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楊無咎的《雨中花/夜行船》
全文:
海宇澄明,天氣宴溫,人情物態昭蘇。
喜分付攬轡,來與春俱。
瀟灑蘭亭醉墨,丁寧黃石傳書。
到如今幾載,不墜風流,世有名儒。
山川瑞色,樵牧歡聲,盡隨弦管虛徐。
判醉笑、頻揮玉麈,共□金壺。
湔祓聊勤大手,謀謨宜佐皇圖。
定知朝暮,未容溫席,已促鋒車。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山川
山嶽、江河
祖國壯麗的山川
瑞色
猶瑞氣。 唐高宗 《太子納妃太平公主出降》詩:“玉庭浮瑞色,銀牓藻祥徽。” 五代 徐夤 《放榜日》詩:“花浮酒影彤霞爛,日照衫光瑞色鮮。” 宋 向子諲 《驀山溪·老妻生日作》詞:“非煙非霧,瑞色門闌喜。” 明 沉鯨 《雙珠記·遇赦調邊》:“風雲生瑞色,桎梏動歡聲。”參見“ 瑞氣 ”。
樵牧
(1).打柴放牧。《晉書·宣帝紀》:“賊恃水,樵牧自若。” 宋 葉適 《改東門出》詩之二:“自我護樵牧,林光稍敷紛。” 清 劉大櫆 《阮君墓志銘》:“祖墓之木,以歲久樵牧之不禁,漸至凋敝。”
(2).樵夫與牧童。也泛指鄉野之人。 唐 李白 《古風》之五八:“荒淫竟淪沒,樵牧徒悲哀。” 宋 陸游 《村居》詩:“樵牧相語欲爭席,比鄰漸熟約論婚。”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四》:“ 交河 城西有古墓,林木叢雜,雲藏妖魅,犯之者多患寒熱,樵牧弗敢近。”
歡聲
歡心地發出呼聲
弦管
(1).弦樂器和管樂器。泛指樂器。 三國 魏 嵇康 《聲無哀樂論》:“此必為至樂,不可託之於瞽史,必須聖人理其弦管,爾乃雅音得全也。” 唐 崔亘 《春怨》詩:“妾有今朝恨,君無舊日情。愁來理弦管,皆是斷腸聲。” 朱自清 《中國歌謠·歌謠的起源與發展》:“依樂府題以製辭,而其聲不被弦管者,若 子建 、 士衡 所作是也。”
(2).泛指歌吹彈唱。 唐 李商隱 《思賢頓》詩:“內殿張弦管,中原絶鼓鼙。” 寧調元 《燕京雜詩》之一:“弦管 燕京 三月天,風沙撲面若為憐。”
絃管:亦作“ 絃筦 ”。 1.弦樂器與管樂器。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功可象於圖畫,德可刻於金石,聲可託於絃管,名可留於竹帛。” 唐 穀神子 《博異志·許漢陽》:“諸樂絃管盡備,其鳥再拜,女郎舉酒,眾樂具作,蕭蕭泠泠,杳入神仙。” 宋 韓維 《踏莎行·次韻范景仁寄子華》詞:“辛夷花謝早梅開,應須次第調絃管。”
(2).指彈奏絲竹;絲竹樂聲。 前蜀 韋莊 《上行杯》詞之一:“滿樓絃管,一曲離腸寸寸斷。” 宋 孔平仲 《續世說·德行》:“教以歌舞絃筦六博之藝,飾之以珠翠金玉衣服之具。” 明 譚貞良 《樓桑先主廟》詩:“枌榆存舊社,絃管尚紛紛。” 清 曹寅 《中秋西堂待月》詩:“直待滿城絃管歇,漸分清影上屏山。”《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新人坐在花轎里,但聽得大吹大擂,絃管喧雜。”參見“ 弦管 ”。
虛徐
(1).從容不迫;舒緩。《爾雅·釋訓》:“其虛其徐,威儀容止也。” 郭璞 註:“雍容都雅之貌。”按,今本《詩·邶風·北風》作“其虛其邪”。《淮南子·原道訓》“原流泉浡,沖而徐盈” 漢 高誘 註:“沖,虛也。始出,虛徐流不止,能漸盈滿。” 唐 張說 《崔禮部園亭得深字》:“窈窕留清館,虛徐步晚陰。” 宋 司馬光 《奉和大夫同年張兄會南園詩》:“茂林穿繚繞,微徑步虛徐。”
(2).舒展;舒敞。 唐 杜甫 《阻雨不得歸瀼西甘林》詩:“虛徐五株態,側塞煩胸襟。”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岡東錄》:“樓北小室虛徐,疏櫺秀朗,蓋 靜照軒 也。”
(3).遲疑;盤旋。《文選·班固<幽通賦>》:“承靈訓其虛徐兮,佇盤桓而且俟。” 李善 註:“虛徐,狐疑也。” 唐 岑參 《秋夕聽羅山人*彈三峽流泉》詩:“繞指弄嗚咽,青絲激潺湲;演漾怨 楚 雲,虛徐韻秋煙。” 宋 蘇軾 《清風閣記》:“風起於蒼茫之間,彷徨乎山澤,激越乎城郭道路,虛徐演漾,以汎汝之軒窗欄楯幔帷而不去也。”
楊無咎名句,雨中花/夜行船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