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胡寅的《題叔夏樂谷》
全文:
君知至樂本難名,何事猶令谷應聲。
植杖自鋤園草綠,掛瓢時浥澗泉清。
了無歌吹娛賓人,只有詩書養性情。
卻恐仁人尚蒿目,又須憑酒破愁城。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植杖
(1).倚杖。扶杖。《論語·微子》:“ 子路 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 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後因以“植杖”為典。 晉 陶潛 《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詩之一:“寒草被荒蹊,地為罕人遠,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復返。” 唐 韋嗣立 《自湯還都經龍門北溪贈張左丞崔禮部崔光祿》詩:“褰簾出野院,植杖候柴門。”《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論白話為維新之本》:“降及 春秋 ,植杖之叟,耦耕之夫,販牛之商,斲輪之工,散見於傳記諸書,猶往往不絶。”
(2).立杖。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 張七 ﹞乃詣神祠禱曰:‘小人不幸,為劇盜逼,窮迫無路,敬植杖神前,視所向而往。’杖仆向東北,乃迤邐行乞至 天津 。”
草綠
綠而略黃的顏色。即“軍裝綠”
掛瓢
亦作“掛瓢”。《太平御覽》卷七六二引 漢 蔡邕 《琴操》:“ 許由 無杯器,常以手捧水。人以一瓢遺之, 由 操飲畢,以瓢掛樹。風吹樹,瓢動,歷歷有聲。 由 以為煩擾,遂取捐之。”後以“掛瓢”為隱居或隱者傲世的典故。 唐 錢起 《謁許由廟》詩:“松上掛瓢枝幾變,石間洗耳水空流。” 明 管正儀 《古先生墓》詩:“採薇非徇義,掛瓢非避榮。”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二》:“人人為 巢 許 ,則至今洪水橫流,併掛瓢飲犢之地亦不可得矣。”
胡寅名句,題叔夏樂谷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