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善珍的《送林南恩入京》
全文:
曩賦登樓望故鄉,邊淮十丈戰塵黃。
已聞淝水返朱序,亦說漢庭憐孝章。
千載青編如屬國,一麾白髮出炎荒。
山林朝市終殊路,只待除書慰別腸。
參考注釋
登樓
(1).上樓。 南朝 宋 謝靈運 《南樓中望所遲客》詩:“登樓為誰思,臨江遲來客。” 宋 戴復古 《無策》詩:“老覺登樓懶,心知涉世疎。”《花月痕》第十回:“ 荷生 道:‘正是,我們何不登樓一望。’”
(2).指 漢 末 王粲 避亂客 荊州 ,思歸,作《登樓賦》之事。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詩之五:“羣盜哀 王粲 ,中年召 賈生 。登樓初有作,前席竟為榮。” 宋 陸游 《秋望》詩:“一樽莫恨盤飧薄,終勝登樓憶故鄉。” 金 元好問 《鄧州城樓》詩:“自古江山感遊子,今人誰解賦登樓。” 元 戴良 《懷宋庸庵》詩:“ 祖逖 念時空擊檝, 仲宣 多難但登樓。”參見“ 登樓賦 ”。
(3).特指登上御樓,赦免囚徒。古代帝王大赦儀式之一種。 宋 李心傳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建炎二年三月》:“陛下還京,登樓肆赦,則天下之人,盡皆遷善遠罪。”《宋史·禮志二十》:“﹝御樓肆赦﹞其日,刑部録諸囚以俟。駕還至 宣德門 內幄次,改常服,羣臣就位,帝登樓御坐,樞密使、宣徽使侍立,仗衛如儀。”《宋史·樂志一》:“今郊祀禮畢,登樓肆赦,然後還宮。”《宋史·樂志二》:“皇帝歸大次奏《定安》,登樓禮成奏《聖安》,駕回奏《采茨》。”
故鄉
家鄉,自己出生的地方
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樂府詩集·木蘭詩》
邊淮
(1). 南宋 時, 淮河 一線為 宋 金 南北對峙的邊界,故稱“邊淮”。 宋 葉適 《安集兩淮申省狀》:“且當於邊 淮 先募弓弩手,耕極邊三十里之地。”
(2). 明 末 清 初, 淮河 一線一度為 南明 與 清 軍南北對峙的邊界。亦稱“ 邊淮 ”。 清 查慎行 《秦郵道中即目》詩:“去郭幾家猶傍柳,邊 淮 一帶已無村。”
戰塵
戰場上的塵埃。借指戰爭。 唐 司空圖 《河湟有感》詩:“一自 蕭關 起戰塵, 河 湟 隔斷異鄉春。” 前蜀 韋莊 《清河縣樓作》詩:“千里戰塵連 上苑 , 九江 歸路隔 東周 。” 劉白羽 《寫在太陽初升的時候》:“在滿布戰塵的道路上,我們不是在一條道路上走過的嗎?”
釋善珍名句,送林南恩入京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