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吳芾的《臻公釋氏之秀者浮游徜徉跡接天下乃者歸臥雲》
全文:
吸盡百川還見底,頭角驚殺膻與鮪。
有時大瞋明月珠,照耀六合光不死。
滄溟浩蕩極游巡,鉤深匪憚窮涯涘。
今者修鱗何側倚,豈是吞舟厭遷徒。
只應噴浪雲日翳,故此盤桓良有以。
朝發夕至固無難,在在處處期一視。
苟容肯向尋常溝,要養此身數千里。
圉圉洋洋信自如,涵泳嚅嚌真得理。
從容詎止濠梁游,枯槁寧同車轍里。
至樂元非惠子知,入舟肯作周王美。
謫仙跨背應無由,昌黎膾鮑誠虛擬。
終日相望誰得似,井蛙安足為跨跱。
得所一任笑{左犭右賓}獺,旋體寧容咂螻蟻。
清波孤虛有餘澤,何必龍津夸鋸齒。
蕞爾鰥鮞徒唯唯,春來秋花無暫已。
隨陽上下一何勞,風波盪薄不自止。
{上敖下言}乎大哉天獨委,居然不與眾鱗比。
高摩無為還已矣,肯向人求升斗水。
古來大魚不池活,會須終作風雷起。
殷勤寄語任公子,收拾茂釣毋進跬。
參考注釋
蕞爾
形容小。《左傳·昭公七年》:“ 鄭 雖無腆,抑諺曰‘蕞爾國’,而三世執其政柄。” 唐 劉禹錫 《賀收蔡州表》:“蕞爾 元濟 ,敢懷野心!” 清 曹寅 《送袁士且游吳下》詩之一:“多君真世德,蕞爾總埃塵。” 柯靈 《團圓》:“從默默無聞的蕞爾小島,到大小 金門 、 大擔 、 二擔 ,物阜豐腴的 台灣 ,原都是駢枝連理,一脈同根,屬於神州大陸的土地。”
唯唯
(1).恭敬的應答聲。 戰國 楚 宋玉 《<高唐賦>序》:“王曰:‘試為寡人賦之。’ 玉 曰:‘唯唯。’”《漢書·司馬相如傳上》:“ 齊王 曰:‘雖然,略以子之所聞見言之。’僕對曰:‘唯唯。’” 顏師古 註:“唯唯,恭應之辭也。”《醒世恆言·蘇小妹三難新郎》:“ 老泉 納於袖中,唯唯而出。” 梁斌 《播火記》四七:“ 劉老萬 、 劉老士 、 嚴老松 皆拱手唯唯稱是。”
(2).引申為恭順謹慎之義。《新唐書·牛仙客傳》:“為相謹身無它,與時沉浮,唯唯恭願。”
(3).應而不置可否貌。《戰國策·秦策三》:“ 秦王 跪而請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 范雎 曰:‘唯唯。’有間, 秦王 復請, 范雎 曰:‘唯唯。’若是者三。” 宋 徐鉉 《稽神錄·林昌業》:“忽有一男子,年可三十,髭髯甚長,來詣 林 , 林 問何人,但微笑,唯唯不對。” 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十二章:“余聆玉人詞旨,心乃奇駭,唯唯不能作答。”參見“ 唯唯否否 ”。
(4).相隨而行貌。《詩·齊風·敝笱》:“敝笱在梁,其魚唯唯。” 鄭玄 箋:“唯唯,行相隨順之貌。”《南史·文學傳·卞彬》:“蝌斗唯唯,羣浮闇水。” 唐 李鹹用 《贈友弟》詩:“誰能終歲搖頳尾,唯唯洋洋向碧濤。”
來秋
(1).明年秋天。《後漢書·龐參傳》:“田疇不得墾闢,禾稼不得收入,搏手困窮,無望來秋。”《資治通鑑·晉安帝義熙十一年》:“今倉稟空竭,既無以待來秋,若來秋又飢,將若之何?”
(2).即將到來的秋天,即今秋。《周書·晉盪公護傳》:“彼朝以去夏之初,德音爰發,已送仁姑,許歸世母。乃稱煩暑,指尅來秋……今落木戒候,氷霜行及,方為世母虛設詭詞,未議言歸。”
吳芾名句,臻公釋氏之秀者浮游徜徉跡接天下乃者歸臥雲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