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風恣澆漓,仁義從盪滅

李呂酬令裕見寄之什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呂的《酬令裕見寄之什》

全文:
伯才不鼓琴,良為知音撤。
淵明琴無弦,荊扉晝常閉。
吾道傳滄洲,初不待識別。
叔孫志諧俗,禮樂用綿蕝。
子陵持正論,阿庚腰領絕。
寧可負鑿方,枉尺未應屑。
郊居本寂寞,況乃生計拙。
食指日益敏,資用時告竭。
客至坐無氈,竊與鄭公埒。
天隨拾杞菊,焉能饜餔餟。
平生所厚人,過門或電制,嘗聞貴易交,一命已變節。
包苴既無魚,裋褐倦造謁。
闊遠故人書,誰復訪衰苶。
有焰手可炙,其如火不熱。
聞酸蚋必聚,其如醯不冽。
向來出肺肝,生死語虛設。
醇風恣澆漓,仁義從盪滅
江湖足相忘,何苦怨離別。
黃君忘年友,歲寒我輩列。
抗志忌詭隨,講究亦可悅。
高堂甘旨奉,敢以貧故闕。
姑從斆學半,俯首棲林樾。
近枉寄贈篇,用意尤清切。
似聞於易道,琅誦口不輟。
顧慚澤畔癯,韋編老披閱。
未達言外意,搔首漫卼臲。
三聖日星垂,牆仞靡容瞥。
動靜本自然,發明賴前哲。
屈伸相感觸,至理甚昭晰。
泰反覆於隍,而順出自穴。
機緘默循環,勿用騰口說。
寒泉終可食,但貴井常渫。
正乏雙南金,報稱愧滅裂。
見許惠然來,諒不出良月。
莫學王子猷,興盡江天雪。

李呂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醇風

淳樸寬厚的作風。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但先生手定的《章氏叢書》內,卻都不收錄這些攻戰的文章……由我看來,其實是吃虧,上當的,此種醇風,正使物能遁形,貽患千古。”

澆漓

亦作“ 澆醨 ”。1.浮薄不厚。多用於指社會風氣。 南朝 齊 王融 《為竟陵王與劉虯書》:“淳清既辨,澆漓代襲。” 唐 張九齡 《敕歲初處分》:“政猶蹐駁,俗尚澆醨,當是為理之心未返於本耳。”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德濟齋夫子》:“人心為風俗之本,未有人心澆漓而風俗樸厚者。” 魯迅 《熱風·隨感錄五十八》:“慷慨激昂的人説:‘世道澆漓,人心不古,國粹將亡,此吾所為仰天扼腕切齒三嘆息者也!’”

(2).文風浮艷不實。《舊五代史·周書·馮道傳》:“ 道 尤長於篇詠,秉筆則成,典麗之外,義含古道,必為遠近傳寫,故漸畏其高深,由是班行肅然,無澆醨之態。”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殷文圭》:“ 唐 季,文體澆漓,才調荒穢。”

(3).酒味淡薄。亦借指薄酒。 唐 皮日休 《酒中十詠·酒泉》:“玉液是澆漓,金沙乃糟粕。”

仁義

(1) 寬厚正直

故文王行仁義而王天下。——《韓非子·五蠹》

仁義之舉

(2) 〈方〉∶性情溫順,通達事理

盪滅

掃除;消滅。《漢書·諸侯王表》:“姍笑三代,盪滅古法。” 明 唐順之 《牌》:“示仰 舟山 倭 夷人等,爾輩竊據彈丸一隅之地,若朝廷動調大兵,即時盪滅,何足為難!”

毀滅;消滅。 宋 司馬光 《河東節度使潞國文公先廟碑》:“及 秦 ,非笑聖人,盪滅典禮,務尊君卑臣,於是天子之外,無敢營宗廟者。” 清 顧炎武 《登岱》詩:“ 羲 黃 與 堯 舜 ,盪滅同雲煙。”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周三》:“﹝ 周三 ﹞拱手笑曰:‘蒙重託,妖類已盪滅矣。’”

李呂名句,酬令裕見寄之什名句

詩詞推薦

醇風恣澆漓,仁義從盪滅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