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讀眉山集次韻雪詩五首》
全文:
神女青腰寶髻鴉,獨藏雲氣委飛車。
夜光往往多聯璧,白小紛紛每散花。
珠網纚連拘翼座,瑤池淼漫阿環家。
銀為宮闕尋常見,豈即諸天守夜叉。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夜光
(1).月亮。《楚辭·天問》:“夜光何德,死則又育?” 王逸 註:“夜光,月也。” 三國 魏 曹植 《芙蓉賦》:“其始榮也,皦若夜光尋 扶桑 ;其揚暉也,晃若九陽出 暘谷 。” 晉 王嘉 《拾遺記·炎帝神農》:“築圓邱以視朝日,飾瑤階以揖夜光。”
(2).星月之光。 唐 張喬 《再題敬亭清越上人山房》詩:“石窗清吹入,河漢夜光流。” 唐 寒山 《詩》之二八一:“白雲朝影靜,明月夜光浮。”
(3).螢火蟲的別稱。 晉 潘岳 《螢火賦》:“翔太陰之玄昧,抱夜光以清游。”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碧碧》:“俾子蛻蜣丸而化為蠽蝒,化腐草而為夜光。”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蟲三·螢火》。
(4).珠名。 晉 葛洪 《抱朴子·祛惑》:“凡探明珠,不於 合浦 之淵,不得驪龍之夜光也;採美玉,不於 荊山 之岫,不得連城之尺璧也。”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上:“ 南海 有明珠,即鯨魚目瞳,鯨死而目皆無精,夜可以鑒,謂之夜光。” 唐 盧照鄰 《五悲》:“何異夫操太阿以烹小鮮,飛夜光而彈伏翼。” 清 黃鷟來 《贈陳省齋》詩之五:“魚目混夜光,流俗難與伍。”
(5).冠名。 明 謝肇淛 《五雜俎·物部四》:“九星、靈芝、夜光, 上元夫人 冠也。”
往往
(1) 每每;時常
往往而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老李往往工作到深夜才睡
(2) 處處;到處
往往山出棋置。——《史記·貨殖列傳》
卒中往往語。——《史記·陳涉世家》
往往有得。——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3) 紛紛
吳王之棄其軍亡也,軍遂潰,往往稍降太尉、梁軍。——《史記·吳王濞列傳》
則文學彬彬稍進,詩書往往間出。——《漢書·司馬遷傳》
聯璧
雙璧,並列的美玉,比喻兩者可互相媲美
白小
(1).白而小。《隋書·天文志中》:“五曰天攙,其狀白小,數動,是謂攙星,一名斬星。”
(2).即銀魚。俗稱麵條魚。 唐 杜甫 《白小》詩:“白小羣分命,天然二寸魚。” 宋 陸游 《初冬》詩:“羹釜帶鱗烹白小,蓬門和蔓繫黃團。” 清 趙翼 《大風從丹徒口出江至瓜洲》詩:“下至白小一二寸,亦復跳躍學怪精。”
紛紛
(1) 多而雜亂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唐· 高適《別董大》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唐·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2) 一個接一個地,接二連三地
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散花
(1).使花朵飄散。 南朝 梁簡文帝 《應令詩》:“遠煙生兮含山勢,風散花兮傳馨香。”
(2).謂為供佛而散撒花朵。《魏書·釋老志》:“ 世祖 初即位,亦遵 太祖 、 太宗 之業,每引高德沙門,與共談論。於四月八日,輿諸佛像,行於廣衢,帝親御門樓,臨觀散花,以致禮敬。”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景明寺》:“尚書祠部曹録像凡有一千餘軀。至﹝四月﹞八日,以次入 宣陽門 ,向 閶闔宮 前受皇帝散花。” 唐 宋之問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應制》:“散花多寶塔,張樂布金田。”《儒林外史》第四回:“﹝眾和尚﹞行香放燈,施食散花,跑五方,整整鬧了三晝夜,方纔散了。”
(3).指**。 宋 張元乾 《西江月·和蘇庭藻》詞:“ 維摩 丈室久空空,不與散花同夢。”參見“ ** ”。
(4).佛教稱經之散文為散花。參見“ 散華 ”。
(5).舞曲名。《隋書·音樂志下》:“行曲有《單交路》,舞曲有《散花》。”
(6).樓名。在 四川 成都 。 唐 李白 《登錦城散花樓》詩:“日照 錦城 頭,朝光 散花樓 。” 王琦 註:“ 散花樓 ,在 摩訶池 上, 蜀王 秀 所建。”
方言。坍塌。 叢深 《百年大計》:“將來柱子上邊跑起大吊車來,震動的那樣厲害,要再遇著地上有個震動啥啦的,那不就散花了嗎?”
王安石名句,讀眉山集次韻雪詩五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