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兩漢佚名的《飲馬長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
遠道不可思,夙昔夢見之。(夙昔 一作:宿昔)
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
他鄉各異縣,輾轉不相見。
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
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
名句書法欣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看著河邊連綿不斷的青青春草,讓人想起那遠行在外的征人。
遠在外鄉的丈夫不能終日思念,只有在夢中才能相見。
夢裡見他在我的身旁,一覺醒來發覺他仍在他鄉。
其他鄉各有不同的地區,丈夫在他鄉漂泊不能見到。
枯桑雖已無葉尚且知道天風的拂吹,海水雖然廣大不易結冰,也可知道天氣的變冷。
同鄉的遊子各自回到家門與家人親愛,有誰肯向我告訴我丈夫的訊息?
客人風塵僕僕從遠方來,送給我裝有絹帛書信的鯉魚形狀的木盒。
呼喚童僕打開木盒,其中有尺把長的用素帛寫的信。
恭恭敬敬地拜讀丈夫用素帛寫的信,信中究竟說了些什麼?
書信的前一部分是說要增加飯量保重身體,書信的後一部分訴說思念。
注釋
綿綿:這裡義含雙關,由看到連綿不斷的青青春草,而引起對征人的 * 不斷的情思。
遠道:遠行。
夙昔:指昨夜。
覺:睡醒。
展轉:亦作“輾轉”,不定。這裡是說在他鄉作客的人行蹤無定。“展轉”又是形容不能安眠之詞。如將這一句解釋指思婦而言,也可以通,就是說她醒後翻來覆去不能再入夢。
枯桑:落了葉的桑樹。這兩句是說枯桑雖然沒有葉,仍然感到風吹,海水雖然不結冰,仍然感到天冷。比喻那遠方的人縱然感情淡薄也應該知道我的孤淒、我的想念。
入門,指各回自己家裡。
媚:愛。言:問訊。以上二句是把遠人沒有音信歸咎於別人不肯代為傳送。
雙鯉魚:指藏書信的函,就是刻成鯉魚形的兩塊木板,一底一蓋,把書信夾在裡面。一說將上面寫著書信的絹結成魚形。
烹:煮。假魚本不能煮,詩人為了造語生動故意將打開書函說成烹魚。
尺素書:古人寫文章或書信用長一尺左右的絹帛,稱為“尺素”。素,生絹。書,信。
長跪:伸直了腰跪著,古人席地而坐,坐時兩膝著地,臀部壓在腳後根上。跪時將腰伸直,上身就顯得長些,所以稱為“長跪”。
下:末二句“上”、“下”指書信的前部與後部。
簡評
這首詩最早見於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沂編的《文選》,歸入“樂府·古辭”。該詩的作者問題,歷來有爭議。《文選》李善注云:“此辭不知作者姓名。”《玉台新詠》則以為是漢蔡邕所作。當代也有人認為與蔡邕並無關係,而是東漢之前即流傳於民間的歌詩。
佚名名句,飲馬長城窟行名句
名句推薦
差若毫釐,謬以千里。
魏收《魏書·列傳·卷六十六》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江上旗亭,送君還是逢君處
吳大有《點絳唇·送李琴泉》夢斷刀頭,書開蠆尾,別有相思隨定。
史達祖《齊天樂·中秋宿真定驛》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無成功。
左丘明《國語·吳語·越王勾踐命諸稽郢行成於吳》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看蓬門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細雨,夜夜孤燈。
鄭燮《沁園春·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