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吳芾的《憂居杜門久廢筆硯茲因卜築輒有所感不免破戒》
全文:
平生事幽討,性與山水便。
晚歲辟三徑,頗喜得地偏。
遠不去桑梓,近與松楸連。
青山枕其後,流水繞其前。
群山更簇簇,左右相周旋。
棟宇雖未立,氣象已足觀。
旁人笑我拙,空囊無一錢。
何苦欲架屋,作此煩惱緣。
我豈不自知,老去將終焉。
游居與寢臥,安可無數椽。
人生七十稀,自古嘗有言。
我今五十七,髭鬢已皤然。
縱使此身健,前去能幾年。
仕宦雖齟齬,亦復忝蕃宣。
向來為親養,猶或強著鞭。
今既成永感,前事都棄捐。
儻或未死滅,誓將老林泉。
遂此卜築志,閉門日高眠。
栽花滿我屋,種竹環我園。
山上創一堂,湖中具一船。
從容與親舊,取次中聖賢。
雖無萬鍾祿,雖無二頃田。
胸中富邱壑,眼界飽風煙。
自足了一世,此外休問天。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何苦
(1) 用反問語氣表示不值得(可用否定式),句末多帶“呢”
你何苦為這點雞毛蒜皮的事跟他吵 ?
你又何苦不去試一試呢?
(2) 完全不必要——通常後加“呢”
生孩子的氣,何苦呢?
架屋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 庾仲初 作《揚都賦》,成,以呈 庾亮 。 亮 以親族之懷,大為其名價云:‘可三《二京》,四《三都》。於此人人競寫,都下紙為之貴。’ 謝太傅 云:‘不得爾,此是屋下架屋耳。事事擬學,而不免儉狹。’”後遂以“架屋”為對專事模仿者的譏諷。 唐 黃滔 《薛推先輩》:“遂投鄙拙,上瀆精奇,佇聆架屋之譏,莫俟披沙之諭。”
煩惱
(1) 煩悶苦惱
自尋煩惱
(2) 煩擾
那伙鳥男女來煩惱南旺營。——《蕩寇志》
吳芾名句,憂居杜門久廢筆硯茲因卜築輒有所感不免破戒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