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王績的《晚年敘志示翟處士》
全文:
弱齡慕奇調,無事不兼修。
望氣登重閣,占星上小樓。
明經思待詔,學劍覓封侯。
棄繻頻北上,懷刺幾西遊。
中年逢喪亂,非復昔追求。
失路青門隱,藏名白社游。
風雲私所愛,屠博暗為儔。
解紛曾霸越,釋難頗存周。
晚歲聊長想,生涯太若浮。
歸來南畝上,更坐北溪頭。
古岸多盤石,春泉足細流。
東隅誠已謝,西景懼難收。
無謂退耕近,伏念已經秋。
庚桑逢處跪,陶潛見人羞。
三晨寧舉火,五月鎮披裘。
自有居常樂,誰知身世憂。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明經
(1).通曉經術。《漢書·劉向傳》:“ 更生 年少於 望之 、 堪 ,然二人重之,薦 更生 宗室忠直,明經有行,擢為散騎宗正給事中。”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五》:“ 漯水 又東逕 漢 徵君 伏生 墓南,碑碣尚存,以明經為 秦 博士。 秦 坑儒士, 伏生 隱焉。” 宋 俞文豹 《吹劍錄外集》:“ 夏侯勝 以明經取青紫語門人,臣嘗鄙之,何敢復以此聳誘其徒。”
(2). 漢 代以明經射策取士。 隋煬帝 置明經、進士二科,以經義取者為明經,以詩賦取者為進士。 宋 改以經義論策試進士,明經始廢。 梁啓超 《變法通議·論科舉》:“今請雜取前代之制,立明經一科,以暢達教恉,闡發大義,能以今日新政,證合古經者為及格。”參閱《新唐書·選舉志一》、《文獻通考·選舉四》、 清 顧炎武 《日知錄·明經》。
(3). 明 清 對貢生的尊稱。《醒世恆言·赫大卿遺恨鴛鴦絛》:“這 陸氏 因丈夫生前不肯學好,好色身亡,把孩子嚴加教誨。後來明經出仕,官為別駕之職。”《儒林外史》第十八回:“此位是 石門 隋岑庵 先生,是老明經。”
待詔
(1).等待詔命。《文選·揚雄<甘泉賦>序》:“ 孝成帝 時,客有薦 雄 文似 相如 者……召 雄 待詔 承明 之庭。” 張銑 註:“待詔,待天子命也。” 唐 王績 《晚年敘志示翟處士》詩:“明經思待詔,學劍覓封侯。” 清 惠士奇 《送蔣樹存之官餘慶》詩:“待詔吾留 金馬門 ,修書君上 南薰殿 。”
(2).官名。 漢 代徵士未有正官者,均待詔公車,其特異者待詔 金馬門 ,備顧問,後遂以待詔為官名。《漢書·王莽傳中》:“ 莽 誅滅待詔,而封告者。” 唐 有翰林待詔,負責四方表疏批答、應和文章等事。後改為翰林供奉。 明 清 翰林院屬官有待詔,秩從九品,掌校對章疏文史,為低級事務官。
(3).待命供奉內廷的人。 唐 代不僅文詞經學之士,即醫卜技術之流,亦供直於內廷別院,以待詔命。因有醫待詔、畫待詔等名稱。 宋 元 時對手藝工匠尊稱為待詔,本此。《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裱褙鋪里﹞ 璩待詔 問:‘府幹有何見諭?’虞候道:‘無甚事,閒問則個。’”《水滸傳》第四回:“ 智深 走到鐵匠鋪門前看時,見三個人打鐵。 智深 道:‘兀那待詔,有好鋼鐵么?’”《醒世恆言·呂洞賓飛劍斬黃龍》:“看那娘子,正與澆蠟燭待詔説話。”
(4).舊時農村里稱理髮師為“待詔”。 李劼人 《大*波》第一部第二章:“ 楚用 幾個人早都交卷完畢,在理髮室找待詔梳了髮辮。”
學劍
學習劍術。謂學習武藝。《史記·項羽本紀》:“學書不成,去,學劍。” 北周 庾信 《河州都督普屯威神道碑銘》:“青衿學劍,既為人主所稱;童子論兵,即佐中軍之策。” 唐 王績 《晚年敘志示翟處士》詩:“明經思待詔,學劍覓封侯。” 宋 陸游 《醉歌》:“讀書三萬卷,仕宦皆束閣。學劍四十年,虜血未染鍔。”
封侯
(1).封拜侯爵。《戰國策·趙策二》:“貴戚父兄皆可以受封侯。”《史記·衛將軍列傳》:“人奴之生,得毋笞駡即足矣,安得封侯事乎?”《後漢書·班超傳》:“祭酒,布衣諸生耳,而當封侯萬里之外。”
(2).泛指顯赫功名。 唐 王昌齡 《閨怨》詩:“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宋 陳師道 《九月九日魏衍見過》詩:“一經從白首,萬里有封侯。”
王績名句,晚年敘志示翟處士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