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李賀的《出城別張又新,酬李漢》
全文:
李子別上國,南山崆峒春。
不聞今夕鼓,差慰煎情人。
趙壹賦命薄,馬卿家業貧。
鄉書何所報,紫蕨生石雲。
長安玉桂國,戟帶披侯門。
慘陰地自光,寶馬踏曉昏。
臘春戲草苑,玉輓鳴轔。
綠p 網縋金鈴,霞卷清池漘。
開貫瀉蚨母,買冰防夏蠅。
時宜裂大袂,劍客車盤茵。
小人如死灰,心切生秋榛。
皇圖跨四海,百姓拖長紳。
光明靄不發,腰龜徒甃銀。
吾將噪禮樂,聲調摩清新。
欲使十千歲,帝道如飛神。
華實自蒼老,流采長傾湓。
沒沒暗齰舌,涕血不敢論。
今將下東道,祭酒而別秦。
六郡無剿兒,長刀誰拭塵。
地理陽無正,快馬逐服轅。
二子美年少,調道講清渾。
譏笑斷冬夜,家庭疏筱穿。
曙風起四方,秋月當東懸。
賦詩面投擲,悲哉不遇人。
此別定沾臆,越布先裁巾。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風起
(1).風颳起來。 晉 陸機 《豪士賦》序:“是以事窮運盡,必於顛仆;風起塵合,而禍至常酷也。” 唐 杜甫 《船下夔州郭宿雨濕不得上岸別王十二判官》詩:“風起春燈亂, 江 鳴夜雨懸。”《清平山堂話本·西湖三塔記》:“風起時,有千尺翻頭浪。”
(2).比喻事物的興起。《史記·淮陰侯列傳》:“天下初發難也,俊雄豪桀建號壹呼,天下之士雲合霧集,魚鱗襍遝,熛至風起。” 漢 嚴遵 《道德指歸論·萬物之奧》:“海內之士,回響風起;俊雄英豪,輻至蜂止。”《漢書·息夫躬傳》:“如使狂夫嘄謼於東崖, 匈奴 飲馬於 渭水 ,邊竟雷動,四野風起。”
四方
(1) 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泛指各個方面
凡四方之士無有不過而拜且泣者。——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正方形或正方體
一隻四方的木頭匣子
秋月
(1).秋夜的月亮。 晉 陶潛 《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詩:“叩栧新秋月,臨流別友生。” 唐 杜甫 《十七夜對月》詩:“秋月仍圓夜,江村獨老身。” 清 陸圻 《與歌者陳郎》詩:“玉管謾吹秋月白,紅牙曾對綺筵新。” 殷夫 《放腳時代的足印》詩:“秋月的深夜,沒有蟲聲攪破寂寞,便悲哀也難和我親近。”
(2).秋季。《魏書·長孫嵩傳》:“比及秋月,徐乃乘之,則 裕 首可不戰而懸。”《南齊書·州郡志上》:“土甚平曠,刺史每以秋月多出 海陵 觀濤,與 京口 對岸, 江 之壯闊處也。”
當東
做東道主。如:這次我當東。
李賀名句,出城別張又新,酬李漢名句
名句推薦
簿書且作三年計,事業當為萬里程
吳芾《送陳 * 赴銅陵簿》
詩詞推薦
![曙風起四方,秋月當東懸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