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權德輿的《伏蒙十六叔寄示喜慶感懷三十韻因獻之》
全文:
受氏自有殷,樹功緬前秦。
圭田接土宇,侯籍相紛綸。
道義集天爵,菁華極人文。
握蘭中台並,折桂東堂春。
祖德蹈前哲,家風播清芬。
先公秉明義,大節逢艱屯。
獨立挺忠孝,至誠感神人。
命書備追錫,跡遠道不伸。
小生諒無似,積慶遭昌辰。
九年西掖忝,五轉南宮頻。
司理因曠職,曲台仍禮神。
愧非夔龍姿,忽佐堯舜君。
內惟負且乘,徒以弱似仁。
豈足議大政,所憂玷彝倫。
叔父貞素履,含章窮典墳。
百氏若珠貫,九流皆翬分。
黃鐘蘊聲調,白玉那緇磷。
清論坐虛室,長謠宜幅巾。
開關接人祠,支策無俗賓。
種杏當暑熱,烹茶含露新。
井徑交碧蘚,軒窗棲白雲。
飛沉禽魚樂,芬馥蘭桂薰。
經術弘義訓,息男茂嘉聞。
筮仕就色養,宴居忘食貧。
四方有翹車,上國有蒲輪。
行當反招隱,豈得常退身。
秦吳路杳杳,朔海望沄沄。
侍坐馳夢寐,結懷積昏昕。
發函捧新詩,慈誨情殷勤。
省躬日三復,拜首書諸紳。
參考注釋
百氏
猶言諸子百家。《漢書·敘傳下》:“緯六經,綴道綱,總百氏,贊篇章。” 南朝 梁 江淹 《知己賦》:“採圖辨緯,游璣訪歷,潛志百氏,沉神六經。” 唐 韓愈 《讀<儀禮>》:“百氏雜家,尚有可取,況聖人之制度邪!” 宋 曾鞏 《徐幹<中論>目錄序》:“蓋 漢 承 周 衰及 秦 滅學之餘,百氏雜家與聖人之道並傳。” 清 胡鳳丹 《重刻<日損齋筆記>序》:“非貫穿經史,沉浸百氏,莫能道其單詞。”
珠貫
(1).珠串。常以形容清泉飛瀉。 唐 張說 《扈從幸韋嗣立山莊應制》詩:“懸泉珠貫下,列帳錦屏舒。”
(2).形容歌聲婉轉或文辭流暢。 唐 白居易 《小童吹觱篥歌》:“急聲圓轉促不斷,轢轢轔轔似珠貫。” 宋 蘇軾 《有美堂和周邠見寄》之二:“歌喉不共聽珠貫,醉面何因作纈紋。” 明 宋濂 《故務光先生張公墓碣銘》:“作為文章,珠貫玉聯,有台閣之風。”
九流
(1).先 秦 的九個學術流派。《漢書·敘傳下》:“ 劉向 司籍,九流以別。” 顏師古 注引 應劭 曰:“儒、道、陰、陽、法、名、墨、從橫、雜、農,凡九家。”
(2).泛指各學術流派。《北史·周高祖武帝紀》:“遂使三墨八儒,朱紫交競;九流七略,異說相騰。” 唐 高適 《奉酬睢陽李太守》詩:“逸足橫千里,高談注九流。” 清 龔自珍 《十月廿夜大風不寐起而書懷》詩:“我方九流百氏譚讌罷,酒醒炯炯神明真。”
(3).九品人物。《南史·梁武帝紀》:“自今九流常選,年未三十,不通一經,不得解褐。”參見“ 九品 ”。
(4).猶言各類,各種。 唐 薛逢 《送西川杜司空赴鎮》詩:“莫遣洪罏曠真宰,九流人物待陶甄。”
(5).指各種才藝。 宋 范公偁 《過庭錄》:“ 王齊叟 彥齡 ……有絶才,九流無所不能。”
(6).江河的許多支流。 三國 魏 劉劭 《趙都賦》:“其南也,則有洪川巨瀆,黃水濁河,發源 積石 ,徑拂 太華 ,灑為九流,入於玄波。” 唐 孟浩然 《自潯陽泛舟經明海》詩:“大江分九流,淼漫成水鄉。”
權德輿名句,伏蒙十六叔寄示喜慶感懷三十韻因獻之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