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陳淳的《和丁祖舜綠筍之韻》
全文:
喔風毛徑游衛山峬,溢耳謠言如春敷。
猗猗青青發三嘆,熟察其調未免粗。
當年載歌淇水澳,區區但取枝葉綠。
惡知中有至味存,爽人神思勝於玉。
料想厥種未為良,校之吾邦君視仆。
吾邦此君最佳處,惟在根萌毓坤腹。
出塵妙質瑩無疑,徹骨不容疵纖厘。
地靈精白氣所孕,圃師培壅工弗施。
火行用事正炎郁,故遣特特清南垂。
鑽泥苯{上艹下尊}伸蟄龍,軋石朧腫亞臥獅。
蓄節正直已不拔,藏心塞實如無私。
新班黃甲固脆潤,半露青簪猶珍奇。
雨余荷鋤試一訪,穎穎競脫毛囊錐。
發毛奏之金錯刀,片片逐刃滋毛。
未數冰谷素龍肝,豈遜金墉白雲芝。
天然真味本自足,不待滑瀡甘以飴。
烹煎燔炙無不可,論材宜為百品師。
疏腸毛胃掃煩穢,侑卮贊膳功誰知。
九飣槃中若得此,方貢諸羞特餘子。
簞瓢陋巷時相逢,炳腹琅玕焰欲起。
從知種種山海腴,那有似此清中癯。
吳蓴楚荇儻埒美,恰類{酉冥}{酉蠡}擬醍醐。
貓舄班孫真徒胥,何復敢校榮與枯。
信哉超越天地爐,君子之德他所無。
參考注釋
方貢
四方的土貢。亦指方土的貢物。《周禮·夏官·懷方氏》:“懷方氏,掌來遠方之民,致方貢,致遠物,而送逆之,達之以節。” 唐 盧綸 《送鹽鐵裴判官入蜀》詩:“傳詔收方貢,登車著賜衣。” 宋 曾鞏 《賜高麗詔》:“而爾東國之君,款誠內附,數遣使者,乘不測之川,獻其方貢。”
餘子
(1).古代卿大夫嫡長子之外的兒子。《左傳·昭公二十八年》:“謂 知徐吾 、 趙朝 、 韓固 、 魏戊 ,餘子之不失職,能守業者也。” 杜預 註:“卿之庶子為餘子。”《呂氏春秋·報更》:“ 張儀 , 魏氏 餘子也。” 高誘 註:“大夫庶子為餘子,受氏為 張 。”
(2).指百姓家庭中服役正卒以外的子弟。古代軍制,家致一人為正卒,餘皆為羨卒,稱“餘子”。《周禮·地官·小司徒》:“凡國之大事,致民;大故,致餘子。” 鄭玄 注引 鄭司農 曰:“國有一事,當徵召會聚百姓,則小司徒召聚之。餘子謂羨也。” 孫詒讓 正義:“雲‘大故,致餘子’者,謂國被災寇,則發六鄉之餘子羨卒,以備守事及追胥也。餘羨既發,則正卒亦發可知。” 王引之 《經義述聞·周官上》:“此雲‘大故,致餘子’。餘子,即民之子弟。《孟子·滕文公篇》所謂餘夫也。故《大司徒》統謂之萬民。”《逸周書·糴匡解》:“成年,年穀足……餘子務藝。”《尚書大傳·略說》:“耰鉏已藏,祈樂已入,歲事已畢,餘子皆入學。”
(3).年幼未服役的男子。《莊子·秋水》:“且子獨不聞夫 壽陵 餘子之學行於 邯鄲 與?” 成玄英 疏:“弱齡未壯,謂之餘子。” 陸德明 釋文:“未應丁夫為餘子。”《漢書·食貨志》:“是月,餘子亦在於序室。” 顏師古 註:“ 蘇林 曰:‘餘子,庶子也。或曰:未任役為餘子。’未任役者是也。幼童皆當受業,豈論嫡庶乎?”
(4).猶後代。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傳》:“臣將門餘子,素無藝術,猥當大任,必敗朝章。”
(5).官名。《左傳·宣公二年》:“ 晉 於是有公族、餘子、公行。” 杜預 註:“皆官名。” 孔穎達 疏:“則知餘子之官,亦治餘子之政。”
(6).其餘的人。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柳宗元》:“工詩,語意深切,發纖穠於簡古,寄至味於淡泊,非餘子所及也。” 明 焦竑 《焦氏筆乘·評杜詩》:“余家有 鄭善夫 《批點杜詩》,其指摘疵纇,不遺餘力,然實 子美 之知己。餘子議論雖多,直觀場之見耳。”參見“ 餘子碌碌 ”。
(7).謂劫餘之人。 葉葉 《九秋詩·秋望》:“誰成誰敗悲餘子,幾帝幾王付劫灰。”
陳淳名句,和丁祖舜綠筍之韻名句
名句推薦
尋幽來寶地,怯險傍銀鞍
任尚升《普光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