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覯的《有感三首》
全文:
庭下縲囚何忿爭,刀筆少年初醉醒。
黃金滿把未回眼,笑殺迂儒欲措刑。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縲囚
猶纍囚。《陳書·徐陵傳》:“凡諸元帥,竝釋縲囚,爰及偏裨,同無翦馘。” 唐 李商隱 《贈送前劉五經》詩:“縲囚為學切,掌故受經忙。” 宋 梅堯臣 《廟子灣辭》:“輸卒引繂兮,蓬首躶體劇縲囚。赤日上煎兮,膠津蹙氣塞咽喉。” 清 昭槤 《嘯亭續錄·轉庵和尚》:“今得返歸鄉井,復為盛世之氓,吾志已伸,敢以縲囚之軀,有污章甫之榮也哉!”參見“ 纍囚 ”。
忿爭
亦作“ 忿諍 ”。忿怒相爭。《韓非子·解老》:“重生者雖入軍無忿爭之心,則無所用救害之備。”《淮南子·本經訓》:“逮至衰世,人眾而財寡,事力勞而養不足,於是忿爭生。”《隋書·房陵王勇傳》:“朕傍無姬侍,五子同母,可謂真兄弟也。豈若前代多諸內寵,孽子忿諍,為亡國之道邪!”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跋邏末羅耆厘山》:“其後僧徒忿諍,就王平議。” 唐 韓愈 《醉後》詩:“初喧或忿爭,中靜雜嘲戲。” 范文瀾 《中國近代史》第六章第七節:“《翁同龢日記》敘述 英 法 公使忿爭的情形,說 英 公使‘咆哮恣肆,為借款也,此等惡趣,我何以堪。’說 法 公使‘無恥無饜,日在犬羊虎豹叢中。’”
刀筆
古代在竹簡上刻字記事,用刀子颳去錯字,因此把有關案牘的事叫做刀筆,後多指寫狀子的事。多用作貶義
臨汪王欲得刀筆,為書謝上。——《史記·酷吏列傳》
長於刀筆
刀筆吏
少年
古稱青年男子,現在指人大約十歲到十五歲這個階段
少年兒童讀物
李覯名句,有感三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