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章甫的《戲答王通一》
全文:
底事重來淮上村,九關難上阻司閽。
短衣他日欲射虎,堂印何時看倒盆。
花著襟裾無定力,雪侵須鬢有愁根。
天河且挽洗瘡疥,若問甲兵君莫論。
參考注釋
底事
(1).何事。 唐 劉肅 《大唐新語·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關汝諸人底事,而生異議!” 宋 張元乾 《賀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詞:“底事 崑崙 傾 砥柱 ,九地黃流亂注?” 清 趙翼 《陔餘叢考·底》:“ 江 南俗語,問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來已入詩詞中。” 陳毅 《為蘇南磨擦答某君書》詩:“投降緣底事?敵偽已圖窮。”
(2).此事。 宋 林希逸 《題達摩渡蘆圖》詩:“若將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殺。” 清 李漁 《蜃中樓·怒遣》:“歸向慈親告,底事羞還怕。”
重來
(1).再來;復來。 晉 陶潛 《雜詩》之一:“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宋 秦觀 《望海潮·洛陽懷古》詞:“蘭苑未空,行人漸老,重來事事堪嗟。” 劉大白 《丁寧·春雪》:“讓寒飆卷將凍雨,重來稱霸。”
(2). 漢 樂曲名。《宋書·樂志一》:“ 章帝 元和 二年,宗廟樂……加宗廟食舉《重來》、《上陵》二曲,合八典為上陵食舉。”《宋書·樂志一》:“ 漢 太樂食舉十三曲:一曰《鹿鳴》,二曰《重來》。”
九關
(1).謂九重天門或九天之關。《楚辭·招魂》:“魂兮歸來,君無上天些。虎豹九關,啄害下人些。” 王逸 註:“言天門凡有九重,使神虎豹執其關閉。” 王夫之 通釋:“九關,九天之關。”《隋書·音樂志中》:“九關洞開,百靈環列。” 宋 范仲淹 《乞修京城札子》:“臣聞天有九關,帝居九重,是王者法天設險,以安萬國也。”
(2).指宮闕,朝廷。 宋 陸游 《言懷》詩:“孰雲九關遠,精意當徹聞。” 清 錢謙益 《吳門送福清公還閩》詩之三:“赤心自愬縈千折,丹地頻驚扣九關。” 清 陳夢雷 《抒哀賦》:“叩九關以竭誠兮,及離思之未遠。”
(3).九成的餉銀。舊軍隊給官兵發工資稱關餉。 清 李鴻章 《復英西林》:“敝部僅發九關,現仍萬分支絀,未知侯相能代展一籌否?”
司閽
(1).看門的人。 唐 韋應物 《觀早朝》詩:“河漢忽已沒,司閽啟晨關。” 清 李漁 《風箏誤·冒美》:“蒼頭充辦吏,老婦代司閽。” 蕭乾 《往事三瞥》一:“十月革命一聲炮響, 沙皇 的那些王公貴族挾著細軟紛紛逃到 巴黎 或 維也納 去當寓公了,他們的司閽、園丁、廚子和仆奴糊裡糊塗地也逃了出來。”
(2).看門;守門。 清 沉復 《浮生六記·坎坷記愁》:“申刻抵 靖 ,投刺焉。良久,司閽者曰:‘ 范爺 因公往 常州 去矣。’”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癸酉之變》:“賊脫衣露刃,為司閽官兵覺察,驟掩其扉。” 郭沫若 《行路難》中篇第二章:“庭園真是很冠冕的,門次還有司閽的人守門。司閽的人不在,他便一直向正房走去。”
章甫名句,戲答王通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