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陸龜蒙的《奉和襲美古杉三十韻》
全文:
眾木盡相遺,孤芳獨任奇。
鍤天形硉兀,當殿勢頫危。
恐是夸娥怒,教臨嶻嶭衰。
節穿開耳目,根癭坐熊羆。
世只論榮落,人誰問等衰?有巔從日上,無葉與秋欺。
虎搏應難動,雕蹲不敢遲。
戰鋒新缺齾,燒岸黑黑茲黧。
斗死龍骸雜,爭奔鹿角差。
肢銷洪水腦,棱聳梵天眉。
磔索珊瑚涌,森嚴獬豸窺。
向空分犖指,衝浪出鯨鬐。
楊仆船橦在,蚩尤陣纛隳。
下連金粟固,高用鐵菱披。
挺若苻堅棰,浮於祖納椎。
崢嶸驚露鶴,走歷趚閡雲螭。
傍宇將支壓,撐霄欲抵隵。
背交蟲臂挶,相向鶻拳追。
格筆差猶立,階乾卓未麾。
鬼神應暗畫,風雨恐潛移。
已覺寒松伏,偏宜后土疲。
好邀清嘯傲,堪映古茅茨。
材大應容蠍,年深必孕夔。
後雕依佛氏,初植必僧彌。
擁腫煩莊辯,槎牙費庾詞。
詠多靈府困,搜苦化權卑。
類既區中寡,朋當物外推。
蟠桃標日域,珠草侍仙墀。
真宰誠求夢,春工幸可醫。
若能噓嶰竹,猶足動華滋。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耳目
(1) 耳朵與眼睛;耳聞目睹
耳目之明,如是其狹也。——《荀子·君道》
耳目之福非淺
耳目靈光
(2) 監視人或為別人收集情報者
使者以從事為耳目。——《後漢書·朱浮傳》
熊羆
(1).熊和羆。皆為猛獸。因以喻勇士或雄師勁旅。《書·牧誓》:“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羆。”《書·康王之誥》:“則亦有熊羆之士,不二心之臣,保乂王家。” 唐 楊炯 《唐右將軍魏哲神道碑》:“勝殘去殺,上馮宗廟之威;禁暴戢姦,下藉熊羆之用。” 元 朱守諒 《秋夜偶成》詩:“暫止熊羆消大暑,秋深雲合殄妖氛。” 黃燮清 《黃天盪懷古》詩:“八千勁旅走熊羆,曾斷 金 人十萬師。”
(2).指生男之兆。語本《詩·小雅·斯乾》:“大人占之,維熊維羆,男子之祥。”《三國志·魏志·高柔傳》:“而頃皇子連多夭逝,熊羆之祥,又未感應羣下之心,莫不悒戚。” 唐 李群玉 《哭小女痴兒》詩:“平生未省夢熊羆,稚女如花墜曉枝。” 明 謝讜 《四喜記·大宋畢姻》:“更須夸蘭玉祥開,何必慮熊羆占緩。”
(3).指帝王得賢輔。典出《史記·齊太公世家》:“ 西伯 將出獵,卜之,曰‘所獲非龍非彲,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於是 周 西伯 獵,果遇 太公 於 渭 之陽,與語大説……載與俱歸,立為師。” 西伯 ,指 周文王 。 唐 杜甫 《贈崔十三評事公輔》詩:“ 燕王 買駿骨, 渭老 得熊羆。” 宋 王安石 《送鄆州知府宋諫議》詩:“舟檝 商巖 命,熊羆 渭水 占。”
(4).比喻貪殘的人。《楚辭·劉向<九嘆·愍命>》:“麒麟奔於九皋兮,熊羆羣而逸囿。” 王逸 註:“熊羆,猛獸,以喻貪殘也。”
陸龜蒙名句,奉和襲美古杉三十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