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張鎡的《跋周昉畫錫宴圖》
全文:
汾陽賸建扶危功,清議那有魚軍容。
倖人恃寵自矜伐,似可唾去極力攻。
今也束帶比肩立,絕口不問如盲聾。
水衡有錢誰敢費,設席授幾為爾供。
金鵝罩底果何品,異饌定不人間同。
翠環玉勺未分勸,坐列有序隨卑崇。
君恩天大且籠蓋,天意不假人方窮。
鳳凰五章為世瑞,亦許梟獍鳴雌雄。
西山靈木作上藥,道旁惡草翻茸茸。
方圓白黑正殊調,端在處者全吾躬。
魯叟當年諾陽虎,望之計拙排顯恭。
我披此畫屢嘆息,杜老謀深言至公。
參考注釋
鳳凰
具有鮮艷羽毛和優美體型和動作的一種鳥,從前中國皇宮裡將它馴養,並與神話中的鳳凰相聯繫,作為好運的象徵,有人認為它就是眼斑冠雉(青鸞)
五章
(1).指服裝上的五種不同文采。用以區別尊卑。《書·皋陶謨》:“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 孔 傳:“五服:天子、諸侯、卿、大夫、士之服也。尊卑彩章各異,所以命有德。”《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為九文、六采、五章,以奉五色。” 杜預 註:“青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白與黑謂之黼,黑與青謂之黻,五色備謂之繡。集此五章,以奉成五色之用。” 清 沉育 《皋陶祠》詩:“主德寬三宥,臣心慎五章。”
(2).泛指五采。 唐 李白 《古風》詩之四:“鳳飛九千仞,五章備綵珍。”
(3).兵卒的五色徽號,用以分別隊伍的行列。《尉繚子·經卒令》:“卒有五章:前一行蒼章,次二行赤章,次三行黃章,次四行白章,次五行黑章。”
(4).指 孔子 所作刺時的樂章。《史記·樂書》:“自 仲尼 不能與 齊 優遂容於 魯 ,雖退正樂以誘世,作五章以刺時,猶莫之化。” 司馬貞 索隱:“按《家語》所云 孔子 嗤 季桓子 ,作歌引《詩》曰:‘彼婦人之口,可以出走。彼婦人之謁,可以死敗。優哉游哉,聊以卒歲。’是五章之刺也。”
(5).指五言詩。 唐 李白 《勞勞亭歌》:“昔聞 牛渚 吟五章,今來何謝 袁 家郎。”
(6).指詔書。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丹物》:“五章遙降,朱臨墨而大號彰。”參見“ 五色詔 ”。
世瑞
世間的祥瑞。 漢 王充 《論衡·講瑞》:“《講瑞》謂鳳凰,騏驎難知,世瑞不能別。” 南朝 梁 江淹 《蓮花賦》:“故僊聖傳圖,英隱流記,一為道珍,二為世瑞。” 明 宋濂 《藥房樵唱序》:“玉光劍氣,直出人間,麟角鳳毛,終為世瑞。”
亦許
也許。 劉半農 《恥辱的門》詩:“這亦許是值得紀念的一天。” 瞿秋白 《餓鄉紀程》十一:“亦許他們掩藏,而實在他們自己也不懂。”
梟獍
亦作“ 梟鏡 ”。舊說梟為惡鳥,生而食母;獍為惡獸,生而食父。比喻忘恩負義之徒或狠毒的人。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永寧寺》:“若 兆 者蜂目豺聲,行窮梟獍,阻兵安忍,賊害君親。” 范祥雍 校釋:“《漢書》二十五《郊祀志》:‘祠 黃帝 用一梟破鏡。’ 孟康 註:‘梟,鳥名,食母;破鏡,獸名,食父。’破鏡即是獍。此以比喻很戾忘恩之人。”《魏書·恩倖傳·侯剛》:“曾無犬馬識主之誠,方懷梟鏡返噬之志。” 唐 元稹 《捉捕歌》:“外無梟鏡援,內有熊羆驅。”鏡,一本作“ 獍 ”。 明 梁辰魚 《浣紗記·論俠》:“誰料主公信任 伯嚭 ,容梟獍之在庭。”《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蓋小軍閥之末路,倒行逆施,久已梟獍之不若矣。”
雌雄
(1) 雌和雄
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北朝樂府《木蘭詩》
(2) 比喻勝敗、高下
張鎡名句,跋周昉畫錫宴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