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陳淳的《用敖教所贈詩韻送行》
全文:
臞菴先生仙籍豪,固非塵中浪骼骨。
挺特不隨時世妝,那學兒女夸首髴。
朅來龍江主文盟,鑪錘廣大無棄物。
裁狂雕朽誰弗容,遊刃三年不少{屈刂}。
野人掩關北溪曲,於道未能探絲忽。
甘謝馳驅抱孤拙,反獲優容免呵咄。
紆軫衡茅過招邀,寘之學海滄海潏。
道德淵源漫斟酌,理義芻豢飽齧齕。
由堂賜室縱步躡,淵鱗騫翼恣手捽。
金篦刮瘼丹起廢,萬斛塵胸為一拂。
要令齪齪鑛璞姿,無或晶光向埋沒。
云何聚散不可常,徵車已駕城東月。
當今中原若角崩,曦娥薄蝕耀計孛。
廟堂側席急選用,英才詎復偏方屈。
便起鴞林簉鵷行,感時怒豎衝冠發。
整頓乾綱靖坤維,扶掖炎精夐熛炊。
拯危直鼓濟商楫,逢邪須奮擊泚笏。
挽回一氣轉洪鈞,平地春雷百蟄出。
雍容細旃講唐虞,正鞸垂紳其弁突。
抑均斯道覺斯民,何但諸王私蔭樾。
參考注釋
道德
(1) 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範
道德之歸也有日矣。——唐· 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作為校長,他要求在學校里保持高的道德標準和禮貌規矩
(2) 合乎道德的
淵源
源流,本原
測其淵源,覽其清濁,未有厲俗獨行若寧者也。——《三國志·管寧傳》
事物淵源
斟酌
(1) 反覆考慮以後決定取捨
耆艾修之,而後王斟酌矣。——《國語·周語上》
再三斟酌
(2) 往杯盞里倒酒供飲用
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陶潛《移居》
獨自斟酌
理義
(1).公理與正義。《孟子·告子上》:“故理義之悅我心,猶芻豢之悅我口。”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有人問 袁侍中 曰:‘ 殷仲堪 何如 韓康伯 ?’答曰:‘理義所得,優劣乃復未辨。’” 宋 葉適 《著作正字二劉公墓志銘》:“其學本於師友,成於理義,輕爵祿而重出處,厚名聞而薄利勢。” 明 海瑞 《興革條例·刑屬》:“小民不顧理義當否,以訟輸為深愧。”
(2).指社會道德規範,行事準則。《呂氏春秋·勸學》:“人君人親不得其所欲,人子人臣不得其所願,此生於不知理義。” 高誘 註:“不知理義,在君父則不仁不慈,在臣子則不忠不孝。”
(3).專指儒家的經義。《北史·劉芳傳》:“ 芳 音義明辨,疑者皆往詢訪,故時人號為 劉石經 …… 芳 理義精贍,類皆如是。”《文獻通考·經籍九》:“ 公羊 、 穀梁 考事甚疏,然理義卻精,此二人乃是經生,傳得許多説話,往往不曾見國史。” 清 戴震 《題<惠定宇先生授經圖>》:“夫所謂理義,苟可以舍‘經’而空憑胸臆,將人人鑿空得之,奚有於經學之云乎哉?”
芻豢
指牛羊豬狗等牲畜
耳目欲極聲色之好,口欲窮芻豢之味。——《史記·貨殖列傳》
陳淳名句,用敖教所贈詩韻送行名句
名句推薦
悄然人不寐,山館意何深
平天祐《山齋夜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