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周必大的《次韻胡邦衡相迎》
全文:
路逢驛使嶺頭回,喜得新詩勝得梅。
情似春風繰楚柳,句如臘雪屑韓瑰。
只今皇側求賢席,底事公銜樂聖杯。
台路六符行復煥,丹心一寸未應灰。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六符
謂三台六星的符驗。《漢書·東方朔傳》:“願陳《泰階六符》,以觀天變,不可不省。” 顏師古 註:“ 孟康 曰:‘泰階,三台也。每台二星,凡六星。符,六星之符驗也。’ 應劭 曰:‘《黃帝泰階六符經》曰:泰階者,天之三階也。上階為天子,中階為諸侯公卿大夫,下階為士庶人。’”後用為稱頌朝廷或輔臣之詞。 南朝 陳 徐陵 《陳公九錫文》:“膠庠宗稷之典,六符十等之章,還聞 泰始 之風流,重覩 永平 之遺事,此又公之功也。” 明 章懋 《上洛陽劉閣老書》:“惟夜望六符之光,以致起居之頌而已。”
行復
且又。《文選·曹丕<與吳質書>》:“歲月易得,別來行復四年。” 李善 註:“行,猶且也。” 晉 葛洪 《神仙傳·王遠》:“ 遠 嘆曰:‘聖人皆言海中行復揚塵也。’”
丹心
(1) 忠誠之心
一片丹心
(2) 又叫“丹寸”、“丹魄”、“丹襟”、“丹誠”、“丹慊”、“丹懇”、“丹愚”、“丹款”、“丹悃”、“丹抱”、“丹府”、“丹衷”、“丹局”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過零丁洋》
一寸
(1).十分為一寸。引申為微少。《韓非子·說林上》:“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蟻壤一寸而仞有水。” 漢 賈誼 《新書·五美》:“一寸之地,一人之眾,天子無所利焉,誠以定治而已。”《晉書·庾亮傳》:“冒親以求一寸之用,未若防嫌以明至公。” 宋 楊萬里 《初夏》詩之一:“雨後覓春無一寸,薔薇花發釅燕脂。”
(2).指心。古人謂心為方寸之地,故稱。 宋 蘇軾 《次韻答王鞏》詩:“我有方外客,顏如瓊之英,十年塵土窟,一寸冰雪清。” 明 何景明 《過先墓》詩:“一寸未忘遊子線,萬年難覓 老萊 衣。”
(3).指光陰。 唐 李嶠 《書》詩:“請君看入木,一寸乃非虛。”參見“ 一寸陰 ”。
未應
(1).猶不須。 宋 王安石 《評定試卷》詩:“疑有高鴻在寥廓,未應回首顧張羅。” 宋 陸游 《遣興》詩:“老去可憐風味在,未應山海混漁樵。”
(2).猶不算;不是。 唐 李白 《梁園吟》:“ 東山 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晚。” 宋 張綱 《臨江仙》詞:“年方強仕未應遲。高風輕借便,一鶚看橫飛。”
(3).猶不曾。 唐 李白 《關山月》詩:“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閒。” 唐 王維 《聽宮鶯》詩:“遊子未應返,為此始思鄉。” 宋 蔡伸 《念奴嬌》詞:“雲浪鱗鱗,蘭舟泛泛,共載一輪月。五湖當日,未應此段奇絶。”
(4).不應當。 明 劉基 《旅興》詩之二四:“晨興步庭除,足弱幾不持;論年未應爾,胡為遽如斯?”
周必大名句,次韻胡邦衡相迎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