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強至的《送章傳道東歸三十八韻》
全文:
一日或數篇,數日喔一軸。
夫子之於詩,夜補晝不足。
長吟天地間,萬象困題目。
天徒飽其才,而特餒其腹。
聲名三十載,半百事場屋。
今年試春官,淡榜輒不錄。
東風吹殘花,客淚迸京轂。
回頭謝青雲,卻抱來時玉。
河陽謁相公,每見輟飯沐。
贐金實空囊,禮遇駭僮僕。
遂游西諸侯,騎馬度函谷。
長安尋素交,零落半丘木。
惟有終南山,相看似舊綠。
東李雅好客,既親意轉篤。
授館如投家,晨杯繼宵燭。
羸馬殘青芻,飢僮厭餘肉。
予方坐幕府,陷嫉苦流俗。
群吠耳且盈,介立趣頗獨。
得君倍歡然,坦不置邊幅。
論情雖雲晚,聞誼固已夙。
二章初交鋒,懦氣令避縮。
自笑不量力,強和旋取衄。
從此遺形骸,留饌或脫粟。
有酒時招邀,共醉小軒竹。
論議到聖賢,道德富停蓄。
豈比篇章流,煙雲繞心曲。
飄颻走邊城,新禁察儒服。
戎帥不敢延,進退勢俱觸。
六月汗沾衣,幾作窮途哭。
回來臥旅舍,所得不充欲。
鄉思生秋蛩,輕裝遽雲促。
行當買淮田,晚歲謀退築。
予材覺無庸,計慮亦既熟。
無資媚要權,與世背馳逐。
祗合從漁樵。
胡為苟寸祿。
淮吳幸相望,有鄰可容卜。
浩歌老吾生,爭食任雞鶩。
薄宦猶縻人,歸飛羨黃鵠。
參考注釋
飄颻
(1).風吹貌。《文選·班彪<北征賦>》:“風猋發以飄颻兮,谷水漼以揚波。” 劉良 註:“飄颻,風馳皃。” 晉 傅玄 《雜詩》:“清風何飄颻,微月出西方。” 明 何景明 《落葉哀蟬曲》:“涼風飄颻兮吹玉階,秋葉颯兮鳴蟬哀。”
(2).飄蕩;飛揚。 漢 邊讓 《章華台賦》:“羅衣飄颻,組綺繽紛。” 唐 武元衡 《寓興呈崔員外諸公》詩:“三月楊花飛滿空,飄颻十里雪如風。”《紅樓夢》第二七回:“滿園裡綉帶飄颻,花枝招展。”
(3).形容動盪、起伏。 晉 陶潛 《閒情賦》:“思宵夢以從之,神飄颻而不安。” 唐 歐陽詹 《二公亭記》:“又釣人飄颻於左右,游禽出沒乎前後。”《明史·俞通海傳》:“有頃,六舟繞敵艦出,飄颻若游龍。”
(4).搖動;晃動。 唐 韓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詩:“所餘十九齒,飄颻盡浮危。”《西遊記》第七七回:“﹝ 行者 ﹞即抽身跳在寶殿尋時,忽見光彩飄颻。”
(5).飛翔貌。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四十:“焉得凌霄翼,飄颻登雲湄。” 唐 元友直 《小苑春望宮池柳色》詩:“繼續游蜂聚,飄颻戲蝶輕。” 宋 歐陽修 范仲淹 等《鶴聯句》:“頡頏紫霄垠,飄颻滄浪潯。”
(6).形容舉止輕盈、灑脫。 唐 柳泌 《玉清行》:“照徹聖姿嚴,飄颻神步徐。” 明 梁辰魚 《好事近·寄懷》套曲:“花館貯多嬌,冠當筵風度飄颻,纖歌飛處,柳外乳鶯春曉。” 明 無名氏 《贈書記·掃塋遘俠》:“看他丰姿出羣,飄颻韻生,我琳瑯觸目今何幸。”
(7).流落;飄泊。《三國志·蜀志·關羽傳》“共至 夏口 ” 裴松之 注引 晉 王隱 《蜀記》:“ 羽 勸 備 殺公, 備 不從。及至 夏口 ,飄颻 江 渚, 羽 怒曰:‘往日獵中,若從 羽 言,可無今日之困。’” 南朝 宋 鮑照 《代櫂歌行》:“羈客離嬰時,飄颻無定所。” 明 陸采 《明珠記·煎茶》:“郎年少,自分離;孤身何處飄颻。”
(8).形容馳思高遠。 晉 葛洪 《抱朴子·辭義》:“夫文章之體,尤難詳賞……明飄颻之細巧,蔽於沉深之弘邃也。” 唐 韋應物 《橫吹曲辭·長安道》:“麗人綺閣情飄颻,頭上鴛釵雙翠翹。” 清 劉大櫆 《海門鮑君墓志銘》:“蓋君之天才鴻麗,山峙泉涌,放恣飄颻,極馳騖之能,不勞紀律部伍,而自中於法度。”
(9).遙遠貌。 南朝 梁 庾肩吾 《經陳思王墓詩》:“飄颻 河 朔遠,颭飇颶風鳴。” 唐 高適 《燕歌行》:“邊庭飄颻那可度,絶域蒼茫無所有。”
(10).指縹渺貌。 唐 韋應物 《燕李錄事》詩:“近臣零落今誰在,仙駕飄颻不可期。”
邊城
臨近邊界的城市
禁察
猶監察。《漢書·江充傳》:“督 三輔 盜賊,禁察踰侈。”《後漢書·循吏傳·劉寵》:“ 寵 簡除煩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
儒服
(1).古代儒者的服飾。《禮記·儒行》:“ 魯哀公 問於 孔子 曰:‘夫子之服,其儒服與?’ 孔子 對曰:‘ 丘 少居 魯 ,衣逢掖之衣。長居 宋 ,冠章甫之冠。 丘 聞之也,君子之學也博,其服也鄉。 丘 不知儒服。’” 鄭玄 註:“逢,猶大也。大掖之衣,大袂襌衣也。”《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子路 後儒服委質,因門人請為弟子。”
(2).泛指讀書人的服裝。 清 卓爾堪 《從軍行》:“上堂仍儒服,未忍換戎裝。” 丁玲 《母親》:“不同的只是 武陵 家裡供的是一個鳳冠霞帔的老太太,而這裡是一個儒服儒巾的少年。”
(3).謂作為儒生。 明 李贄 《答鄧明府》:“居士向日儒服而強談佛,今居佛國矣,又強談儒。”
強至名句,送章傳道東歸三十八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