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熊禾的《聞崇安縣學立碑》
全文:
出山未逾月,輒復入山去。
平生武夷志,茲游適真遇。
誅茅倘可遂,豈但山水趣。
扶搖欣夙心,躊躇動長慮。
恭惟文公學,倡道匪虛語。
向微剖析功,斯人遂聾瞽。
齋居一原嘆,此嘆無人悟。
晚年製作心,門人未輕許。
真實浸泬寥,枝葉謾誇詡。
漂淪未百年,剽竊立門戶。
吾黨固有愆,斯道自今古。
扶偏須忠臣,邪說可無距。
同志此來游,興言激余素。
禮樂愧河汾,興唐竟誰予。
大隱堂前水,滔滔自東注,回薄萬古心,無言對天柱。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恭惟
見“ 恭維 ”。
公學
原指 英國 為貴族子女開設的一種私立寄宿中學。著名的有伊頓公學、哈羅公學等。鴉片戰爭後我國一些由教會或公私團體辦的學校亦稱公學,如創設於 上海 的徐匯公學、南洋公學等。抗日戰爭時期解放區亦有公學,則是培養幹部的一種學校,如1937年成立於 延安 的陝北公學。
倡道
(1).在前面導引。《禮記·郊特牲》“男子親迎,男先於女,剛柔之義也” 漢 鄭玄 註:“先,謂倡道也。”
(2).見“ 倡導 ”。
虛語
(1).假話;空話。《列子·周穆王》:“古之真人,其覺自忘,其寢不夢,幾虛語哉。” 漢 鄒陽 《獄中上樑王書》:“臣聞‘忠無不報,信不見疑’,臣常以為然,徒虛語耳。” 南朝 梁 江淹 《詣建平王上書》:“下官聞‘仁不可恃,善不可依’,謂徒虛語,乃今知之。” 明 劉基 《發普濟過明覺寺至深居記》:“人言天下名山水,多為浮屠所占,豈虛語哉?”
(2).不用典故的語句。 南朝 梁 鍾嶸 《詩品·總論》:“近 任昉 、 王元長 等,辭不貴奇,競須新事,爾來作者,寖以成俗。遂乃句無虛語,語無虛字。”
熊禾名句,聞崇安縣學立碑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