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灶有遺處,桑竹殘朽株。
陶淵明 《歸園田居·其四》名句出處
出自魏晉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四》
久去山澤游,浪莽林野娛。
試攜子侄輩,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壟間,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遺處,桑竹殘杇株。
借問採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沒無復余。
一世異朝市,此語真不虛。
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
名句書法欣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離開山川湖澤而去做官已經很久了,今天有廣闊無邊的林野樂趣。
姑且帶著子侄晚輩,撥開叢生的草木尋訪廢墟。
我往返在荒野墓地之間,依稀地可認出往日舊居。
房屋的水井爐灶尚有遺蹟,桑竹殘存枯乾朽株。
上前向在這裡打柴的人打聽:這裡過去的居民遷往何處了?
砍柴之人對我說到:全都已經去世了再無後人。
三十年就改變朝市變面貌,此語當真一點不虛。
人生好似虛幻變化,最終都不免歸於空無。
注釋
去:離開。游:遊宦。
浪莽:放蕩、放曠。
試:姑且。
榛(zhēn):叢生的草木。荒墟:廢墟。
丘壟(lǒng):墳墓。
依依:思念的意思。
杇(wū ):塗抹。這兩句是說這裡有井灶的遺蹟,殘留的桑竹枯枝。
此人:此處之人,指曾在遺蹟生活過的人。焉如:何處去。
沒(mò):死。一作“歿”。
一世:三十年為一世。朝市:城市官吏聚居的地方。
幻化:虛幻變化,指人生變化無常。
陶淵明名句,歸園田居·其四名句
名句推薦
盪而失水,螻蟻得意焉。
韓非及後人《韓非子·說林下》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三湘愁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
盧綸《晚次鄂州》西風亂葉溪橋樹。秋在黃花羞澀處。
張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題陳氏山居》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
王陽明《傳習錄·卷上·徐愛錄》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
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十一回》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為官心存君國,豈計身家?
朱柏廬《朱子家訓·全文》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戚繼光《韜鈐深處》燕子銜將春色去,紗窗幾陣黃梅雨。
司馬槱《黃金縷·妾本錢塘江上住》
詩詞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