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妃水仙尚依稀,凌波挽客變重違

李彌遜再次前韻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彌遜的《再次前韻》

全文:
玉井花開十丈柄,天真不比鉛華靚。
長梯摘實埋金沙,碧甃吹香徹朝暝。
風篁為我清夜吟,拍浮酒泉不用斟。
酒酣喝月下寒綠,玻璃影底羅辰參。
江妃水仙尚依稀,凌波挽客變重違
得錢何須問升斗,為君更試持螯手。

李彌遜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李彌遜江妃水仙尚依稀,凌波挽客變重違書法作品欣賞
江妃水仙尚依稀,凌波挽客變重違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江妃

亦作“ 江婓 ”。傳說中的神女。 漢 劉向 《列仙傳·江妃二女》:“ 江妃 二女者,不知何所人也,出遊於 江 漢 之湄,逢 鄭交甫 ,見而悅之,不知其神人也。” 晉 左思 《蜀都賦》:“試水客,艤輕舟;娉 江婓 ,與神遊。” 宋 楊萬里 《江水》詩:“ 江妃 將底藥,軟此千里玉?” 清 厲鶚 《折桂令·浩然巾》曲:“分明是 江妃 後塵,又猜疑 孟浩 前身。”

水仙

見“ 水仙 ”。

亦作“ 水僊 ”。1.傳說中的水中神仙。 唐 司馬承順 《天隱子·神解八》:“在人謂之人仙,在天曰天仙,在地曰地仙,在水曰水仙,能變通之曰神仙。” 宋 王安石 《小姑》詩:“初學水仙騎赤鯉,竟尋山鬼從文貍。” 宋 趙令畤 《侯鯖錄》卷八:“ 馮夷 , 華陰 , 潼鄉 隄伯 人也。服八石,得水仙,是為 河伯 。”按, 漢 袁康 《越絕書·德序外傳記》稱 伍子胥 為水仙; 晉 王嘉 《拾遺記·洞庭山》稱 屈原 為水仙。因 伍子胥 死後被沉屍於江; 屈原 自投 汨羅江 以死,故後人傳說為水仙

(2).謂水葬者。 北齊 劉晝 《新論·風俗》:“胡之北有 射姑 之國,其親死,則棄屍於江中,謂之‘水仙’。”

(3).稱遍游江湖樂而忘返之人。 唐 袁郊 《甘澤謠·陶峴》:“﹝ 陶峴 ﹞富有田業,擇家人不欺而了事者,悉付之,身則汎艚江湖,遍游煙水,往往數歲不歸…… 吳 越 之士,號為水仙。”

(4).琴曲名。《水仙操》的簡稱。 宋 陳亮 《訴衷情》詞:“數聲《漁父》,一曲《水仙》,歌斷還愁。” 明 夏完淳 《夜宿山館》詩:“《水仙》未成調,《廣陵》已絶散。” 康有為 《出都留別諸公》詩:“一曲蒼茫奏《水仙》,靈飛鬼嘯一千年。”

(5).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鱗莖作卵圓形,葉子條形,傘形花序,花白色,中心黃色,有香味。供觀賞,鱗莖和花可入藥。亦指此種植物的花。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四:“ 楊誠齋 云:世以水仙為金琖銀臺。蓋單葉者,其中真有一酒琖,深黃而金色。” 清 黃宗羲 《小園記》:“買瓦盆百餘,以植草花:水僊、艾人、芳洲、洛陽、茉莉。” 清 沉復 《浮生六記·閒情記趣》:“種水仙無 靈璧 石,余嘗以炭之有石意者代之。” 冰心 《住事·別後》:“﹝一個女子﹞正低頭畫那鋼琴上擺著的一盆水仙。”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二·水仙》。

依稀

含糊不清地,不明確地

依稀掩映。——清· 林覺民《與妻書》

凌波

(1) 急速奔流的水波

(2) 形容女子腳步輕盈,飄移如履水波

凌波而至

重違

猶難違。《漢書·孔光傳》:“ 傅太后 欲與 成帝 母俱稱尊號……唯 師丹 與 光 持不可。上重違大臣正議,又內迫 傅太后 ,猗違者連歲。” 顏師古 註:“重,難也。”《隋書·李安傳》:“ 安 請為內職, 高祖 重違其意,除左領左右將軍。”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一:“世傳 太祖 將禪位於 太宗 ,獨 趙韓王 密有所啟, 太祖 以重違太母之約,不聽。”《明史·劉健傳》:“帝重違太后意,曲從之,而 健 等諫甚力。”

李彌遜名句,再次前韻名句

詩詞推薦

江妃水仙尚依稀,凌波挽客變重違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