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毛正仲原文
風雨登危奚壯哉,見書三賦彼崔嵬。
細緣狗脊仆肩病,曲轉羊腸車轍摧。
晨鵲卜知書信到,夜星占見使華來。
愛君最識思親意,取次枯腸夜九回。
詩詞問答
問:和毛正仲的作者是誰?答:彭汝礪
問:和毛正仲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和毛正仲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彭汝礪的名句有哪些?答:彭汝礪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灰韻
參考注釋
風雨
(1).風和雨。 宋 蘇軾 《次韻黃魯直見贈古風》之一:“嘉穀臥風雨,稂莠登我場。”《醒世恆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風雨蕭蕭夜正寒,扁舟急槳上危灘。”
(2).颳風下雨。《書·洪範》:“月之從星,則以風雨。”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視覓,天輒風雨,嶺震雲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難和惡劣的處境。《漢書·朱博傳》:“﹝ 朱博 ﹞稍遷為功曹,伉俠好交,隨從士大夫,不避風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實上 愫方 哀憐他,沉默地庇護他,多少憂煩的事隱瞞著他,為他遮蔽大大小小無數次的風雨。”參見“ 風雨如晦 ”。
(4).比喻紛紛的議論和各種各樣的傳說。《文匯報》1992.2.15:“ 周 余 離婚,被毫不留情的新聞界大肆渲染,重筆濃墨,鬧得滿城風雨。”參見“ 滿城風雨 ”。
三賦
(1).三篇賦。 唐 杜甫 《奉留贈集賢院崔於二學士》詩:“謬稱三賦在,難述二公恩。” 宋 葉適 《寄題鍾秀才詠歸堂》詩:“五兵鑄就殺氣動,卻寫三賦祥光流。”
(2). 唐 代租、庸、調稱“三賦”。 明 張九韶 《群書拾唾·文武制度》:“ 唐 三賦:租,有田則有租,租出米穀;庸,有身則有庸,庸出絹;調,有戶則有調,調出繒纊布麻。”
崔嵬
(1) 有石頭的土山
慎事關門並早歸,眼前恩愛隔崔嵬。——《 * 》
(2) 高大;高聳
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楚辭·屈原·涉江》
仙峰巔險峻岭崔嵬。——《封神演義》
狗脊
(1).草名。《太平御覽》卷九九○引《神農本草經》:“狗脊一名百丈,味苦平,生川谷,治要背。” 晉 張華 《博物志》卷四:“拔揳與萆薢相似,一名狗脊。”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一·狗脊》:“狗脊有二種:一種根黑色,如狗脊骨;一種有金黃色,如狗形。皆可入藥。”
(2).古扇名。《太平御覽》卷七○二引 晉 傅鹹 《狗脊扇賦》:“尚不媿狗脊之為號,亦焉顧九華之妙形。”
羊腸
(1).喻指狹窄曲折的小路。《尉繚子·兵談》:“兵之所及,羊腸亦勝,鋸齒亦勝,緣山亦勝,入谷亦勝。” 唐 杜甫 《喜聞官軍已臨賊境》詩:“路失羊腸險,雲橫雉尾高。” 清 陳維崧 《青玉案·移寓積翠閣用藝香詞韻》詞:“梯空架就羊腸路,領俊鶻,穿煙去。”如:羊腸小道。
(2).山名。《楚辭·大招》:“西薄 羊腸 ,東窮海只。” 洪興祖 補註:“《戰國策》注云: 羊腸 , 趙 險塞名,山形屈辟,狀如羊腸。今在 太原 晉陽 之西北。”《呂氏春秋·有始》:“何謂九山? 會稽 、 太山 、 王屋 、 首山 、 太華 、 岐山 、 太行 、 羊腸 、 孟門 。”
(3). 羊腸坂 的省稱。《史記·魏世家》:“昔者 魏 伐 趙 ,斷 羊腸 ,拔 閼與 ,約斬 趙 , 趙 分而為二。” 隋 江總 《并州羊腸坂》詩:“三春別帝鄉,五月度 羊腸 。”參見“ 羊腸坂 ”。
車轍
車輪輾出的痕跡道口兩側的人流、車流匯成一片
書信
信
常有書信往來
星占
(1) 使用或實行占卜
(2) 用占星術計算
思親
思念父母。亦泛指思念親人。《淮南子·詮言訓》:“故祭祀思親,不求福。” 唐 王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取次
亦作“ 取此 ”。1.隨便,任意。 晉 葛洪 《抱朴子·祛惑》:“此兒當興卿門宗,四海將受其賜,不但卿家,不可取次也。” 唐 杜甫 《送元二適江左》詩:“經過自愛惜,取次莫論兵。” 元 鄭光祖 《倩女離魂》第一折:“兀的不取次棄捨,等閒拋掉。” 汪文溥 《子美囑題化佛化裝百相即柬亞子》詩:“有時西笑入 長安 ,七貴三公取次看。”
(2).草草,倉促。《敦煌變文集·葉淨能詩》:“何不揭氈看驗之?取此行麁疎法令。” 宋 陸游 《秋暑夜興》詩:“呼童持燭開藤紙,一首清詩取次成。” 元 朱庭玉 《青杏子·送別》曲:“腸斷處,取次作別離。”
(3).次序。 北齊 斛律羨 《北齊樂歌》:“日日飲酒醉,國計無取次。”
(4).謂次第,一個挨一個地;挨次。 元 揭傒斯 《山市晴嵐》詩:“近樹參差出,行人取次多。” 清 朱彝尊 《是日再入保和殿侍宴》詩:“妙舞娑盤歇,華鐘取次催。”
(5).尷尬,進退兩難。
枯腸
本指空腸,空肚。比喻才思枯竭
搜尋枯腸,不成一句
九回
亦作“ 九迴 ”。 1.多次翻轉或縈繞。多形容愁思起伏,鬱結不解。 漢 司馬遷 《報任少卿書》:“是以腸一日而九迴,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如仁夕惕之志,中夜九廻。” 宋 歐陽修 《黃溪夜泊》詩:“ 楚 人自古登臨恨,暫到愁腸已九回。”
(2).迂迴曲折。《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五·隴頭流水歌辭》:“西上隴阪,羊腸九回。” 明 何景明 《自武陵至沅陵雜詩》之五:“脩阪接飛翼,百步仍九廻。”
(3).用以形容波浪翻騰起伏。 唐 楊巨源 《同薛侍御登黎陽縣樓眺黃河》詩:“九回紆白浪,一半在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