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曾伯的《過樊城用劉清叔韻》
全文:
古壘連邊色,煙蕪帶夕陽。
千年周翰祀,一瓣楚人香。
樓堞新宏壯,丘墟幾廢荒。
客懷明哲戒,飛夢繞吳鄉。
參考注釋
樓堞
城樓與城堞。泛指城牆。《宋書·桂陽王休范傳》:“表治城池,修起樓堞,多解榜板,擬以備用。” 唐 韓愈 《潭州泊船呈諸公》詩:“暗浪舂樓堞,驚風破竹篙。” 宋 蘇軾 《徐州上皇帝書》:“其城三面阻水,樓堞之下,以 汴 泗 為池。” 清 朱琦 《感事》詩:“樓堞幸少完,室廬剩荊杞。”
宏壯
(1).宏大雄偉。 晉 潘岳 《西征賦》:“蹈 秦 郊而始闢,豁爽塏以宏壯。”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一》:“故 成公子安 《大河賦》曰:‘覽百川之宏壯,莫尚美於 黃河 。’” 宋 陳亮 《元寶觀重建大殿記》:“經始於 淳熙 辛丑之春,落成於甲辰之冬。宏壯偉麗,一切視 彥清 在時。遠近合覩,起敬增嘆。”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三》:“﹝丞相府﹞在 西華門 內北向,規模甚宏壯。” 郭沫若 《殘春》:“記得我那時候住過的房屋,比 日本 的要宏壯得許多。”
(2).謂氣魄、聲勢雄壯。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雜文》:“ 陳思 《七啟》,取美於宏壯; 仲宣 《七釋》,致辨於事理。”《北齊書·魏收傳》:“ 帝 曾游 東山 ,勅 收 作詔,宣揚威德,譬喻 關 西,俄頃而訖,詞理宏壯。” 唐 芮挺章 《<國秀集>序》:“諷者溺於所譽,志者乖其所之,務以聲折為宏壯,勢奔為清逸。此蒿視者之目,聒聽者之耳。可為長太息也。” 宋 葉適 《祭翁常之文》:“詩抽情而麗密,賦寫物而宏壯。” 蕭紅 《生死場》十三:“他不開言了!靜站在院心,等待宏壯悲憤的典禮來臨。”
(3).強大壯盛。 唐 趙元一 《奉天錄》卷三:“ 興元 元年春三月九日, 朱滔 發兵臨 河北 地。士馬宏壯,有驕我之色。”
丘墟
亦作“丘虛”。1.廢墟,荒地。《管子·八觀》:“眾散而不收,則國為丘墟。”《史記·李斯列傳》:“ 紂 殺親戚、不聽諫者,國為丘墟,遂危社稷。”《後漢書·竇融傳》:“自兵起以來,轉相攻擊,城郭皆為丘墟,生人轉入溝壑。” 宋 秦觀 《代程給事乞祝聖表》:“樓觀宮室,化為丘墟。” 柯靈 《香雪海·春節書紅》:“但這浮華富麗的城市已化為劫灰零落的丘墟。”
(2).形容荒涼殘破。 漢 桓寬 《鹽鐵論·散不足》:“田野不辟,而飾亭落;邑居丘墟,而高其郭。”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輕詆》:“遂使 神州 陸沉,百年丘墟, 王夷甫 諸人不得不任其責。” 明 沉鯨 《雙珠記·吉筵敘故》:“兵荒極矣,城郭丘墟,靡有孑遺。” 章炳麟 《討滿洲檄》:“遂啟 蒙古 宰割 赤縣 ,則我中華始丘墟為亡國。”
(3).山陵之地。《漢書·司馬相如傳下》:“且夫清道而後行,中路而馳,猶時有銜橜之變,況乎涉豐草,騁丘虛。”《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作“丘墳”。《文選·王褒<洞簫賦>》:“原夫簫乾之所生兮,於 江 南之丘墟。” 李善 註:“《丹陽記》曰‘ 江寧縣 慈母山 臨 江 生簫竹管’。 王褒 賦雲‘於 江 南之丘墟’,即此處也。”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潁水》:“其地丘墟,井深數丈。”
(4).泛指大地。 晉 郭璞 《井賦》:“獨星陳於丘墟兮,越百代而猶在。”
(5).陵墓;墳墓。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濁漳水》:“中狀若丘墟,蓋遺囤故窖處也。” 宋 陸游 《嘆老》詩:“朋儕什九墮丘墟,自笑身如脫網魚。”
(6).堆壟不平貌。
(7).形容狀貌魁偉。 北周 庾信 《周柱國大將軍長孫儉神道碑》:“公狀貌丘墟,風神磊落。”
(8).中醫學名詞。針灸穴位名。《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十二經表里原絡總歌》:“膽原丘墟,肝蠡溝。”原註:“足少陽膽經病,可刺本經表之原穴,即丘墟穴也。”《醫宗金鑒·膽經分寸歌》:“踝上三寸是懸鐘,丘墟踝前陷中取。”原註:“從懸鐘行外踝下,斜前陷中,丘墟穴也。”
(1).廢墟;成為廢墟。《封神演義》第六回:“眼見七廟不守,社稷坵墟,我何忍見!” 田野 《怒吼了的膠東》:“雖然這村莊是變成了坵墟,其實,這更是一顆仇恨的種子呀!”
(2).墳墓。 清 席鎬 《除夕感懷亡弟湘北》詩:“弟兄我七人,強半歸坵墟。”
李曾伯名句,過樊城用劉清叔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