櫱芽百氏草避耨,膏澤群經泉赴澮

戴表元余既題畲齋有聞紙田之說而笑者復作長篇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戴表元的《余既題畲齋有聞紙田之說而笑者復作長篇》

全文:
學農無年尤可待,學儒無成祗益餒。
羨君終歲作書痴,聚室嗷嗷窮不悔。
客來問計何所出,一飽自懸饘粥外,平生據案畎畝心,汗簡為犁筆為耒。
櫱芽百氏草避耨,膏澤群經泉赴澮
日高洛誦鳥鳥悅,夜半吳吟風雨會。
世間梁谷何足道,開卷穰穰心欲醉。
旅熏辟蠹防雀鼠,更繕巾箱築倉廥。
古言樂歲生禮義,先見儒門消鄙悖。
租符且免里正索,子本時容書客儈。
東鄰有田多牛翁,日執牙籌親細碎。
囷糧竟作誰腹飽,騎吏驚惶汗流背。
此時畲齋談無事,峨冠正與周孔對。
禮義適口即為味,牛心菊苗皆可膾。
我詩君意兩自知,且勿譊譊語兒輩。

戴表元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櫱芽

草木萌生的新芽。引申為開始發生。 明 宋濂 《金華永寧禪庵記》:“必有龍鬼晝夜護持,使般若之種櫱芽其間,亦其勢致焉。” 清 龍啟瑞 《大岡埠團練公局記》:“夫以 廣西 之盜蔓延數十州縣,櫱芽乎十年之前,一發而不可治。” 章炳麟 《訄書·序種姓下》:“雖 韓愈 依違其間,夷 漢 互貿,偽辭茲沓,昭穆無質,官氏自此而廟濯自彼,其不櫱芽於 豪州 受命之世,灼灼也。”

百氏

猶言諸子百家。《漢書·敘傳下》:“緯六經,綴道綱,總百氏,贊篇章。” 南朝 梁 江淹 《知己賦》:“採圖辨緯,游璣訪歷,潛志百氏,沉神六經。” 唐 韓愈 《讀<儀禮>》:“百氏雜家,尚有可取,況聖人之制度邪!” 宋 曾鞏 《徐幹<中論>目錄序》:“蓋 漢 承 周 衰及 秦 滅學之餘,百氏雜家與聖人之道並傳。” 清 胡鳳丹 《重刻<日損齋筆記>序》:“非貫穿經史,沉浸百氏,莫能道其單詞。”

膏澤

(1) 滋潤土壤的雨水

良田無晚歲,膏澤多豐年。——曹植《贈徐幹》

(2) 比喻恩惠

如君實責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為,以膏澤斯民,則某知罪矣。——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群經

總言經籍。常指儒家經典。《南史·儒林傳·沉峻》:“凡賢聖所講之書,必以《周官》立義;則《周官》一書,實為羣經源本。” 清 黃遵憲 《<人境廬詩草>自序》:“其取材也,自羣經三史,逮於 周 秦 諸子之書。”

戴表元名句,余既題畲齋有聞紙田之說而笑者復作長篇名句

詩詞推薦

櫱芽百氏草避耨,膏澤群經泉赴澮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