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王禹偁的《翟使君輓歌》
全文:
國史書勛伐,州民頌樂康。
豈唯存柏槨,亦合葬桐鄉。
黃壤千年恨,青山六里長。
空餘鈴閣畔,寂寞菊花香。
參考注釋
豈唯
亦作“ 豈惟 ”。亦作“ 豈維 ”。難道只是;何止。《左傳·襄公二年》:“吾子之請,諸侯之福也,豈唯寡君賴之。”《莊子·逍遙遊》:“豈惟形骸有聾盲哉!夫知也有之。”《楚辭·離騷》:“雜申椒與菌桂兮,豈維紉夫蕙茝。”《後漢書·張衡傳》:“夫情勝其性,流遯忘反,豈唯不肖,中才皆然。”《新唐書·突厥傳上》:“誠能復兩渠之饒,誘農夫趣耕,擇險要,繕城壘,屯田蓄力, 河 隴 可復,豈唯自守而已。” 宋 蘇軾 《和東方有一士》:“豈惟舞獨鶴,便可躡飛鸞。還將嶺茅瘴,一洗月闕寒。” 明 王守仁 《大學問》:“其與天地萬物而為一也。豈惟大人,雖小人之心亦莫不然。”
柏槨
亦作“栢槨”。見“ 柏槨 ”。
亦作“栢槨”。1.柏木作的外棺。《禮記·檀弓上》:“柏槨以端,長六尺。” 孔穎達 疏:“柏槨者謂之槨用柏也。”《左傳·定公元年》:“﹝ 魏子 ﹞還,卒於 寧 。 范獻子 去其柏槨,以其未復命而田也。” 杜預 註:“ 范獻子 代 魏子 為政,去其柏槨,示貶之。”《後漢書·禮儀志下》:“諸侯王、列侯、始封貴人、公主薨,皆令贈印璽、玉柙銀縷……使者治喪,穿作,柏槨,百官會送,如故事。”
(2).泛指棺槨。 宋 王禹偁 《翟使君輓歌》之二:“豈唯存栢槨,亦合葬桐鄉。”
合葬
死後同葬在一個墓穴里
兩家求合葬。——《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合葬華山傍。
桐鄉
古地名。在今 安徽省 桐城縣 北。 春秋 時為 桐國 , 漢 改 桐鄉 。《漢書·循吏傳·朱邑》:“﹝ 朱邑 ﹞少時為 舒桐鄉 嗇夫,廉平不苛,以愛利為行,未嘗笞辱人,存問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愛敬焉……初 邑 病且死,屬其子曰:‘我故為 桐鄉 吏,其民愛我,必葬我 桐鄉 。後世子孫奉嘗我,不如 桐鄉 民。’及死,其子葬之 桐鄉 西郭外,民果共為 邑 起冢立祠,歲時祠祭。”後因以為官吏在任行惠政、有遺愛之典。 晉 潘岳 《河陽縣作》詩之一:“ 齊 都無遺聲, 桐鄉 有餘謡。” 宋 梅堯臣 《衛尉邵少卿輓詞》詩之一:“ 桐鄉 歸葬日,棠樹去思人。” 清 唐孫華 《哭曹九鹹明府》詩之二:“ 桐鄉 遺惠在,尚説長官清。”
王禹偁名句,翟使君輓歌名句