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風起四方,秋月當東懸

李賀出城別張又新,酬李漢

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李賀的《出城別張又新,酬李漢》

全文:
李子別上國,南山崆峒春。
不聞今夕鼓,差慰煎情人。
趙壹賦命薄,馬卿家業貧。
鄉書何所報,紫蕨生石雲。
長安玉桂國,戟帶披侯門。
慘陰地自光,寶馬踏曉昏。
臘春戲草苑,玉輓鳴轔。
綠p 網縋金鈴,霞卷清池漘。
開貫瀉蚨母,買冰防夏蠅。
時宜裂大袂,劍客車盤茵。
小人如死灰,心切生秋榛。
皇圖跨四海,百姓拖長紳。
光明靄不發,腰龜徒甃銀。
吾將噪禮樂,聲調摩清新。
欲使十千歲,帝道如飛神。
華實自蒼老,流采長傾湓。
沒沒暗齰舌,涕血不敢論。
今將下東道,祭酒而別秦。
六郡無剿兒,長刀誰拭塵。
地理陽無正,快馬逐服轅。
二子美年少,調道講清渾。
譏笑斷冬夜,家庭疏筱穿。
曙風起四方,秋月當東懸
賦詩面投擲,悲哉不遇人。
此別定沾臆,越布先裁巾。

李賀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李賀曙風起四方,秋月當東懸書法作品欣賞
曙風起四方,秋月當東懸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風起

(1).風颳起來。 晉 陸機 《豪士賦》序:“是以事窮運盡,必於顛仆;風起塵合,而禍至常酷也。” 唐 杜甫 《船下夔州郭宿雨濕不得上岸別王十二判官》詩:“風起春燈亂, 江 鳴夜雨懸。”《清平山堂話本·西湖三塔記》:“風起時,有千尺翻頭浪。”

(2).比喻事物的興起。《史記·淮陰侯列傳》:“天下初發難也,俊雄豪桀建號壹呼,天下之士雲合霧集,魚鱗襍遝,熛至風起。” 漢 嚴遵 《道德指歸論·萬物之奧》:“海內之士,回響風起;俊雄英豪,輻至蜂止。”《漢書·息夫躬傳》:“如使狂夫嘄謼於東崖, 匈奴 飲馬於 渭水 ,邊竟雷動,四野風起。”

四方

(1) 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泛指各個方面

凡四方之士無有不過而拜且泣者。——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正方形或正方體

一隻四方的木頭匣子

秋月

(1).秋夜的月亮。 晉 陶潛 《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詩:“叩栧新秋月,臨流別友生。” 唐 杜甫 《十七夜對月》詩:“秋月仍圓夜,江村獨老身。” 清 陸圻 《與歌者陳郎》詩:“玉管謾吹秋月白,紅牙曾對綺筵新。” 殷夫 《放腳時代的足印》詩:“秋月的深夜,沒有蟲聲攪破寂寞,便悲哀也難和我親近。”

(2).秋季。《魏書·長孫嵩傳》:“比及秋月,徐乃乘之,則 裕 首可不戰而懸。”《南齊書·州郡志上》:“土甚平曠,刺史每以秋月多出 海陵 觀濤,與 京口 對岸, 江 之壯闊處也。”

當東

做東道主。如:這次我當東。

李賀名句,出城別張又新,酬李漢名句

詩詞推薦

  • 梅山弟池邊醉吟

    陳著宋代〕兩岡銜口水流唇,茅屋三間松四鄰。花影落池塵外境,鳥聲喜客靜中春。生涯已付桑林舊,活句還隨菜酒新。滋味
    曙風起四方,秋月當東懸 詩詞名句
  • 瞎堂三句

    釋慧遠宋代〕我有不入驢耳句,日盈月昃未容呈。出門會得天平錯,未出門先舉向君。
    曙風起四方,秋月當東懸 詩詞名句
  • 得趣書屋

    乾隆清代〕三萬非誇富縹緗,漱於六藝潤而芳。得斯趣者蓋艱矣,然亦非艱在自蘉。
  • 秋日紀感

    釋行海宋代〕聞雞擊楫舊英雄,何處山河是洛中。龜土坼煙秋望雨,兔輪生暈夜占風。醾蕪只為王孫綠,菡萏難勝越女紅。今日
  • 送陵州路使君赴任

    杜甫唐代〕王室比多難,高官皆武臣。幽燕通使者,岳牧用詞人。國待賢良急,君當拔擢新。佩刀成氣象,行蓋出風塵。戰伐
  • 初春太液池泛舟·其二

    乾隆清代〕乍見輕黃上柳絲,春來幾度棹移時。繪之詩句渾如畫,回雁高飛太液池。
  • 水竹居

    王冕元代〕小橋流水路縈紆,竹里茅茨是隱居。慷慨不同時俗輩,清高多讀古人書。好山入屋情無限,明月穿簾興有餘。我亦
    曙風起四方,秋月當東懸 詩詞名句
  • 登峻極頂

    蘇過宋代〕言登嵩高峰,結束兩芒屩。攝衣上天梯,股慄戰犖确。不知幾流汗,躍出萬仞壑。剛風被太虛,塵世俯下濁。依稀
  • 送范啟東還京

    牟融唐代〕蕭蕭行李上征鞍,滿目離 * 去難。客里故人尊酒別,天涯遊子弊裘寒。官橋楊柳和愁折,驛路梅花帶雪看。重到
  • 謝人送酒(一作代謝崔家郎君送酒)

    孫氏唐代〕謝將清酒寄愁人,澄澈甘香氣味真。好是綠窗風月夜,一杯搖盪滿懷春。
    曙風起四方,秋月當東懸 詩詞名句
曙風起四方,秋月當東懸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