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廌的《千齡檜》
全文:
岡頭老檜不記年,古父約以千齡傳。
高枝凌兢倚北斗,低枝猶藏萬歲煙。
蟠根直與地爭固,不許蚓穴通黃泉。
陰森古怪神物附,雨晦每見蛟龍騫。
賢哉樂天真逸者,手植蒼檜今宛然。
元和元豐五十紀,婆娑下委才及肩。
信此千齡尚虛雲,幾見海變丘陵遷。
乃知不為斤斧夭,不在澗底與山巔。
參考注釋
不為
(1).不做;不乾。《詩·衛風·淇奧》:“善戲謔矣,不為虐兮。”《孟子·梁惠王上》:“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宋 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為;又以其子孫之所請也,書其惡焉則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銘始不實。”
(2).謂收成不好。《墨子·雜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備湛旱、歲不為。” 王念孫 《讀書雜誌·墨子六》:“‘歲不為’,猶《玉藻》言年不順成也。”《淮南子·本經訓》:“是故上下離心,氣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為。” 高誘 註:“不為,不成也。”
(3).不算,不是。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夫璿玉致美,不為池隍之寶;桂椒信芳,而非園林之實。”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先破後承,始開終結,內分八股,股股相對,繩墨不為不嚴矣。”
(1).不因為。《荀子·天論》:“天行有常,不為 堯 存,不為 桀 亡。” 漢 東方朔 《答客難》:“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輟其冬,地不為人之惡險而輟其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宋 周邦彥 《浣溪沙》詞:“不為蕭娘舊約寒,何因容易別 長安 。”
(2).不為了。《漢書·揚雄傳下》:“蓋聞聖主之養民也,仁霑而恩洽,動不為身。” 顏師古 註:“言憂百姓也。”
斤斧
(1).斧頭。《管子·乘馬》:“其木可以為棺,可以為車,斤斧得入焉。” 晉 葛洪 《抱朴子·廣譬》:“凡木結根於靈山,而 匠石 為之寢斤斧。” 宋 蘇軾 《築高麗亭館一絕》:“簷楹飛舞垣牆外,桑柘蕭條斤斧餘。” 郭沫若 《洪水時代》詩:“ 夏禹 ,只把手中的斤斧暫停,笑說道:‘那只是虛無的幻影!’”
(2).指兵器。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七:“ 宣宗 索 趙嘏 詩,其卷首有《題秦皇詩》,其略云:‘徒知六國隨斤斧,莫有羣儒定是非。’”
(3).請人修改詩文的敬辭。 宋 范仲淹 《與韓魏公書》:“又窺諸公所賦,何以措手,然旨命丁寧,亦勉率成篇,並自寫上呈,所謂將勤補拙,更乞斤斧,免貽眾誚。”參見“ 斧正 ”。
不在
(1)
指不位於或處於某處
小王不在
我姐姐早不在機房上班上
(2)
婉稱人去世了
長征幹部大部分都不在了
山巔
亦作“ 山顛 ”。山頂。 戰國 楚 宋玉 《高唐賦》:“仰視山顛,肅何千千。”《詩·小雅·漸漸之石》“維其卒矣” 漢 鄭玄 箋:“卒者崔巍也。謂山巔之末也。” 唐 杜甫 《夔州歌十絕句》之四:“ 赤甲 白鹽 俱刺天,閭閻繚繞接山巔。” 魯迅 《集外集拾遺·懷舊》:“山顛喬木雖略負日腳,而山趺之田禾已受夜氣。” 蕭乾 《初冬過三峽》:“過 瞿塘峽 ,山巔積雪跟雲絮幾乎羼在一起。”
李廌名句,千齡檜名句
名句推薦
蠹眾而木折。隙大而牆壞。
佚名《商子引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