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山爬沙吸淮海,上有蜀客蹲共顛

敖陶孫 《贈龜山慧海長老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敖陶孫的《贈龜山慧海長老》

全文:
向來縛虎正死急,今日看牛無可鞭。
我提審定之兩印,十年勘盡諸方禪。
浙東西山好僧相,頭目靜如秋水蓮。
試令回眼參壁觀,掣頓已作獼猴顛。
平生棒喝不作用,何者可毒臞翁拳。
龜山爬沙吸淮海,上有蜀客蹲共顛
石顱鐵脊踞牙齒,老龜無力供迴旋。
自言小來會鬼窟,木客對誦明月篇。
山中白石足朝飯,無語可對蹲鴟前。
一行乃得命大謬,萬事瓦裂今蕭然。
祗念竿木事遊戲,鐵胎五百成拘牽。
至人無心變到我,顧念塵腳相摩湔。
是身如雲即虛幻,安要包里爭鮮妍。
爾來臞翁頗狡獪,隨風轉柂忘洄沿。
都梁要藥竟何有,杖頭挑得枯藤仟。
高堂暗坐觸蝙蝠,放光時有階頭磚。
了無一法可酬難,蒲*團禪板久已捐。
山空月明礎石員,百圍老乾行參天。
何當斷手釋椎鑒,與師共泛荊溪船。

敖陶孫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敖陶孫龜山爬沙吸淮海,上有蜀客蹲共顛書法作品欣賞
龜山爬沙吸淮海,上有蜀客蹲共顛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龜山

(1).山名。在 山東省 泗水縣 東北。《詩·魯頌·閟宮》“奄有 龜 蒙 ” 唐 孔穎達 疏:“ 魯 境又同有 龜山 、 蒙山 ,遂包有極東之地。” 唐 李白 《紀南陵題五松山》詩:“ 龜山 蔽 魯國 ,有斧且無柯。”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漸江水》:“ 浙江 又北逕 山陰縣 西,西門外百餘步,有怪山……其形似龜,故亦有 龜山 之稱也, 越 起 靈臺 於山上。”

(2).山名。在 浙江省 。

(3).山名。在 四川省 。 宋 王象之 《輿地紀勝·涪州》:“ 龜山 在 黔江 東岸之山,今州治據一小山,其形如龜。”

(4).山名。在 福建省 將樂縣 東北。《大明一統志·延平府》:“ 龜山 在 將樂縣 北三里,山形如龜, 宋 楊時 歸休於此,因號 龜山 。”

(5).山名。在 湖北省 武漢市 漢陽城 東北, 長江 之濱,與 武昌 之 蛇山 隔 江 相望。又稱 魯山 、 大別山 。

(6).山名。在 江蘇省 盱眙縣 。相傳 禹 治 淮 ,獲水神 無支祁 ,鎮之 龜山 之下,即此。參閱《大平寰宇記·臨淮縣》。

(7).山名。在 江蘇省 蘇州市 鄧尉山 北。

爬沙

(1).在沙土地上爬行。 唐 韓愈 《月蝕詩效玉川子作》:“爬沙腳手鈍,誰使女解緣青冥。”爬,一作“杷”、“把”。 元 張憲 《聽雪齋》詩:“撲紙春蟲亂,爬沙夜蟹行。” 清 查慎行 《鱟魚》詩:“爬沙苦無力,安用十二足?”

(2).指緩慢爬行。 宋 岳珂 《桯史·鱉渡橋》:“昔有人得一鱉,欲烹而食之,不忍當殺生之名,乃熾火使釜水百沸,橫篠為橋。與鱉約曰:‘能渡此,則活汝。’鱉知主人以計取之,勉力爬沙,僅得一渡。”

淮海

[Huaihai,the area centered around Xuzhou in the north of the Huaihe River] 指以徐州為中心的淮河以北及海州(現在的連雲港市西南)一帶的地區

蜀客

(1).指旅居在外的 蜀 人。 唐 劉禹錫 《竹枝詞》之四:“日出三竿春霧消,江頭 蜀 客駐蘭橈。” 唐 雍陶 《聞杜鵑》詩:“ 蜀 客春城聞 蜀 鳥,思歸聲引未歸心。” 宋 蘇軾 《莘老葺天慶觀小園》詩:“ 蜀 客南遊家最遠, 吳 山寒盡雪先晞。”

(2).海棠的別名。 宋 姚寬 《西溪叢語》卷上:“海棠為蜀客。”

(3).指 漢 司馬相如 。 相如 為 蜀郡 人,故稱。 前蜀 韋莊 《乞彩箋歌》:“ 蜀客 才多染不供, 卓文 醉後開無力。”

敖陶孫名句,贈龜山慧海長老名句

詩詞推薦

龜山爬沙吸淮海,上有蜀客蹲共顛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