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景元啟的《【中呂】上小樓 客情》
全文:
欲黃昏梅梢月明,動離愁酒闌人靜。
則被他檐鐵聲寒,翠被難溫,致令得倦。
客傷情。
聽山城,又起更,角聲幽韻,想他繡幃中和我一般孤另。
參考注釋
山城
(1).依山而築的城市。 北周 庾信 《奉和泛江》:“岸社多喬木,山城足迴樓。” 唐 白居易 《郡中》詩:“鄉路音信斷,山城日月遲。” 宋 歐陽修 《霽後看雪走筆呈元珍判官》詩之二:“山城歲暮驚時節,已作春風料峭寒。” 謝覺哉 《觀花小記》:“ 重慶 是一個美麗的山城。”
(2).指依山固守的營壘。《六韜·鳥雲山兵》:“衢道通谷,絶以武車,高置旌旗,謹勑三軍,無使敵人知吾之情,是謂山城。”
起更
舊時指第一次打更,即五更中的一更天。 明 湯顯祖 《牡丹亭·淮泊》:“起更了,廊下一宿,早去伺候開門。”《儒林外史》第十一回:“談到起更時候,一庭月色,照滿書窗,梅花一枝枝如畫在上面相似。” 陸文夫 《二遇周泰》:“這一夜齊巧落雨,起更以後,街上就沒有行人了。”
角聲
畫角之聲。古代軍中吹角以為昏明之節。《晉書·王羲之傳》:“ 述 ( 王述 )每聞角聲,謂 羲之 當候己,輒灑掃而待之。” 唐 李賀 《雁門太守行》:“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一章:“廟門外一通角聲吹動,全體用飯;二通角聲吹動,我親到寨上察看。”
五聲之一。《管子·幼官》:“君服青色,味酸味,聽角聲。”《宋書·樂志一》:“宮聲正方而好義,角聲堅齊而率禮。” 清 錢謙益 《<施愚山詩集>序》:“兵興以來,海內之詩彌盛,要皆角聲多宮聲寡,陰律多陽律寡。”
幽韻
幽深的韻昧。 唐 孟郊 《靜女吟》:“此志誰與諒,琴絃幽韻重。” 宋 朱熹 《懷子厚》詩:“琅然撫枯桐,幽韻泉谷虛。” 明 楊珽 《龍膏記·棘試》:“香氣誰能並,幽韻應無盡。” 郭沫若 《西湖紀游·趙公祠畔》:“醉紅的新葉,青嫩的草藤,高標的林樹,都含著夢中幽韻。”
中和
(1) 使中和
用酸中和鹼
(2) 相對的事物互相抵消,失去各自的性質
酸鹼中和
一般
(1) 一樣,同樣
(2) 一種;一番
別有一般滋味
(3) 普通;通常
一般常識
(4) 總體上;概括地
一般說來
孤另
孤單,孤獨。 宋 劉克莊 《水調歌頭·十三夜》詞:“ 嫦娥 老去孤另,離別匹如閒。” 元 馬致遠 《漢宮秋》第四折:“卻原來雁叫 長門 兩三聲,怎知道更有箇人孤另。”《警世通言·王嬌鸞百年長恨》:“寄語異鄉孤另客,莫將心事亂如麻。” 清 李漁 《意中緣·借兵》:“憶鴛盟,好事雖然定,兩下仍孤另。”
景元啟名句,【中呂】上小樓 客情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