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馬鈺的《滿庭芳 重遇吟》
全文:
重遇風仙,重增開悟,一心專做痴愚。
掀髯勢已,且恁嘴廬都。
罷了高談闊論,疏筆硯、不講經書。
從今後,孤雲野鶴,*食更鶉裾。
寒來求紙布,忻來歌舞,飢覓殘餘。
似孤舟不系,有甚程途。
自在逍遙坦蕩,更無著、無染無拘。
人來問,看予活計,何必更詢予。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罷了
——表示容忍,有勉強放過、暫時不深究的意思
他不願意去也就罷了
高談闊論
無拘無束地高聲大言發表宏論;亦指空談而名不副實
高談闊論曉今古,一個是一方長老,一個是一代名儒,俗談沒半句。——金· 董解元《西廂》
這裡,作者作了深入具體的刻畫,沒有以簡單的“同意”或“不同意”來描繪水生嫂當時的思想感情,也沒有讓她高談闊論說一通空洞之詞或不切實際地喊一通口號
筆硯
亦作“ 筆研 ”。1.筆和硯。泛指文具。《三國志·魏志·后妃傳》“ 文昭甄皇后 ” 裴松之 注引 晉 王沉 《魏書》:“年九歲,喜書,視字輒識,數用諸兄筆硯。”《世說新語·方正》“ 夏侯玄 ” 劉孝標 注引 晉 孫盛 《魏氏春秋》:“ 正始 中,護軍 曹爽 誅,徵為太常,內知不免,不交人事,不畜筆研。”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育子》:“至來歲生日,謂之‘周晬’,羅列盤琖於地,盛菓木、飲食、官誥、筆研、筭秤等,經卷鍼綫,套用之物。觀其所先拈者,以為徵兆。”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王太倉上書事》:“時舉朝失色,無敢與筆硯者。”
(2).指文墨書寫之事。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雜藝》:“猶以書工,崎嶇碑碣之間,辛苦筆硯之役。” 唐 李復言 《續玄怪錄·李岳州》:“苦心筆硯二十餘年,偕計而試者,亦僅十年,心破魂斷,以望斯舉,今復無名,豈不終無成乎?” 宋 劉攽 《遣悶》詩之一:“若能全療詩書癖,用底聊均筆硯勞。”
經書
指儒家經典,如《易經》、《書經》、《詩經》、《春秋》等
馬鈺名句,滿庭芳 重遇吟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