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樓鑰的《鼓子復臨海縣齋》
全文:
乾道癸已冬,此邦我經行。
郁修氣未殄,千家真赤城。
來訪臨海令,瓦礫紛縱橫。
翹然三尺高,問是戒石銘。
徘徊重太息,更聞愁嘆聲。
試詢來者誰,共言令姓彭。
我時語傍人,此邑其將興。
迨予來贅倅,客館方暫停。
夜聞簫鼓沸,聽事先落成。
起望輪奐美,壯觀聳連甍。
百堵日以作,斧斤喜丁丁。
層樓庋敕書,兩廡環中庭。
久乃游其間,宏大使我驚。
位置既深穩,斲削仍攻精。
田裡不知役,纖粟無輸征。
安得屋朗朗,突兀有寧馨。
退食不茗處,扁榜皆佳名。
中虛物自照,政平由心平。
穉柏已可悅,況有賢弟兄。
小亭真吏隱,縣擁高山青。
琴堂雖增舊,此意宜細評。
智調天下理,夸言笑後生。
大弦可以急,小弦恐弗勝。
舉意屬俄頃,立欲如所營。
手足民無措,吏奸益相乘。
不如疎節目,示以信與誠。
施行有次第,幽遠無隱情。
上下始相應,溫和亮以清。
子賤意不傳,僅許勝戴星。
彭令蓋得此,所以千里稱。
此非以政學,淵源甚分明。
行矣解印去,眾心已先傾。
太守薦之朝,一鶚飛青冥。
傍無蚍蜉援,日夜思歸耕。
我無薦賢柄,直書氣填膺。
安得採詩官,取以徹明廷。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不傳
不移動。《禮記·內則》:“父母舅姑之衣、衾、簟、蓆、枕、幾不傳。” 鄭玄 註:“傳,移也。”
不傳習。《史記·五帝紀論》:“ 孔子 所傳 宰予 問《五帝德》及《帝繫姓》,儒者或不傳。” 司馬貞 索隱:“二者皆非正經,故 漢 時儒者以為非聖人之言多不傳學也。”
戴星
(1).頂著星星。喻早出或晚歸。 唐 王績 《答馮子華處士書》:“或時與舟人漁子方潭並釣,俯仰極樂,戴星而歸。” 宋 蘇軾 《將至筠先寄遲適遠三猶子》詩:“對牀欲作連夜語,念汝還須戴星起。” 明 李東陽 《先叔父李父墓志銘》:“悉力勤事,戴星觸霧,或遠涉 江 漢 ,未嘗告勩。” 清 鈕琇 《觚賸·兩大文章》:“臣趨朝之限,雖迫於戴星;而問寢之私,倍懸於愛日。”
(2).《呂氏春秋·察賢》:“ 宓子賤 治 單父 ,彈鳴琴,身不下堂,而 單父 治。 巫馬期 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居,以身親之,而 單父 亦治。”後因以“戴星”為稱揚吏治或能吏之典。 唐 羅隱 《夜泊義興戲呈邑宰》詩:“溪畔維舟問戴星,此中三害有圖經。” 清 錢謙益 《楊應震授文林郎制》:“以蕞爾彈丸之邦,值累年捐瘠之後,戴星為治,計日有程。”
(3).馬名。《詩·秦風·車鄰》“有馬白顛” 唐 孔穎達 疏:“額有白毛,今之戴星馬也。”
(4).魚名。《太平御覽》卷九四○引《臨海水土記》:“戴星魚,狀如鳶魚,背上有兩白璫如指大。因名之雲。”
(5).谷精草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五·谷精草》。
樓鑰名句,鼓子復臨海縣齋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