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孔武仲的《奉酬李時發嶽麓見寄》
全文:
秋風入荒城,落葉如飛雨。
夢寐湘西遊,晻暖不可睹。
昨日得君詩,諷詠日欹午。
山光相隨來,瀟灑入庭戶。
憶昨尋此山,扁舟戛平浦。
白鷗為前驅,丹霞隨步武。
漸入空曠中,輕清欲飛舉。
幽泉落石鳴,喬衫得風舞。
峰巒半明滅,雲月相吞吐。
岩岩仙佛家,殿塔羅翠塢。
半壁聞棋聲,深林傳鳥語。
清境造已極,更上最高處。
朱欄插青冥,華屋橫險阻。
雲夢吞八*九,天衢量尺五。
卻視長沙城,迫仄真環堵。
淥水帶縈洄,青菸絲一縷。
平時事乾謁,白書走塵土。
到此覺沉迷,直欲棄簪組。
尚愧節不高,空然賦歸去。
朅來岩邑居,擾擾變寒暑。
迴旋盡朱墨,應接煩箠楚。
何嘗略尋幽,曾不暇窺圃。
引望西絕堂,曠若隔今古。
夫君今俊秀,爽氣發眉宇。
文章富揮灑,詩筆尤跋扈。
動我登臨興,翩翩如插羽。
欲往竟未能,攀籠掛深廡。
喜君得勝境,去家才百步。
年豐官舍閒,芳草生囹圄。
籃輿不厭出,時結采芝侶。
更分新篇章,慰我獨吟苦。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籃輿
古代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形制不一,一般以人力抬著行走,類似後世的轎子。《晉書·孝友傳·孫晷》:“ 富春 車道既少,動經江川,父難於風波,每行乘籃輿, 晷 躬自扶持。”《宋書·隱逸傳·陶潛》:“ 潛 有腳疾,使一門生二兒轝籃輿。” 清 方文 《贈孫子穀》詩:“蹇予腳疾愁歸路,直遣籃輿送到家。”
不厭
(1).不嫌;不加以排斥。《論語·鄉黨》:“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韓非子·難一》:“戰陣之間,不厭詐偽。”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凡此皆有倫有脊之言,雖巧而不厭其巧。”
(2).不合。《文選·班彪<王命論>》:“取捨不厭斯位,符瑞不同斯度,而苟昧權利,越次妄據,外不量力,內不知命,則必喪保家之主。” 李善 注引 韋昭 曰:“厭,合也。”
(3).不滿足;不飽。厭,通“ 饜 ”。《楚辭·離騷》:“眾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史記·伯夷列傳》:“然 回 也屢空,糟穅不厭,而卒蚤夭。”《漢書·王莽傳中》:“富者犬馬餘菽粟,驕而為邪;貧者不厭糟糠,窮而為姦。” 明 方孝孺 《贈金溪吳仲實序》:“必學於詩、書、禮、樂、六藝之文至於終身而不厭。”
(4).不服。《漢書·景帝紀》:“諸疑獄,若雖文致於法而於人心不厭者,輒讞之。” 顏師古 註:“厭,服也。”
不魘,不做惡夢。厭,通“ 魘 ”。
采芝
秦 末有四皓 東園公 、 甪里先生 、 綺里季 、 夏黃公 見 秦 政苛虐,乃隱於 商雒 ,曾作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曄曄紫芝,可以療飢。 唐 虞 世遠,吾將何歸?駟馬高蓋,其憂甚大,高貴之畏人,不及貧賤之肆志。”見《史記·留侯世家》、 晉 皇甫謐 《高士傳·四皓》。後因以“採芝”指遁隱。名其歌為《採芝操》或《四皓歌》,亦省稱《採芝》。見《樂府詩集·琴曲歌辭二·<採芝操>序》引《琴集》及 南朝 陳智匠 《古今樂錄》。 唐 陳子昂 《感遇》詩之二十:“去去行採芝,勿為塵所欺。” 宋 陸游 《對酒》詩:“寄謝採芝翁,無為老青壁。” 明 萬壽祺 《入沛宮》詩:“我亦遠隨 黃 綺 去, 東山 重唱《採芝》歌。” 清 秋瑾 《題<松鶴圖>》詩之二:“勛名浪説 凌煙閣 ,爭是 商山 歌《採芝》。”
謂摘采芝草。古以芝草為神草,服之長生,故常以“采芝”指求仙或隱居。 漢 張衡 《思玄賦》:“留 瀛洲 而采芝兮,聊且以乎長生。” 唐 陳子昂 《感遇》詩之十:“已矣行采芝,萬世同一時。” 清 翁照 《送歸愚沉少宗伯予告歸里》詩之二:“弭櫂 香水 溪,采芝 硯山 麓。”參見“ 採芝 ”。
孔武仲名句,奉酬李時發嶽麓見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