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一壺中,清江谷口,芝草發蘭薰

佚名春從天上來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佚名的《春從天上來》

全文:
日月高奔。
這奧妙機,塵世難聞。
太一壺中,清江谷口,芝草發蘭薰
看金蓮佳景,吐慶雲、開顯生門。
道惟尊。
更資成萬化,覆載乾坤。
如何四時受用,要綿綿默默,固帶深根。
逆順陰陽,窮通今古,應變無有如禪。
此希夷至理,超名相、頓了天真。
到頭人。
向華胥相會,同賞陽春。

佚名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佚名太一壺中,清江谷口,芝草發蘭薰書法作品欣賞
太一壺中,清江谷口,芝草發蘭薰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一壺

(1).一個盛物的葫蘆。亦泛指一盛食之器。《戰國策·中山策》:“吾以一杯羊羹亡國,以一壺飡得士二人。”《後漢書·費長房傳》:“市中有老翁賣藥,懸一壺於肆頭,及市罷,輒跳入壺中。”《南史·隱逸傳·僧岩》:“後忽為沙門,棲遲山谷,常以一壺自隨。”

(2).道家傳說壺中別有天地,因常以“一壺”喻宇宙或仙境。 唐 王維 《贈焦道士》詩:“坐知千里外,跳向一壺中。” 唐 劉禹錫 《尋汪道士不遇》詩:“笙歌五雲里,天地一壺中。” 元 許有壬 《琳宮詞次安南王韻》:“一壺天地渾無跡,只有清風動竹聲。”參見“ 壺天 ”、“ 壺公 ”。

(3).特指一壺酒。 唐 儲光羲 《田家雜興》詩之二:“日與南山老,兀然傾一壺。” 金 元好問 《後飲酒》詩之一:“當其得意時,萬物寄一壺。”

清江

(1).水色清澄的江。 南朝 梁 何遜 《初發新林》詩:“鐃吹響清江,懸旗出長嶼。” 唐 王昌齡 《送竇七》詩:“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熒熒望一舟。”

(2).古 夷水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夷水》:“ 夷水 即 佷山 清江 也。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 蜀 人見其澄清,因名 清江 也。”

谷口

(1).山谷的出入口。《六韜·分險》:“衢道谷口,以武衝絶之。” 唐 王維 《歸輞川作》詩:“谷口疎鐘動,漁樵稍欲稀。” 清 黃景仁 《偕邵元直游吾谷》詩:“此間看山復看楓,谷口敞與平原同。”

(2).古地名。又名 瓠口 。在今 陝西 禮泉 東北。 西漢 於此置 谷口縣 , 東漢 廢。因位於 九嵕山 東、 仲山 西,當 涇水 出山之處,故謂之 谷口 。古時相傳為 黃帝 升仙的地方。也稱 寒門 。《漢書·郊祀志上》:“其後 黃帝 接萬靈 明庭 。 明庭 者, 甘泉 也。所謂 寒門 者, 谷口 也。” 顏師古 注引 服虔 曰:“ 黃帝 升仙之處也。”又註:“ 谷口 , 仲山 之 谷口 也……以 仲山 之北寒涼,故謂此谷為 寒門 也。”

(3).古地名。在今 陝西 淳化 西北。 秦 時於此置 雲陽縣 。《戰國策·秦策三》:“ 范雎 曰:‘大王之國,北有 甘泉 、 谷口 。’” 鮑彪 註:“在 雲陽 。” 西漢 末年,高士 鄭朴 (字 子真 )曾隱居於此。 漢 揚雄 《法言·問神》:“ 谷口 鄭子真 ,不屈其志,而耕乎巖石之下,名震於京師。” 唐 李白 《贈韋秘書子春》詩:“ 谷口 鄭子真 ,躬耕在巖石。” 王琦 注引《雍錄》:“ 谷口 在 雲陽縣 西四十里, 鄭子真 隱於此。”後借指隱者所居之處。 元 楊奐 《得邳大用書復寄》詩:“ 谷口 知何似,他年願卜隣。” 清 錢謙益 《高郵道中簡顧所建》詩:“負耒我今歸 谷口 ,驚弓君莫問壺頭。”

芝草

靈芝。菌屬。古以為瑞草,服之能成仙。 晉 左思 《魏都賦》:“德連木理,仁挺芝草。” 唐 韓愈 《與崔群書》:“鳳皇芝草,賢愚皆以為美瑞。” 清 吳偉業 《西田詩》之四:“願以求長生,芝草堪採食。”

蘭薰

蘭之馨香。喻人德行之美。 南朝 宋 顏延之 《祭屈原文》:“蘭薰而摧,玉縝則折。”《文選·劉孝標<廣絕交論>》:“ 顏 冉 龍翰鳳雛, 曾 史 蘭薰雪白。” 張銑 註:“蘭薰雪白,喻芳絜。” 南朝 梁 王僧孺 《為何庫部舊姬擬蘼蕪之句》詩:“出門望蘭薰,褰簾正逢君。” 唐 黃滔 《省試人文化天下賦》:“布彼寰灜,風行而草偃;被於億兆,玉潔而蘭薰。”

佚名名句,春從天上來名句

詩詞推薦

太一壺中,清江谷口,芝草發蘭薰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