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吳芾的《夜來同諸公泛舟湖中樂甚因更潭名作北湖乃作》
全文:
北山萬仞羅翠屏,下有湖水鏡面平。
山影靜倒千丈碧,波光冷浸一天星。
自有此湖知幾歲,居人日日常經行。
但知湖水鴨頭綠,誰人向此含幽情。
我來正值秋容媚,野曠天空風物清。
煙橫木末斜陽晚,雲散溪頭明月升。
放舟直入波深處,水鳥窺人元不驚。
天晴水暖魚亦樂,時見潑刺波間鳴。
持竿舉網忽有得,滿座歡呼山嶽傾。
水面黃花更堪愛,盈盈佇立如聘婷。
栗玉簪頭紅一點,隨風翠帶還相縈。
興來不覺千鍾盡,眾賓皆醉無一醒。
漁榔敲罷棹歌起,十里猶聞笑語聲。
謫仙死後無此樂,我今此樂真難並。
人生適意未易得,此湖從此宜知名。
要配北山長杯朽,酹酒更告山之靈。
我欲結茅湖上住,盡使湖光入戶庭。
枕流漱石過一世,不妨清處時濯纓。
更釀此湖作春酒,招我四海良友朋。
夜夜翩舟同載月,樽前吹笛到天明。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漁榔
(1).漁人捕魚時用以敲船舷、驚魚入網的長木。 清 趙翼 《馮涇道中》詩:“村火有時閃,漁榔何處敲。”
(2).指漁船。 清 魯超 《賣花聲》詞:“咿軋弄漁榔,搖漾雲光,隔溪蓉柳學新妝。” 清 吳泰來 《題王德甫<三泖漁莊圖>》詩:“吾家亦住香水曲,門前欸乃漁榔停。”
棹歌
亦作“櫂歌”。1.行船時所唱之歌。 漢武帝 《秋風辭》:“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 南朝 梁 丘遲 《旦發漁浦潭》詩:“櫂歌發中流,鳴鞞響沓嶂。” 元 薩都剌 《江浦夜泊》詩:“棹歌未斷西風起,兩岸菰蒲雜雨聲。” 清 魏源 《武夷九曲詩》:“尚訝棹歌聞,那有市聲起。”
(2).指《櫂歌行》曲。《南史·羊侃傳》:“﹝ 侃 ﹞性豪侈,善音律,自造《採蓮》、《櫂歌》兩曲,甚有新致。” 唐 駱賓王 《櫂歌行》:“相思無別曲,並在《櫂歌》中。”參見“ 棹歌行 ”。
笑語
指談笑;玩笑的話
吳芾名句,夜來同諸公泛舟湖中樂甚因更潭名作北湖乃作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