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張伯端的《西江月(三)》
全文:
我性入諸佛性,諸方佛性皆然。
亭亭蟾影照寒泉。
一月千潭普現。
小則毫分莫識,大時遍滿三千。
高低不約信方圓。
說甚短長深淺。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毫分
比喻極細微。毫、分為度量單位。 漢 班固 《答賓戲》:“ 牙曠 清耳於管弦, 離婁 眇目於毫分。” 晉 葛洪 《抱朴子·酒誡》:“夫酒醴之近味,生病之毒物,無毫分之細益,有丘山之巨損。” 宋 曾鞏 《齊州謝到任表》:“恐殫精思,無補毫分。”
大時
(1).最有利的時機。《戰國策·秦策三》:“今攻 齊 ,此君之大時也已。” 鮑彪 註:“得時之利無大於此。” 馬王堆 漢 墓帛書《戰國縱橫家書·朱己謂魏王章》:“夫存 韓 安 魏 而利天下,此亦王之大時已。”
(2).謂天時。《禮記·學記》:“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約,大時不齊。” 孔穎達 疏:“大時,謂天時也。”
遍滿
遍及;布滿。《南齊書·王晏傳》:“論薦黨附,遍滿臺府。” 宋 陸游 《梅花絕句》:“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清 譚嗣同 《仁學》五十:“雖流轉世間,依然遍滿法界。”
三千
(1).《書·呂刑》:“墨罰之屬千,劓罰之屬千,剕罰之屬五百,宮罰之屬三百,大辟之罰二百。五刑之屬三千。”後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罰。《三國志·魏志·陳群傳》:“夫三千之屬,雖未可悉復,若斯數者,時之所患,宜先施用。”《晉書·謝尚傳》:“夫無後之罪,三千所不過。”《南史·孔琳之傳》:“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踴貴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
(2).泛言數目之多。 三國 魏 陳琳 《飲馬長城窟行》:“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緣愁似箇長。”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謝靈運 《與諸道人辨宗論》:“三世長於百年,三千廣於 赤縣 ;四部多於戶口,七寶妙於石沙。”
張伯端名句,西江月(三)名句
名句推薦
用之在於機,顯之在於勢。
姜子牙《六韜·文韜·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