭木簡比較,它們楷化進程大體相當,筆觸上,西部書跡顯得厚重,禿鈍型筆畫較多,郴州簡則秀逸端莊;結字上西部墨字各式各樣、良莠不齊,郴州晉簡則工整規範、今楷技巧似更熟練——這並非地區性演進的差異,而應歸於書寫技術上。兩種墨跡一處西北,一處南方僻蠻之地,相距不啻萬里,然而兩者對新體楷、行的表現可謂殊“法”同歸,在楷、行技術表現上大體一致。西晉間中原士人尚未大舉南遷,各地新體的普及,一方面來自三世紀前葉中原士人新寫法(如鍾繇等)的輻射影響,另一方面歸於社會實用書寫對新體的自覺推進、發展。西晉時期,大江南北新體的進展程度大體相當,至少在永嘉之亂前如此。

別有味道的樓蘭殘紙

首 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尾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