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頌的《林次中示及追和浙西三賢述夢詩其間敘衛公事》

全文:
曾覽三賢述,吟喔日幾遭。
文章追李杜,贈答擬劉曹。
二相逢辰早,中山擅價高。
才華固相若,光焰實難韜。
智決推安邑,超騰自髧髦。
武謀家府秘,晉祝史君褒。
任重函牛鼎,投虛剸兕刀。
內庭才視草,同列便棲毫。
夷夏欣寧謐,揄揚頌戢櫜。
台烏棲直舍,廄馬借拳毛。
對數開宣室,忠逾諫館陶。
絲綸長慶制,奴僕楚人騷。
雙節分千騎,滄波看六鰲。
帶垂金錯落,服賜錦毛。
憂國常箴袞,延賓罕置醪。
韋平門素貴,周邵職奚叨。
在鎮民除瘼,還朝雨潤膏。
星霜恩感舊,休沐事忘勞。
去蠹過蟊蠈,防仇甚猘獒。
躬仍主戎索,手不釋毛絛。
相以父年入,權因主眷操。
神鋒雖爽爽,靈府亦忉忉。
烏嶺無遺鏃,維城獨贈袍。
風波消橫議,枳棘奈群豪。
既悟方城語,何由別墅邀。
間言多斐貝,間地少蹊毛。
世路山川險,愁腸冰炭熬。
兩朝空獻替,萬里孰呼號。
都為尤權勢,終令觸怒濤。
災屯疑是馬,朋敵目為牢。
伊昔來江海,頻年泛棹篙。
再違文石陛,三擁浙西旄。
夢覺魂應斷,詩成首重搔。
緘毛寄僚友,往復走軺舠。
殘漏傳軍柝,新流漲郡濠。
所懷存北闕,有志念東皋。
豈謂投荒裔,從茲解袠弢。
平泉遂榛莽,甘露漸藜蒿。
像寄浮屠宇,香焚過客艘
依然見塵跡,流恨水滔滔。

蘇頌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蘇頌像寄浮屠宇,香焚過客艘書法作品欣賞
像寄浮屠宇,香焚過客艘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浮屠

亦作“ 浮圖 ”。1.佛教語。梵語Buddha的音譯。佛陀,佛。《後漢書·西域傳·天竺》:“其人弱於 月氏 ,脩浮圖道,不殺伐,遂以成俗。” 李賢 註:“浮圖,即佛也。” 晉 袁宏 《後漢紀·明帝紀上》:“浮屠者,佛也。 西域 天竺 有佛道焉。佛者, 漢 言覺。將悟羣生也。”《新唐書·狄仁傑傳》:“後將造浮屠大像,度費數百萬。”

(2).佛教語。梵語Buddha的音譯。指佛教。 南朝 梁 范縝 《神滅論》:“浮屠害政,桑門蠹俗。風驚霧起,馳盪不休。”《新唐書·李夷簡傳》:“﹝ 夷簡 ﹞將終,戒毋厚葬,毋事浮屠。” 清 惲敬 《香山先生家傳》:“論曰:先生之學,雜於浮圖、老氏。”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喇嘛﹞則又似與浮屠同出,其髠首不蓄髮亦同。”

(3).佛教語。梵語Buddha的音譯。指和尚。 唐 韓愈 《送浮屠文暢師序》:“夫 文暢 ,浮屠也。” 宋 王禹偁 《柳贊善寫真贊》序:“﹝ 柳宜 ﹞堂有母,思見其面而不得歸,浮圖 神秀 為寫其真,使其弟持還,以慰倚門之望。” 清 劉大櫆 《游黃山記》:“若有浮屠,持鉢而倚於門閭,是曰空相之廬。”

(4).佛教語。梵語Buddha的音譯。指佛塔。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一》:“ 阿育王 起浮屠於佛泥洹處,雙樹及塔今無復有也。” 宋 蘇軾 《薦城禪院五百羅漢記》:“且造鐵浮屠十有三*級,高百二十尺。” 清 李漁 《蜃中樓·傳書》:“你慈悲救苦,俺稽首皈依,勝造個七級浮屠。”

(5).佛教語。梵語Buddha的音譯。舊時稱傘或旗的頂子。因其形似塔頂,故名。《金史·儀衛志下》:“傘制,皇太子三位妃皆青羅表紫里、金浮圖。”《明史·流賊傳·李自成》:“標營白幟黑纛, 自成 獨白鬃大纛銀浮屠。”

(6).佛教語。梵語Buddha的音譯。博戲中擲骰子所成的一種貴彩。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神仙鬼怪》:“ 章郇公 守 洪州 ,嘗因晏客,擲骰賭酒。乃自默占,如異日登台輔,即成貴采。一擲得佛面浮圖,遂緘秘其骰,至為相猶在。” 宋 袁文 《瓮牖閒評》卷六:“又博家以一二三四五六投子為浮圖……藉此名以名投子者,豈以一二三四五六為自細至粗如浮圖之狀也歟?”

過客

過路的人

穰歲之秋,疏客必食。非疏骨肉,愛過客也,多少之實異也。——《韓非子·五蠹》

蘇頌名句,林次中示及追和浙西三賢述夢詩其間敘衛公事名句

詩詞推薦

像寄浮屠宇,香焚過客艘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