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舒坦的《和馬粹老四明雜詩聊記里俗耳十首》
全文:
歲熟禾論{策去竹加禾},人歸夜擊鐘。
金澄沙底水,龍臥井邊峰。
香火長存社,漁鹽每奪農。
年來縑帛賤,砧杵萬家舂。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縑帛
(1).絹類的絲織物。古代多用作賞賜酬謝之物,亦用作貨幣。《周禮·天官·典絲》“掌其藏與其出,以待興功之時” 漢 鄭玄 註:“時者若溫煖宜縑帛,清涼宜文繡。”《史記·滑稽列傳》:“數賜縑帛,檐揭而去。” 唐 韓愈 《許受韓弘物狀》:“ 韓弘 榮於寵賜,遂寄縑帛與臣。”
(2).作書寫用。《後漢書·宦者傳·蔡倫》:“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紙。”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七:“故有刀筆鉛槧之説, 秦 漢 末用縑帛。” 清 周亮工 《與胡元潤書》:“ 王荊公 作字,未嘗輕用縑帛,獨於佛語用之。”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三章第四節:“ 兩漢 學校發達,經學又極煩瑣,士人錄寫大量經傳師說,竹簡重,縑帛貴,很自然的需要一種代用品,紙就在這個需要下產生了。”
砧杵
亦作“碪杵”。搗衣石和棒槌。亦指搗衣。 南朝 宋 鮑令暉 《題書後寄行人》詩:“砧杵夜不發,高門晝常關。” 唐 韋應物 《登樓寄王卿》詩:“數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荊榛寒雨中。” 宋 蘇軾 《九月二十日微雪懷子由弟》詩之二:“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無事屋廬深。” 元 商衟 《新水令》套曲:“愁聞砧杵敲,倦聽賓鴻叫。” 清 納蘭性德 《浪淘沙》詞:“野宿近荒城,碪杵無聲。”
舒坦名句,和馬粹老四明雜詩聊記里俗耳十首名句
名句推薦
憶把明珠買妾時,妾起梳頭郎畫眉
張妙淨《西湖竹枝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