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軾的《百步洪二首》
全文:
長洪斗落生跳波,輕舟南下如投梭。
水師絕叫鳧雁起,亂石一線爭磋磨。
有如兔走鷹隼落,駿馬下*注千丈坡。
斷弦離柱箭脫手,飛電過隙珠翻荷。
四山眩轉風掠耳,但見流沫生千渦。
嶮中得樂雖一快,何意水伯夸秋河。
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覺一念逾新羅。
紛紛爭奪醉夢裡,豈信荊棘埋銅駝。
覺來俯仰失千劫,回視此水殊委蛇。
君看岩邊蒼石上,古來篙眼如蜂窠。
但應此心無所住,造物雖駛如吾何。
回船上馬各歸去,多言譊譊師所呵。
參考注釋
水師
(1) 水軍
可克日於玄武湖大閱水師,並巡 江右,講武校獵。——《宋書·武帝紀》
(2) 船工;漁夫
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宋· 蘇軾《石鐘山記》
鳧雁
亦作“ 鳧鴈 ”。1.野鴨與大雁。有時單指大雁或野鴨。《荀子·富國》:“然後飛鳥鳧雁若煙海。”《楚辭·九辯》:“鳧鴈皆唼夫粱藻兮,鳳愈飄翔而高舉。”
(2).鴨與鵝。 唐 溫庭筠 《商山早行》詩:“因思 杜陵 夢,鳧雁滿回塘。”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朱雀門外街巷》:“近東即 迎祥池 ,夾岸垂楊、菰蒲、蓮荷,鳧雁游泳其間。”
一線
見“ 一線 ”。
亦作“ 一綫 ”。1.一根線,亦形容細長如線。 唐 杜甫 《至日遣興》詩之一:“何人錯憶窮愁日,愁日愁隨一線長。” 宋 蘇軾 《司馬溫公神道碑》:“稽天之潦,不能終朝,而一線之溜可以潦石者,一與不一故也。” 元 薩都剌 《鸚鵡曲》:“覺來粉汗濕香臉,一線新紅枕痕淺。” 明 唐寅 《曉起圖》詩:“曉鴉無數盤旋處,緑樹枝頭一線紅。” 毛澤*東 《菩薩蠻·黃鶴樓》詞:“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
(2).比喻相承或相關事物之間的脈絡。《東周列國志》第六一回:“ 尹公佗 學射於 庾公差 , 公差 又學射於 公孫丁 ,三人是一線傳授。”《續資治通鑑·宋理宗紹定四年》:“毋竝進君子小人以為色荒,毋兼容邪説正論以為皇極,以培養國家一線之脈,以救生民一旦之命。” 清 宋潛虛 《徐節婦傳》:“彼公侯將相跨州連郡,曾未有一如 徐 氏婦者,抱三尺之孤,挽一線之緒,而使之復興,豈不悲哉!” 梁啓超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三章第四節:“其學界為螺線形,雖千變萬化,殆皆一線所引也。”
(3).形容極其細微。 金 元好問 《自題寫真》詩:“東塗西抹竊時名,一線微官悞半生。” 清 曹寅 《重題晚研跋後兼傷懷南洲》詩之三:“酒邊花外打乖人,劫後剛回一線春。” 梁啓超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四章第三節:“若是乎兩 漢 之以著述鳴者,惟 江都 龍門 二子,獨有心得,為學界放一線光明而已。” 艾蕪 《人生哲學的一課》:“這是一線生機,我記好街名廠名就去了。”
(4).第一線。指作戰的最前線,亦指從事實際工作的基層。
磋磨
(1).磨治器物。 宋 葉適 《送黃竑》詩:“焦桐邂逅爨下薪,良玉磋磨廟中器。” 宋 蘇軾 《書若逵所書經後》:“如海上沙,是誰磋磨,自然勻平,無有麄細;如空中雨,是誰揮灑,自然蕭散,無有疎密。”
(2).擠軋磨擦。 宋 蘇軾 《百步洪》詩之一:“長洪斗落生跳波,輕舟南下如投梭,水師絶叫鳧雁起,亂石一線爭磋磨。”
(3).研討;商議。 清 曹寅 《和些山詠東軒竹見寄》之四:“ 杜陵 句法磋磨得,朝夕還同座右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六回:“兩個人你爭多,我論少,好容易磋磨到三分息。” 老舍 《四世同堂》二:“雖然 祁老人 對石榴樹的趣味是在多結幾個大石榴,而 錢先生 是在看花的紅艷與石榴的美麗,可是培植的方法到底是有相互磋磨的必要的。”
(4).猶折磨。 明 李贄 《三日風》詩:“莫以行人心事惡,故將風色苦磋磨。”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七章:“一直等到她昏倒後,才把她趕回到 龐興國 身邊,交她丈夫嚴加管束,一直不準她再有男朋友,並虐待她,磋磨她。”
蘇軾名句,百步洪二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