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王珪的《大饗明堂慶成詩》
全文:
皇祐更秋律,明堂奉帝禋。
粢盛雖蘆德,霜露本懷親。
於赫朝三後,無文秩百神。
九筵交玉幣,重屋近星辰。
邃幄留飈御,清壇墮月津。
衣冠漢儀舊,金石舜韶新。
受胙開宣室外,鳴鐘降紫宸。
群陰先復旦,協氣斗回春。
靈貺叢千祝,豐恩滲四垠。
慚非老辭筆,徒學頌堯人。
參考注釋
三後
(1).三個君主或諸侯。古代天子、諸侯皆稱後。(1)指 禹 、 湯 、 文王 。《楚辭·離騷》:“昔三後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 王逸 註:“後,君也,謂 禹湯 文王 也。”(2)指 太王 、 王季 、 文王 。《詩·大雅·下武》:“三後在天,王配於京。” 毛 傳:“三後, 大王 王季 文王 也。”(3)指 虞 、 夏 、 商 三代的君主。《左傳·昭公三十二年》:“三後之姓,於今為庶。” 杜預 註:“三後, 虞 、 夏 、 商 。”(4)指 禹 、 契 、 后稷 。《淮南子·人間訓》:“古者溝防不修,水為民害, 禹 鑿龍門,辟 伊闕 ,平治水土,使民得陸處;百姓不親,五品不慎, 契 教以君臣之義、父子之親、夫妻之辨、長幼之序;田野不修,民食不足, 后稷 乃教之闢地墾草,糞土種穀,令百姓家給人足。故三後之後,無不王者,有陰德也。”(5)指 周公 、 君陳 、 畢公 。《書·畢命》:“惟 周公 克慎厥始,惟 君陳 克和厥中,惟 公 ( 畢公 )克成厥終。三後協心,同底於道。”(6)指 伯夷 、 禹 、 后稷 。《書·呂刑》:“乃命三後,恤功於民。 伯夷 降典,折民惟刑; 禹 平水土,主名山川; 稷 降播種,農植嘉穀。”(7)指 夏桀 、 殷辛 、 周幽王 。《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下及三後,媱妃亂主。” 張載 註:“三後, 夏 、 殷 、 周 也。” 劉良 註:“三後, 桀 、 紂 、 幽王 。”(8)指 漢 之 宣帝 、 景帝 、 文帝 。《文選·陸機〈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賦詩〉》:“三後始基,世武丕承。” 李善 註:“三後,謂 宣 、 景 、 文 也。”
(2).指 漢 代的三個皇后。《後漢書·王暢傳》:“三後生自 新野 。” 李賢 註:“ 光烈皇后 、 和帝 陰後 、 鄧後 ,並 新野 人。”
無文
(1).沒有文字記述。《書·洛誥》:“ 周公 曰:‘王肇稱 殷 禮,祀於新邑,鹹秩無文。’” 孔 傳:“言王當始舉 殷 家祭祀,以禮典祀於新邑,皆次秩不在禮文者而祀之。”一說,文通“ 紊 ”,不紊亂。 王引之 《經義述聞·尚書下》:“今案,文當讀為紊。紊,亂也。” 唐 蔣防 《連州廖先生碑銘》:“仙書無文,仙語無詞;以心傳心,天地不知。” 明 賈仲名 《書<錄鬼簿>後》:“自 宮大用 已下一十八人,皆作其傳……餘者皆無文焉。”
(2).指言語、辭章沒有文采。《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誰知其志?言之無文,行而不遠。”《禮記·禮器》:“﹝禮﹞有以素為貴者,至敬無文,父黨無容,大圭不琢,大羹不和。”
(3).沒有彩藻之飾;沒有紋飾。《後漢書·郎顗傳》:“故 孝文皇帝 綈袍革舃,木器無文。”
(4).謂樸實無華。 唐 薛用弱 《集異記·蔡少霞》:“ 少霞 無文,乃孝廉一叟耳,固知其不妄矣。” 金 元好問 《朝列大夫張公墓表》:“若夫確固而不移,質直而無文;直前逕行,唯義所存。”
百神
指各種神靈。《詩·周頌·時邁》:“懷柔百神,及 河 喬嶽。”《孟子·萬章上》:“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漢書·杜鄴傳》:“上帝百神收還威怒,禎祥福祿何嫌不報。” 宋 蘇轍 《次韻孔平仲著作見寄》之二:“胡為嗜一飽,坐使百神哭。” 清 顧炎武 《恭謁孝陵》詩:“正寢朝羣後,空城走百神。”
王珪名句,大饗明堂慶成詩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